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木偶人
典故
相关人物
苏代


《战国策》卷十《齐策三》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岑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士偶人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例句

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白居易 卜居

《國語辭典》:木偶人  拼音:mù ǒu rén
1.用木头雕刻成的人偶。《隋书。卷五八。列传。柳䛒》:「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旧唐书。卷一三一。列传。李勉》:「部人有父病,以蛊道为木偶人,署勉名位,瘗于其陇。」
2.比喻呆立没有任何动作的人。如:「一听到好友猝死的讯息,他就成了木偶人,动也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