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16,分11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渭城朝雨
玉马朝周
在朝廷最好图西事
朝雉飞
词典
朝廷
今朝
今朝
一朝
一朝
明朝
明朝
朝夕
朝夕
朝来
本朝
典故
一曲阳关
  
千万遍阳关
 
唱渭城
 
唱阳关
 
四叠阳关
 
泣渭城
  
渭城挹轻尘
 
渭城朝雨
 
渭城柳
 
渭城歌
 
渭城诗
 
渭城风雨
 
听阳关
 
西出阳关
 
阳关一杯酒
   
阳关无故人
 
阳关声苦
 
阳关西出


《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案:渭城一曰阳关。王维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诗,后遂被于歌。刘禹锡与歌者诗云。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慇勤唱渭城。白居易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辞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客舍依依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典故
相关人物
孙柔之


《艺文类聚》卷九十九〈祥瑞部下·马〉~74~
《瑞应图》曰:玉马者。王者清明尊贤则至。
《昭明文选》卷四十〈弹事笺奏记·笺·百辟劝进今上笺〉~842~
居今观古,曾何足云?而惑甚盗钟,功疑不赏,皇天后土,不胜其酷。是以玉马骏?,表微子之去;金版出地,告龙逄之怨。明公据鞍辍哭,厉三军之志;独居掩涕,激义士之心。故能使海若登祗,罄图效祉;山戎孤竹,束马景从。伐罪吊民,一匡靖乱,匪叨天功,实勤濡足。且明公本自诸生,取乐名教,道风素论,坐镇雅俗,不习孙吴,遘兹神武。驱尽诛之氓,济必封之俗,龟玉不毁,谁之功欤?独为君子,将使伊周何地?某等不达通变,实有愚诚,不任悾款,悉心重谒。伏愿时膺典册,式副民望。
《昭明文选》卷四十〈弹事笺奏记·笺·百辟劝进今上笺〉~842~
唐·李善注引《论语比考谶》曰:「殷惑女妲己,玉马走。」宋均曰:「女妲己,有美色也。玉马,喻贤臣奔去也。」

例句

昔日殷王子,玉马遂朝周。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典故
在朝廷最好图西事

相关人物
吕夷简
 
范仲淹


《宋人轶事汇编》卷八〈范仲淹〉~336~
范文正初排吕许公,勇于立事,自越州还朝出镇西事,恐许公不为之地,无以成功,乃为书自咎,解仇而去。其后以参知政事安抚陕西,许公已老居郑,相遇于途。文正身历中书,知事之难,惟有悔过之语。许公欣然相与语终日。许公问:「何为亟去朝廷?」文正言:「欲经制西事。」许公曰:「经制西事莫若在朝廷之便。」文正为之愕然。故欧公神道碑言:「二公晚年欢然相得。」由此故也。后生不知,皆咎欧阳公,予见张公安道言之乃信。
典故
朝雉飞
 
雉飞

相关人物
犊木子


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音乐》
《雉朝飞》者,犊木子所作也,齐处士,泯宣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雉朝飞》之操,以自伤焉。

例句

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 柳宗元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更看出猎相思苦,不射秋田朝雉飞。 鲍溶 寄归

《國語辭典》:朝廷  拼音:cháo tíng
1.君主视事听政的地方。《南史。卷三二。列传。张邵》:「出入朝廷,皆拭目惊观之。」《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他而今官大了,是翰林院大学士,又带著左春坊,每日就要站在朝廷大堂上暖阁子里议事。」
2.君主时代的政府。《三国演义》第二回:「朝廷加皇甫嵩为车骑将军,领冀州牧。」《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说什么朝廷指日就要把八股全然废掉,又说什么专考策论。」
3.皇帝。《后汉书。卷六六。陈王列传。王允》:「朝廷幼小,恃我而己,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听见前日辞朝的时候,他一句话回的不好,朝廷把他身子拍了一下。」
《國語辭典》:今朝  拼音:jīn zhāo
1.今天早上。《诗经。小雅。白驹》:「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2.现在。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他年得射如皋雉,珍重今朝仆射姑。」
《漢語大詞典》:今朝
本朝。指当时所在的王朝。《敦煌曲子词·望远行》:“行人南北尽歌謡,莫把 尧 舜 彼(比)今朝。” 宋 范仲淹 《朝贤送定惠大师诗序》:“如近代之 陆龟蒙 、 陈陶 ,今朝 雍丘 邢敦 、 钱唐 林逋 ,或执节坚介,或放词雅远,皆四方之闻人。”
《國語辭典》:一朝  拼音:yī zhāo
忽然有一天。宋。文天祥〈正气歌〉:「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此人勇有馀,而心不正。若一朝无孔明,彼必为祸。」也作「一旦」。
《漢語大詞典》:一朝之忿
一时激发的愤恨。《论语·颜渊》:“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战国策·齐策六》:“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 燕王 之无臣,非忠也。” 清 侯方域 《任源邃传》:“兄 元祥 尝为无赖子所侮,愤曰:‘我即出而仕,寧不能为若所为耶!’ 源邃 目止 元祥 ,既而谓曰:‘一朝之忿,终身之耻,失言矣!’ 元祥 改容谢焉。”
《漢語大詞典》:一朝
(1).一次觐见或朝拜。《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五日一朝 太公 ,如家人父子礼。”宋史·光宗纪:“丁酉,詔丞相以下,月一朝 重华宫 。”
(2).满朝。《三国志·魏志·杜畿传》:“今臣言一朝皆不忠,是诬一朝也;然其事类,可推而得。”《诗大序》“是以一国之事,繫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唐 孔颖达 疏:“《北门》《北山》,下怨其上,未必一朝之臣皆怨上也。”
《國語辭典》:明朝  拼音:míng zhāo
1.明天早晨。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唐。杜甫〈春宿左省〉诗:「明朝有封事,试问夜如何?」也作「明旦」、「明曙」。
2.明日、隔天。如:「今日相聚,明朝又将各自天涯。」也作「明旦」、「明曙」。
《國語辭典》:明朝  拼音:míng cháo
朝代名。(西元1368~1644)朱元璋代元,国号明,十六帝。原都应天府(南京),成祖政变成功后移都顺天府(北京),屡受北方蒙古人及东南沿海日寇海盗的骚扰,最后亡于满清。
分類:盛明诗文
《漢語大詞典》:朝夕
(1).谓君王早晚听政。周礼·夏官·道仆:“掌驭象路以朝夕。” 陆德明 释文:“朝夕,直遥反。” 孙诒让 正义:“注云‘朝夕,朝朝莫夕’者,《乡饮酒义》云:‘朝不废朝,莫不废夕。’注云:‘朝夕,朝莫听事也。’”
(2).潮汐。朝,通“ 潮 ”;夕,通“ 汐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吴 古故祠 江 汉 於 棠浦 东, 江 南为方墙,以利朝夕水。”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带朝夕之濬池,佩长洲之茂苑。”
《國語辭典》:朝夕  拼音:zhāo xì
1.早晨和晚上。《国语。晋语八》:「朝夕不相及,谁能俟五!」《后汉书。卷三九。赵咨传》:「是以通人达士,鉴兹性命,以存亡为晦明,死生为朝夕,故其生也不为娱,亡也不知戚。」
2.从早到晚、时时刻刻。《书经。说命上》:「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诗经。小雅。北山》:「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3.早晚朝见。《诗经。小雅。雨无正》:「邦君诸侯,莫肯朝夕。」
4.古代用来测日影,以定方向的仪器。《管子。七法》:「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
《漢語大詞典》:朝来(朝來)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分類:早晨早上
《國語辭典》:本朝  拼音:běn cháo
君主时代称自己所处的朝代为「本朝」。《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昔者董卓初兴国难,群后失位,以谋王室。君则摄进,首启戎行,此君之忠于本朝也。」
《漢語大詞典》:三叠阳关(三疊陽關)
《阳关三迭》。琴曲。琴谱以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别之曲。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 巫山 晓。” 元 宋方壶 《斗鹌鹑·送别》套曲:“肺腑,恨怎舒,《三叠阳关》愁万缕。”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凄愴似和半夜 楚 歌声,悲切似唱《三叠阳关令》。” 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本弹的是一曲《凤求凰》,倒做了《三叠阳关令》。”
《國語辭典》:渭城  拼音:wèi chéng
1.位于渭水北岸,本秦都咸阳,汉武帝时复置,改称为「渭城」,约今陕西咸阳东北。
2.乐曲名。又称〈渭城曲〉。本为唐。王维 送人使安西七言绝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后入乐府,遂以「渭城」名曲。它描写一种最普遍性的离别,具有深挚的惜别之情,适合大多数离别宴席演唱而成为流行、传唱最久的古曲。
《國語辭典》:阳关三叠(陽關三疊)  拼音:yáng guān sān dié
乐曲名。本为唐朝王维所作〈渭城曲〉诗,后人将之谱为送别之曲。今仅存琴歌谱,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称为「阳关三叠」。今亦有纯粹演奏谱。
《漢語大詞典》:阳关曲(陽關曲)
(1).琴曲名。即《阳关三迭》。详“ 阳关三叠 ”。
(2).词牌名。因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 阳关 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宋 苏轼 有《阳关曲》词。
《國語辭典》:阳关三叠(陽關三疊)  拼音:yáng guān sān dié
乐曲名。本为唐朝王维所作〈渭城曲〉诗,后人将之谱为送别之曲。今仅存琴歌谱,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称为「阳关三叠」。今亦有纯粹演奏谱。
《漢語大詞典》:玉马朝周(玉馬朝周)
《论语比考谶》:“ 殷 惑女 妲己 ,玉马走。”玉马,指贤臣 微子启 。 纣 王昏乱, 启 数谏不听,乃去 殷 而朝 周 。事见《史记·宋微子世家》。后以“玉马朝周”谓贤臣去国另事明主。 唐 陈子昂 《感遇》之十四:“昔日 殷 王子,玉马遂朝 周 。” 唐 刘禹锡 《后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诗:“玉马朝 周 从此辞,园陵寂寞对丰碑。” 元 赵孟俯 《钱唐怀古》:“故国金人泣辞 汉 ,当年玉马去朝 周 。”参见“ 玉马 ”。
《國語辭典》:玉马(玉馬)  拼音:yù mǎ
1.玉和马。《周礼。天官。太宰》汉。郑玄。注:「币贡,玉马皮币也。」
2.用玉雕成的马。《晋书。卷三七。宗室传。高密文献王泰传》:「营门前方数丈雪融不积,腾怪而掘之,得玉马,高尺许。」
3.神骏的良马。三国魏。曹植〈大魏篇〉:「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九华。」
4.比喻贤臣。《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是以玉马骏奔,表微子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