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透视(透視)  拼音:tòu shì
1.从假设的透明平面,视察物象,绘图上多应用此原理及方法。即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2.对人或事物,作明晰的观察。
《漢語大詞典》:外部联系(外部聯係)
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外部的、表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
《漢語大詞典》:同义语(同義語)
亦作“ 同意语 ”。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常用来表示某种事物的本质或特征。《新华日报》1943.2.20:“法西斯是野蛮的同义语,法西斯的目的就是要使文明进化了的人类复归于野蛮。” 柳青 《狠透铁》十一:“至于‘现在’这个概念,对于他永远是奋斗的同意语。”《人民日报》1984.7.16:“打这以后,‘顶风上’就成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同义语。”
《国语辞典》:貌同实异(貌同实异)  拼音:mào tóng shí yì
外表相同,本质有差别。如:「这两件物品是貌同实异,价格也不一样。」
分类:外表本质
《国语辞典》:普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  拼音:pǔ tōng yǔ yán xué
研究具体语言的科学。主要探讨语言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语言研究的特殊方法、语言学的分科(如语音学、词汇学、形态学等)、以及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国语辞典》:种族主义(种族主义)  拼音:zhǒng zú zhǔ yì
Racism
种族主义是一套思想主张,相信个体的智商与能力优劣取决于其所属种族的身体遗传等本质性特质,而非后天社会文化涵养所形成;并认为种族之间有高下之别,特定种族的品质优于其他种族。
《国语辞典》:报应刑(报应刑)  拼音:bào yìng xíng
为古典派刑法学的基本思想,以为刑罚的本质是对于犯罪的报应,所以将犯人施以更生矫治,即是刑罚的目的。
《国语辞典》:齿质(齿质)  拼音:chǐ zhí
泛指牙齿的构造成分,牙釉质与牙本质的统称。
《国语辞典》:知识论(知识论)  拼音:zhī shì lùn
哲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研究知识的来源、本质及范围者。
《国语辞典》:地理景观(地理景观)  拼音:dì lǐ jǐng guān
山川土地的环境外观。一方面反映环境的本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人类长期活动的成就,故称为「地理景观」。
《国语辞典》:世界性  拼音:shì jiè xìng
与全球人类相互关连的特性、本质。如:「红十字会是一个世界性的组织,专为贫穷疾苦的人提供适时的援助。」
《国语辞典》:实体论(实体论)  拼音:shí tǐ lùn
为哲学的一部门。研究事物实在的终极本质,即讨论所有事物的共同点及此共同点所具有的特性。也称为「形而上学」。
《國語辭典》:概念  拼音:gài niàn
对事物的普遍而抽象的认识。通常都是指在同种类的多数事物中,将其共同性、普遍性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如白马、白雪、白衣等事物的「白」。
《漢語大詞典》:基本矛盾
规定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本质,并规定和影响这个过程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矛盾。 刘少奇 《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内部,是存在着矛盾和斗争的,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因素和趋势与资本主义的因素和趋势之间的斗争……这就是在消灭帝国主义势力及封建势力以后,新 中国 内部的基本矛盾。”
《漢語大詞典》:归真返璞
去除外饰,回复真朴的本质。也说“返璞归真”例如: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战国策·齐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