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朝露晞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2234~
赵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关请见。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于命,民之效上也捷于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公子。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以诗观之,非所以为寿也。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一五]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于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
《昭明文选》卷二十四〈诗丙·赠答二·赠白马王彪〉~24~
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唐·李善注引《汉书》李陵谓苏武曰:「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薤露歌〉曰:「薤上零露何易晞!」
典故
先生守苜蓿
 
先生日照盘
 
先生苜蓿盘
 
朝日照苜蓿
 
苜蓿堆盘
 
苜蓿盘


《唐语林校證》卷五〈补遗〉~45~
薛令之,闽之长溪人。神龙二年,赵彦昭下进士及第,后为左补阙兼太子侍讲。时东宫官冷落,之次难进,令之有诗曰:「明月夜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那能度岁寒?」明皇幸东宫,见之不悦,以为讽上。援笔酬曰:「啄木觜距长,凤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令之遂谢病归。及肃宗即位,召之。诏下,而令之已卒。

简释

苜蓿堆盘:指生活清贫。宋陆游《书怀》之四:“苜蓿堆盘莫笑贫,家园瓜刳渐轮囷。”

典故
朝天淡粉
 
淡妆不扫蛾眉
 
虢国娥眉
 
蛾眉淡扫至尊前


《杨太真外传》
封大姨为韩国夫人,三姨为虢国夫人,八姨为秦国夫人,同日拜命,皆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然虢国不施脂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

例句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张祜 集灵台二首 其二


《史记》卷一百一〈袁盎晁错列传·晁错〉~2747~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却。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諠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馀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简释

东市朝衣:指大臣被杀。清吴伟业《鸳湖曲》:“东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杯土亦难留。”

典故
天香满袖
 
惹御香
 
朝衣染御香
 
满袖疑香雾

相关人物
贾至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五〈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银烛熏天紫陌长【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衣冠身染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案:贾至。洛阳人。与父曾俱为中书舍人。】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九天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案:原注。舍人先世尝掌丝纶。】,池上于今有凤毛【池上于今得凤毛】【池上如今有凤毛】【池上如今得凤毛】。
典故

《苏轼文集》卷十五〈朝云墓志铭〉
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仕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丰湖之上栖禅山寺之东南。生子遁,未期而夭。盖常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粗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以绝。铭曰:「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
《苏轼诗集·悼朝云并引》
诗序:「绍圣元年十一月,戏作〈朝云〉诗。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予既铭其墓,且和前诗以自解。朝云始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盖尝从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亦略闻大义,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而绝。」诗曰:「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典故

《周礼·春官·大宗伯》
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
《尚书·夏书·禹贡》
「江汉朝宗于海。」旧题汉·孔安国传:「二水经此州而入海,有似于朝,百川以海为宗。宗,尊也。」

例句

愿赴朝宗日,萦回入御沟。 吴丹 赋得玉水记方流

国器旧知收片玉,朝宗转觉集登瀛。 崔轩 和主司王起

江流去朝宗,昼夜兹不舍。 张九龄 忝官二十年尽在内职及为郡尝积恋因赋诗焉

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张九龄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州字

引派昆山峻,朝宗海路长。 张良器 河出荣光

朝宗延驾海,师役罢梁溠。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叙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 熊孺登 蜀江水

朝宗本心切,愿向急流倾。 王贞白 御沟水

捧日思驰仙掌外,朝宗势动海门中。 章碣 浙西送梅晦侍御入关

茶煮朝宗水,船停调角州。 薛能 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

典故 
凌波人
  
凌波微步
 
凌波步
 
凌波罗袜
  
凌波路冷
 
尘生步
 
尘生洛浦
 
子建怜罗袜
  
宓妃尘袜
 
宓妃洛河
 
宓妃腰细
 
宓妃袜
 
弄波素袜
 
思罗袜
  
托陈王
  
春罗袜
 
步罗袜
 
步袜江妃
 
波明洛浦
  
洛媛
 
洛川妃子
 
洛川神
 
洛川遇
 
洛水妃
  
洛浦凌波
 
洛浦尘
 
洛浦娉婷
 
洛浦鸿
 
洛渚尘步
  
洛赋
  
甄妃
 
生尘步
 
生尘袜
 
盈盈微步
 
神妃袜
 
罗尘
  
罗袜凌波
 
罗袜尘
 
罗袜生尘
 
罗袜轻尘
 
袜尘
 
袜生埃
 
袜生尘
 
袜罗尘褪
 
赋洛神
 
轻盈洛浦
 
陈思佩
 
陈思朝洛
 
陈王睹丽
 
陈王见罗袜
 
陈王见袜
   
相关人物
宓妃
 
曹植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洛神赋〉~896~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脩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脩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脩,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简释

洛川神:咏神仙或美女。唐孟浩然《和张二自稷县还途中遇雪》:“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


例句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上官仪 题画障

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冷朝阳 送红线

陈王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夏侯审 咏被中绣鞋

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 孟浩然 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 孟浩然 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羊公留宴岘山亭,洛浦高歌五夜情。 崔元范 李尚书命妓歌饯有作奉酬

色丽班姬箧,光润洛川神。 庾抱 卧痾喜霁开扉望月简宫内知友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 牡丹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李商隐 代魏宫私赠

敢言西子短,谁觉宓妃长。 李商隐 判春

洛水妃虚妒,姑山客漫夸。 李商隐 喜雪

尝闻宓妃袜,渡水欲生尘。 李商隐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李峤

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 李德裕 鸳鸯篇

扬州歌酒不可追,洛神映箔湘妃语。 李涉 醉赠崔膺

洛浦有宓妃,飘飖雪争飞。 李白 感兴六首

凝云蔽洛浦,梦寐劳光彩。 李群玉 感兴四首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杜牧 书情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杨巨源 名姝咏

巫山云雨洛川神,珠襻香腰稳称身。 权德舆 杂兴五首

若逞仙姿游洛浦,定知神女谢风流。 武元衡 赠佳人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违。 武平一 妾薄命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温庭筠 莲花

犹残仙媛湔裙水,几见星妃度袜尘。 王初 银河

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 白居易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巫山洛浦本无情,总为佳人便得名。今日雕阴有神艳,后来公子莫相轻。 罗虬 比红儿诗

若教瞥见红儿貌,不肯留情付洛神。 罗虬 比红儿诗

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裴回拾翠钗。 范元凯 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

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陈王。 长孙无忌 新曲二首

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 陈嘉言 上元夜效小庾体

今日尚追巫峡梦,少年应遇洛川神。 韦庄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峨峨秦氏髻,皎皎洛川神。风月应相笑,年年病醉身。 韦庄 晚春

昨日屯军还夜遁,满车空载洛神归。 韦庄 睹军回戈

经过洛水几多人,唯有陈王见罗袜。 韩偓 密意

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骆宾王 咏美人在天津桥

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 齐己 谢高辇先辈寄新唱和集

典故 
尘冠挂
 
挂官辞朝
 
挂两梁冠
  
挂冠侣
 
挂冠服
 
挂冠裂冕
 
挂冠贞白
 
挂朝衣
  
挂触邪冠
 
华阳挂冠
 
逢萌解冠

相关人物
逢萌


《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八〈虫豸部五·蜘蛛〉~4339~2~
《金楼子》:「楚国龚舍初随楚王朝,宿未央宫,见蜘蛛焉。有赤蜘蛛大如栗,四面萦罗网,有虫触之而死者,退而不能得出焉。舍乃叹曰:『吾生亦如是耳,仕宦者人之网罗也,岂可淹岁。』于是挂冠而退。时人笑之,谓舍为蜘蛛之隐。」
《后汉书》卷四十四〈邓张徐张胡列传·胡广〉~504~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六世祖刚,清高有志节。平帝时,大司徒马宫辟之。值王莽居摄,刚解其衣冠,县府门而去,遂亡命交阯,隐于屠肆之閒。后莽败,乃归乡里。父贡,交阯都尉。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逢萌〉~2759~
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简释

挂冠:咏辞官归隐,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例句

设醴降华幡,挂冠守空谷。 丘丹 经湛长史草堂

圣朝思直谏,不是挂冠时。 储嗣宗 送顾陶校书归钱塘

挂却衣冠披薜荔,世人应是笑狂愚。 刘商 寄李辅

名在仪曹籍,何人肯挂冠。 厉玄 送顾非熊及第归仍山

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孟浩然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即事遂幽赏,何心挂儒冠。 孟云卿 新安江上寄处士

君子满清朝,小人思挂冠。 岑参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岑参 与高适薜据登恩寺浮图

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 张九龄 在郡秋怀二首

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 张说 杂诗四首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施肩吾 玩友人庭竹

自于南国同埋剑,谁向东门便挂冠。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 李德裕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 李林甫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挂冠。 李白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 李颀 题綦毋校书别业

有计冠终挂,无才笔谩提。 杜牧 朱坡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杜牧 裁竹

看著挂冠迷处所,北山萝月在移文。 杜牧 送故人归山

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惆怅都南挂冠吏,无人解向此山居。 杨鸿 晴望九华山

即事遂幽赏,何心挂儒冠。 权德舆 新安江路

借问檐前树,何枝曾挂冠。 泰系 题石室山王宁所居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目在胜分司。 白居易 初致仕后戏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诸寮友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白居易 秦中吟十首不致仕

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 白居易 达哉乐天行

卧忆郊扉月,恩深未挂冠。 许浑 病中二首

每挹挂冠侣,思从初服旋。 韦嗣立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

行当挂其冠,生死君一访。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

典故
张良辞汉
 
解组汉朝
 
赤松游
 
赤游伴

相关人物
张良
 
黄初平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47~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閒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閒,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听而食。
典故
下履凫
 
仙人履
  
令宰仙
 
借凫
 
两玉凫
 
两凫
 
化履
  
履曳凫
 
汉殿凫
 
玉凫飞上
 
王令
    
王乔西飞
 
王乔凫舄
  
翔凫
 
叶县宰
 
叶县履
  
赤舄飞朝
 
蹑凫骑
 
逐凫
 
双飞凫
  
双凫飞去
 
云表飞屐
   
飞凫仙令
 
飞凫仙子
  
凫仙
 
凫影
  
凫集
  
凫飞叶县
 
相关人物
王乔


《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上·王乔〉~272~
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每当朝时,叶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终不摇动。乔曰:「天帝独召我邪?」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百姓乃为立庙,号叶君祠。牧守每班录,皆先谒拜之。吏人祈祷,无不如应。若有违犯,亦立能为祟。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无复声焉。或云此即古仙人王子乔也。

简释

凫舄:喻指仙术。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三十韵》:“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例句

几年乌府内,何处逐凫归。 刘商 送林衮侍御东阳秩满赴上都

市人委百货,邑令遗双凫。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

仙凫能作伴,罗袜共凌波。 孟浩然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宋之问 送合宫苏明府颋

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岑参 寻少室张山人闻兴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凫舄旧称仙,鸿私降自天。 岑参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赋诗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 岑参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

驷马归咸秦,双凫出海门。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

金溪碧水玉潭沙,凫舄翩翩弄日华。 徐彦伯 饯唐永昌

今朝茂宰寻真处,暂驻双凫且莫归。 朱湾 同达奚宰游窦子明仙坛

叶令双凫至,梁王驷马来。 李元操 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

旧山闻鹿化,遗舄尚凫飞。 李德裕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李白 赠王汉阳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李白 赠王汉阳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李白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玉棺来九天,凫舄掩穷泉。 李群玉 伤友

闻道飞凫向洛阳,翩翩矫翮度文昌。 李适 唐永昌赴任东都(自尚书郎为令)

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 杜甫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叶县郎官宰,周南太史公。 杜甫 敬简王明府(甫尝为唐兴县宰王潜作客馆记。疑即王明府)

太史侯凫影,王乔随鹤翎。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景仙)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 杜甫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 权德舆 送上虞丞

家风本钜儒,吏职化双凫。 权德舆 送从翁赴任长子县令

闻君墨绶出丹墀,双舄飞来伫有期。 武平一 饯唐永昌

应宰凫还集,辞郎雉少留。 沈佺期 饯唐郎中洛阳令

凫飞将去叶,剑气尚埋丰。 无可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寄言飞凫舄,岁晏同联翩。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河洛风烟壮市朝,送君飞凫去渐遥。 薛稷 饯唐永昌

出曳仙人履,还熏侍女衣。 苏颋 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

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 苏颋 饯荆州崔司马

制锦蜀江静,飞凫汉阙遥。 钱起 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

脱身凫舄里,载笔虎闱前。 钱起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

万室遥方犬不鸣,双凫下处人皆静。 钱起 送马明府赴江陵

凫舄傍京辇,氓心悬灌坛。 钱起 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

空羡双凫舄,俱飞向玉轮。 陈子昂 送梁李二明府

矫翰雷门鹤,飞来叶县凫。 陆敬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都字

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以同寻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别后相思在何处?祗应关下望仙凫。 马怀素 饯唐永昌

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并序)

传闻叶县履,飞向洛阳城。 骆宾王 和李明府

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

诏宠金门策,官荣叶县凫。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群羊化石尽,双凫与我违。 鲍溶 感兴

典故
佩玉鸣鸾
 
帝子阁
 
槛外长江空自流
 
珠帘暮捲
 
画动朝云西山雨
 
帘捲西山雨
  
云雨珠帘画栋
 
雾幕西山珠帘捲
 
高阁临江渚


《全唐诗》卷五十五〈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捲西山雨。閒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典故 
二疏志
 
二疏辞官
  
早退不如疏
 
东宫二傅
 
殊受辞荣
 
父子东归
  
疏傅不朝
 
疏去
 
疏受意
 
疏家父子
 
疏广
 
疏广饯
 
疏氏
 
疏还

相关人物
疏受
 
疏广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疏广(兄子)疏受〉~3039~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徵为博士太中大夫。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丙吉为太傅,广为少傅。数月,吉迁御史大夫,广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字公子,亦以贤良举为太子家令。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及置酒宴,奉觞上寿,辞礼闲雅,上甚欢说。顷之,拜受为少傅。……子外祖父特进平恩侯许伯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上以问广,广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已备,今复使舜护太子家,视陋,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语丞相魏相,相免冠谢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广繇是见器重,数受赏赐。太子每朝,因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晋·张景阳(协)《咏史》
蔼蔼东都门,群公祖二疏。

简释

二疏:喻叔侄并贤,又咏功成身退。唐权德舆《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四皓本违难,二疏犹待年。”


例句

唯有汉二疏,应觉还家晚。 刘驾 读史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忆种菰时

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 李白 拟古十二首

妄比酂侯功蔑尔,每怀疏傅意悠然。 李逢吉 酬致政杨祭酒见寄

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宠位资寂用,回头怜二疏。 杨巨源 和卢谏议朝回书情即事寄两省阁老兼呈二起居谏院诸院长

当时疏广虽云盛,讵有兹筵醉绿醽。 杨汝士 宴杨仆射新昌里第

四皓本违难,二疏犹待年。 权德舆 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

疏广岂不怀,策杖还故乡。 王绩 赠梁公

贤哉只二疏,东门挂冠去。 王贞白 洛阳道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白居易 不致仕

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 白居易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陆贾功业少,二疏官秩卑。岂若公今日,身安家国肥。 白居易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猥蒙征和才拙词繁辄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

大抵吉凶多自致,李斯一去二疏回。 白居易 闲卧有所思二首

散员疏去未为贵,小邑陶休何足云。 白居易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

金印垂鞍白马肥,不同疏广老方归。 卢纶 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

知子当元老,为臣饯二疏。 卢纶 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

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 护国 归山作

疏傅独知止,曾参善爱亲。 钱起 送严士良侍奉詹事南游

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 韦应物 奉酬处士叔见示

疏家父子错挂冠,梁鸿夫妻虚适越。 顾况 洛阳行送洛阳韦七明府

典故
凤朝阳
 
凤集高冈


《毛诗正义》卷十七之四〈大雅·生民之什·卷阿〉~626~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尔士宇昄矣,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尔受命长矣,岪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颙颙卬卬,如圭入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起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歌不多,维以遂歌。汉·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

《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如今朝士已无多】。
《漢語大詞典》:朝衣东市(朝衣東市)
谓大臣就戮。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 鼂错 衣朝衣斩东市。”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朝衣东市甘於飴,玉体须为美人惜。”参见“ 朝衣 ”。
分類:大臣
《國語辭典》:朝衣  拼音:cháo yī
臣子朝见君王时所穿的礼服。《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晋。张协〈咏史诗〉:「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
《國語辭典》:东市朝衣(東市朝衣)  拼音:dōng shì cháo yī
汉代晁错因请削诸侯国封地引起七国之乱,遂于东市受死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传》。后用以指大臣被杀。
《國語辭典》:朝云(朝雲)  拼音:zhāo yún
1.早上的云。三国魏。曹植〈赠丁仪〉诗:「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2.神话传说中祭祀巫山神女的庙宇。《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國語辭典》:朝云暮雨(朝雲暮雨)  拼音:zhāo yún mù yǔ
1.楚怀王在高唐梦见巫山神女,并与之媾合的故事。见《文选。宋玉。高唐赋序》。后比喻男女间的情爱欢合。唐。李商隐 楚宫诗二首之一:「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二折:「你本恋著朝云暮雨慵回首,却被这明月清风缠杀你那头。」也作「暮雨朝云」。
2.自然界的云云雨雨。宋。陆游 三峡歌三首之三:「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元。邓玉宾〈端正好。俺便似画图中套。叨叨令〉曲:「青天白日藤葛笼笼葱葱障,朝云暮雨山水崎崎岖岖当。」
《國語辭典》:朝宗  拼音:cháo zōng
1.朝,古代诸侯于春天朝见天子。宗,诸侯于夏日朝见天子。朝宗后泛指臣下觐见君王。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咸造在廷,甫遂朝宗之愿。」
2.比喻川水流归大海。《诗经。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唐。张九龄 钱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诗:「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國語辭典》:凌波  拼音:líng bō
1.上下起伏的波澜。晋。郭璞〈江赋〉:「抚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娇。」
2.踏浪行进。《楚辞。严忌。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宋书。卷七四。列传。臧质》:「仆训卒利兵,凌波电进。沈镇军、萧安南接舳连旌,首尾风合。」
3.步履飘逸轻盈。宋。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词:「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國語辭典》:凌波仙子  拼音:líng bō xiān zǐ
石蒜科「中国水仙」、「水仙」的俗称。参见「水仙」条。
《國語辭典》:凌波袜(凌波襪)  拼音:líng bō wà
形容步伐轻盈飘逸。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掠湿湘裙翡翠纱,抵多少苍苔露冷凌波袜。」
《國語辭典》:宓妃  拼音:fú fēi
相传伏羲氏之女,为洛水之神。《楚辞。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也作「虙妃」。
《漢語大詞典》:感甄
三国 魏 曹植 求 甄逸 女不遂,废寝与食。 甄 女后归 曹丕 ,被谗死。 黄初 中 植 入朝, 丕 示以 甄后 遗物玉镂金带枕。 植 还,将息 洛水 上,思 甄后 ,遂作《感甄赋》。 丕 子 明帝 讳其事,改为《洛神赋》。见文选·曹植〈洛神赋〉 李善 题注。后用为追思恋人之典。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班女 思移 赵 , 思王 赋《感甄》。” 吕志伊 《读史感赋》诗:“石磨 公干 犹平视,枕荐 陈思 竟感 甄 。”
分類:曹植不遂
《國語辭典》:拾翠  拼音:shí cuì
1.拣拾翠鸟羽毛以为妆饰。南朝梁。纪少瑜〈游建兴苑〉诗:「踟蹰怜拾翠,顾步惜遗簪。」
2.妇女春游采拾花草。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七:「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漢語大詞典》:洛妃
传说中的 洛水 女神 宓妃 。 南朝 梁 刘令娴 《答外诗》之二:“夜月方神女,朝霞喻 洛妃 。” 唐 冷朝阳 《送红线》诗:“还似 洛妃 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清 秋瑾 《红莲》诗:“ 洛妃 乘醉下瑶臺,手把红衣次第裁。”
《漢語大詞典》:洛浦
(1). 洛水 之滨。 汉 张衡 《思玄赋》:“载 太华 之玉女兮,召 洛浦 之 宓妃 。” 宋 周邦彦 《燕归梁·咏晓》词:“曾经 洛浦 见惊鸿,关山隔,梦魂通。” 明 杨珽《龙膏记·邪萌》:“虚飘飘暮雨朝云,笑 宋玉 枉赋 巫山 神女;空渺渺春松秋菊,叹 陈王 浪传 洛浦 仙姝。”
(2).借指 洛神 。 唐 梁锽 《名姝咏》:“临津双 洛浦 ,对月两 嫦娥 。” 元 张可久 《寨儿令·题晴》曲:“珮环声真 洛浦 ,水月面活 观音 。”参见“ 洛神 ”。
分類:洛水洛神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话中洛水的女神。相传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为洛水之神。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马贞。索隐。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话中洛水的女神。相传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为洛水之神。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马贞。索隐。
《漢語大詞典》:洛灵(洛靈)
洛神。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 洛 灵感焉,徙倚徬徨。” 南朝 梁 江淹 《秦女赞》:“愿使 洛 灵往,为我道奇芬。”参见“ 洛神 ”。
分類:洛神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话中洛水的女神。相传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为洛水之神。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马贞。索隐。
《漢語大詞典》:罗袜(羅韈)
见“ 罗袜 ”。
《漢語大詞典》:陈王赋(陳王賦)
指 三国 魏 曹植 的《洛神赋》。 明 高启 《十宫词·魏宫》:“至尊莫信 陈王 赋,那得人间有 洛神 ?”
分類:曹植
《國語辭典》:飞凫(飛鳧)  拼音:fēi fú
1.飞翔的凫鸟。《文选。曹植。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2.轻快迅速的小船。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
《國語辭典》:惊鸿(驚鴻)  拼音:jīng hóng
因受惊而轻捷飞起的鸿鸟。《文选。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后用以比喻女子的体态轻盈。宋。陆游 沈园诗二首之一:「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清。龚自珍 卜算子。江上有高楼词:「楼外文波曲曲通,不驻惊鸿影。」
《漢語大詞典》:冠挂
谓帽子被东西钩去。《淮南子·原道训》:“ 禹 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 汉 崔駰 《达旨》:“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挂不顾,人溺不拯,则非仁也。”
分類:帽子东西
《國語辭典》:挂冠  拼音:guà guān
比喻辞去官职。参见「挂冠」条。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國語辭典》:挂冠(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汉王莽杀子,逢萌以为祸将累人,乃解冠挂东都城门而去。见《后汉书。卷八三。逸民列传。逢萌》。后比喻辞官。《南齐书。卷五四。高逸列传。杜京产》:「泰始之朝,挂冠辞世,遁舍家业,隐于太平。」宋。欧阳修 送襄陵令李君诗:「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儒林外史》第八回:「看老世台这等襟怀高旷,尊大人所以得畅然挂冠。」也作「挂冠」、「挂衣冠」。
《國語辭典》:挂衣冠  拼音:guà yī guān
辞去官职。参见「挂冠」条。金。王寂〈日暮倚杖水边〉诗:「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國語辭典》:挂冠  拼音:guà guān
比喻辞去官职。参见「挂冠」条。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國語辭典》:挂冠(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汉王莽杀子,逢萌以为祸将累人,乃解冠挂东都城门而去。见《后汉书。卷八三。逸民列传。逢萌》。后比喻辞官。《南齐书。卷五四。高逸列传。杜京产》:「泰始之朝,挂冠辞世,遁舍家业,隐于太平。」宋。欧阳修 送襄陵令李君诗:「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儒林外史》第八回:「看老世台这等襟怀高旷,尊大人所以得畅然挂冠。」也作「挂冠」、「挂衣冠」。
《漢語大詞典》:仙凫(仙鳧)
(1).后汉书·方术传·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常以“仙鳧”作为履的典实。 唐 段成式 《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诗:“掷履仙鳧起,撦衣蝴蝶飘。” 唐 姚月华 《制履赠杨达》诗:“金刀翦紫羢,与郎作轻履。愿化双仙鳧,飞来入闺里。” 唐 孟浩然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诗:“仙鳧能作伴,罗袜共凌波。”
(2).比喻足迹、行踪。 明 何景明 《送寇定州》诗:“霄汉仙鳧去,风尘老驥行。”
(3).鸭的美称。 唐 李邕 《斗鸭赋》:“徵羽毛之好鸟,得渤澥之仙鳧。”
《漢語大詞典》:化凫(化鳧)
典出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吴郡 鱼城 ,城下水中有石首鱼,至秋化为鳧,鳧项中尚有石。”后以“化鳧”借指有道之士。 宋 叶适 《赵知县挽词》:“空闻割鸡笑,不见化鳧留。”
分類:有道之士
《國語辭典》:王乔(王喬)  拼音:wáng qiáo
1.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参见「王子乔」条。
2.人名。生卒年不详,汉叶县人,曾为县令。相传其善于神术,曾把鞋子化成两只凫鸟乘坐,进见帝王。
《國語辭典》:王子乔(王子喬)  拼音:wáng zǐ qiáo
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也称为「王乔」、「王子晋」。
《漢語大詞典》:王乔履(王喬履)
见“ 王乔舄 ”。
《漢語大詞典》:王乔舄(王喬舄)
亦作“ 王乔屨 ”。亦作“ 王乔履 ”。 指 王乔 飞凫入朝故事。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二:“千里无关梁,安得 王乔 屨?”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之一:“看君宜著 王乔 履,真赐还疑出尚方。” 宋 刘攽 《过太康县马上口占》:“举翼 王乔 舄,排云 子晋 簫。” 清 吕谦恒 《望吴岳呈王使君拟山》诗:“凌风欲躡 王乔 舄,玉粒丹砂信可捫。”
分類:王乔入朝
《漢語大詞典》:王乔舄(王喬舄)
亦作“ 王乔屨 ”。亦作“ 王乔履 ”。 指 王乔 飞凫入朝故事。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二:“千里无关梁,安得 王乔 屨?”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之一:“看君宜著 王乔 履,真赐还疑出尚方。” 宋 刘攽 《过太康县马上口占》:“举翼 王乔 舄,排云 子晋 簫。” 清 吕谦恒 《望吴岳呈王使君拟山》诗:“凌风欲躡 王乔 舄,玉粒丹砂信可捫。”
分類:王乔入朝
《漢語大詞典》:王凫(王鳧)
指 王乔 飞凫入朝故事。后用为出任县令的典实。 唐 杜甫 《奉赠萧十二使君》诗:“ 王 鳧聊暂出, 萧 雉只相驯。” 清 查慎行 《送同年宫书升赴任临汾》诗:“矫首共看 汾水 上,一双飞舄是 王 鳧。”参见“ 王乔 ”。
《國語辭典》:王乔(王喬)  拼音:wáng qiáo
1.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参见「王子乔」条。
2.人名。生卒年不详,汉叶县人,曾为县令。相传其善于神术,曾把鞋子化成两只凫鸟乘坐,进见帝王。
《漢語大詞典》:叶县凫(葉縣鳧)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説 孝明帝 时,尚书郎 河东 王乔 ,迁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常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鳧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鳧举罗,但得一双舄耳。”后因以“叶县鳧”指代得到皇上眷念的县令。 唐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詔宠 金门 策,官荣 叶县 鳧。”
《漢語大詞典》:双凫(雙鳧)
(1).两只水鸟;两只野鸭。 汉 扬雄 《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鳧飞不为之少。” 宋 黄庭坚 《次韵清水岩》:“双鳧能来游,俗子跡可扫。” 元 虞集 《苏武慢》词:“乘雁双鳧,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唐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诗:“駟马归 咸秦 。双鳧出 海门 。” 宋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鳧去莫攀。”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现如今拥双鳧做宰臣,许下我五花誥为县君。”
《漢語大詞典》:飞舄(飛舃)
(1).指可乘以飞行的仙鞋。 明 何景明 《七述》:“於是弥驾层颠,飞舃絶嶠。” 清 吴伟业 《惠山二泉亭为无锡吴邑侯赋》诗:“寺外流觴何处访,公餘飞舃偶来听。”
(2).对宾客的雅称。 宋 杨亿 《夜宴》诗:“鹤盖留飞舃,珠喉怨落梅。” 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飞舃遥临,光賁遐諏。”参见“ 飞鳧舃 ”。
《漢語大詞典》:飞凫舄(飛鳧舃)
指会飞的仙鞋。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东 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南朝 梁 沈约 《和谢宣城》:“ 王乔 飞鳧舃, 东方 金马门 。”后亦借指官员。 唐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赠柳九陇》诗:“寄言飞鳧舃,岁晏共联翩。”
分類:官员
《漢語大詞典》:飞凫舄(飛鳧舃)
指会飞的仙鞋。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东 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南朝 梁 沈约 《和谢宣城》:“ 王乔 飞鳧舃, 东方 金马门 。”后亦借指官员。 唐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赠柳九陇》诗:“寄言飞鳧舃,岁晏共联翩。”
分類:官员
《國語辭典》:凫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凫舄指会飞的鞋子。典出《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分類:县令典实
《漢語大詞典》:凫飞(鳧飛)
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载, 王乔 任 叶县 令时,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后用“鳧飞”指县令上任或离去。 唐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凤去妆楼闭,鳧飞 叶县 遥。” 宋 刘克庄 《送薛明府》诗:“祇恐鳧飞后,民间事事新。”参见“ 鳧舄 ”。
《國語辭典》:凫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凫舄指会飞的鞋子。典出《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分類:县令典实
《漢語大詞典》:凫骑(鳧騎)
谓仙人以飞凫为坐骑。 唐 韩愈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诗:“还随躡鳧骑,来访驭风襟。”参见“ 鳧舄 ”。
分類:仙人坐骑
《國語辭典》:凫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凫舄指会飞的鞋子。典出《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分類:县令典实
《漢語大詞典》:雨帘云栋(雨簾雲棟)
唐 王勃 《滕王阁》诗:“昼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捲西山雨。”后因以“雨帘云栋”形容高敞华美的楼阁。 宋 徐宝之 《水调歌·湘阴簿新居》词:“雨帘云栋深窈,歌笑靄春生。”
《漢語大詞典》:二疏
亦作“ 二疎 ”。 指 汉宣帝 时名臣 疏广 与兄子 受 。 广 为太傅, 受 为少傅,同时以年老乞致仕,时人贤之。归日,送者车数百辆,设祖道,供张 东都门 外。 晋 张协 《咏史》:“蔼蔼 东都门 ,群公祖二疎。”隋书·韦世康传:“欲追踪二 疎 ,伏奉尊命。” 唐 护国 《归山作》诗:“四皓将拂衣,二 疏 能挂冠。” 明 何景明 《蹇赋》:“予羡夫二 疏 之鉴止兮,齐县舆而脱驾。”
《漢語大詞典》:两疏(兩疏)
汉 疏广 与其侄 疏受 的合称。 广 为太傅, 受 为少傅,因年老同时主动辞官,受到人们尊重。 唐 孟浩然 《送告八从军》诗:“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 疏 。” 宋 苏轼 《次韵李端叔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白髮归心凭説与,古来谁似两 疏 贤。” 宋 范公称 过庭录:“田园粗足,两 疏 那见於復来。” 明 屠隆 《綵毫记·母子虑祸》:“合则致主匡时,希 留侯 谢傅 之迹;不合则奉身而退,追两 疏 都水 之风。”
分類:与其太傅
《漢語大詞典》:疏傅
西汉 疏广 、 疏受 叔侄分别为 宣帝 太子太傅、少傅,于荣显中同时称病引退。后遂以“疏傅”为急流勇退的典型。 唐 白居易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疏傅 心情老, 吴公 政化新。” 唐 郑谷 《渭阳楼闲望》诗:“扰扰尘中犹未已,可知 疏傅 独能休。” 宋 张耒 《登海州城楼》诗:“ 疏傅 里閭询故老, 秦皇 车甲想东游。”
《漢語大詞典》:供奉曲
宫廷内演奏的歌曲。 唐 刘禹锡 《听旧宫人穆氏唱歌》诗:“休唱 贞元 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漢語大詞典》:贞元朝士(貞元朝士)
唐 刘禹锡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曾随 织女 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 贞元 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刘 在 贞元 中任郎官御史,后坐 王叔文 党贬逐,历二十馀年,始以太子宾客再入朝,感念今昔,故有是语。后诗文中多用以为典。 宋 楼钥 《曹工部挽词》:“ 齐 国世臣少, 贞元 朝士稀。” 元 张可久 《寨儿令·鉴湖即事》曲:“问太平风景如何?嘆 贞元 朝士无多。” 清 黄宗羲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讫今四十年, 贞元 朝士无多,劫尘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