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53,分8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忘机
天机
万机
机杼
枢机
机会
事机
危机
息机
机心
机务
机事
支机
机宜
机关
《國語辭典》:忘机(忘機)  拼音:wàng jī
不存心机,淡泊无争。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逃名溷俗,纵酒忘机。」
《國語辭典》:天机(天機)  拼音:tiān jī
1.天意,天之机密。《淮南子。原道》:「则内有以通于天机,而不以贵贱贫富劳逸失其志德者也。」宋。陆游 醉中草书因戏作此诗:「稚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红楼梦》第五回:「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天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2.灵性、天赋机灵。《庄子。大宗师》:「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唐。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3.国家政务、政权。《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朕以不德,承运革命,君临万国,秉统天机,思齐先代,坐而待旦。」《晋书。卷七一。列传。陈頵》:「昔孙秀口唱篡逆,手弄天机,惠皇失御,九服无戴。」
4.星宿名。即斗宿。《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南斗六星,天庙也,丞相太宰之位,主褒贤进士,禀授爵禄。又主兵,一曰天机。」《明史。卷一六二。杨瑄列传》:「北斗第二第三第四星,明不如常。第二曰天璇,后妃之象。后妃不得其宠则不明,广营宫室妄凿山陵则不明。第三曰天机,不爱百姓,骤兴征徭则不明。」也作「天玑」。
《國語辭典》:天机不可泄漏(天機不可洩漏)  拼音: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òu
天道的秘密不可预先透露。比喻秘密不能讲出来。《儒林外史》第七回:「那时老先生尚不曾高发,天机不可泄漏,所以晚生就预先回避了。」《红楼梦》第七八回:「天机不可泄漏,你既这样虔诚,我只告诉你,你只可告诉宝玉一人。」也作「天机不可泄漏」。
《國語辭典》:万机(萬機)  拼音:wàn jī
国家元首所治理繁多的政务。《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陛下忧劳万机,或亲灯火,而庶事不康。」也作「万几」。
《國語辭典》:机杼(機杼)  拼音:jī zhù
1.杼,纺织的工具。机杼指织布机。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唐。李白〈赠范金卿〉诗二首之二:「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
2.纺织。《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机杼勤苦,匹裁三百。」
3.比喻创作诗文的巧思、结构。《魏书。卷八二。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4.胸臆,心中的意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有一礼官,耻为此让,苦欲留连,强加考覈。机杼既薄,无以测量。」《清史稿。卷一三六。兵志七》:「汽炉船身,皆考究图说,自出机杼。」
《國語辭典》:枢机(樞機)  拼音:shū jī
1.户枢与弩牙。比喻事物的关键。《易经。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表》:「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
2.职务重要的官吏。《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枢机之位。」
3.罗马天主教教宗下的亲王,有选举教宗投票权。中国旧有田耕莘、于斌二枢机。
《國語辭典》:机会(機會)  拼音:jī huì
1.要害、关键。《三国志。卷四一。蜀书。杨洪传》:「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英烈传》第五九回:「今亮祖独屯兵西北,不当机会,足下何不径取此贼?」
2.适当的时机。《三国演义》第三○回:「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红楼梦》第四六回:「错过这个机会,后悔就迟了。」
《國語辭典》:事机(事機)  拼音:shì jī
1.事情的先机。《晋书。卷六七。温峤传》:「其各明率所统,无后事机。」
2.事情的机密。《西游记》第三九回:「但恐官家有人知觉,泄漏我的事机,反为不美。」《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若是泄露了事机,不惟无益,反致有害。」
《國語辭典》:危机(危機)  拼音:wéi jī
1.潜藏的危险、祸害。晋。赵至〈与嵇茂齐书〉:「常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唐。刘言史〈观绳伎〉诗:「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
2.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如:「经济危机」。
《漢語大詞典》:息机(息機)
(1).息灭机心。《楞严经》卷六:“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五:“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君子知命,达人息机。” 明 唐顺之 《罗君八十寿序》:“及其晚年,息机以归老,萧然一室,若不知有门外事者。”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十八:“千里行程暂息机,江山依旧境全非。”
(2).停止机械运转。 宋 梅尧臣 《陪观新水硙》诗:“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
《國語辭典》:机心(機心)  拼音:jī xīn
巧诈诡变的心。《庄子。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國語辭典》:机务(機務)  拼音:jī wù
1.机要的事务。《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
2.有关机械保养维修的工务。
《國語辭典》:机事(機事)  拼音:jī shì
1.机巧、巧诈的事情。《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2.国家机要大事。《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甄丰、甄邯主击断,平晏领机事。」《文选。陆机。辩亡论上》:「孟宗、丁固之徒为公卿,楼玄、贺邵之属掌机事。」
3.机密的事。《抱朴子。外篇。仁明》:「夫料盛衰于未兆,探机事于无形。」
《國語辭典》:机心(機心)  拼音:jī xīn
巧诈诡变的心。《庄子。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國語辭典》:机事不密(機事不密)  拼音:jī shì bù mì
机密的事情泄漏不保。《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漏泄省中及尚书事者,『机事不密则害成』也。」《三国演义》第一回:「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
分類:泄漏机密
《漢語大詞典》:支机(支機)
见“ 支机石 ”。
《漢語大詞典》:支机石(支機石)
传说为天上织女用以支撑织布机的石头。太平御览卷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集林》:“昔有一人寻 河 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 严君平 ,云:‘此支机石也。’”一说,其人为 汉 代 张骞 ,谓 骞 奉命寻找 河 源,乘槎经月亮至天河,在月亮见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织女取支机石与 骞 。见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引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唐 宋之问 《明河篇》:“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 成都 卖卜人。” 明 何景明 《七夕》诗:“乘槎莫问支机石,河汉年年此夜阴。” 清 赵翼 《夜坐》诗:“浪説支机石,谁乘犯斗槎?”亦省作“ 支机 ”、“ 支石 ”。 唐 任希古 《和长孙秘监七夕》:“空接 灵臺 下,方恧辨支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知甚日菱花重照,知甚支石还投。” 明 张煌言 《冰槎集引》:“昔之乘槎者,或为客星而犯斗牛,或入女宿而得支机。”
《國語辭典》:机宜(機宜)  拼音:jī yí
事理、时宜。唐。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其所以服人心,在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故也。」《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见其处分军国之事,皆合机宜。」
《國語辭典》:机关(機關)  拼音:jī guān
1.有机件可以操控活动的器械。《隋书。卷五八。列传。柳䛒》:「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
2.控制器械的开关。《文明小史》第三七回:「那知枪的机关不灵,还未放出,已经被他拿住。」
3.计谋、陷阱。《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他会千方百计弄出机关,智赛良平,辩同何贾,无事诱出有事来。」《儒林外史》第三○回:「姓名此时还说不得,若泄漏了机关,传的他知道,躲开了,你还会不著。」
4.有组织的团体。多指办理事务的机构。如:「公家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