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83,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待报
朝望
玄文
叩阍
赦文
奏荐
赠官
朝寺
台符
宗国
奏辟
保奏
王章
桂宫
检详
《國語辭典》:待报(待報)  拼音:dài bào
准备处决。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犯妇当面,则这个是那待报的女囚。」
《國語辭典》:朝望  拼音:cháo wàng
1.朝廷的期望、寄托。《陈书。卷二○。到仲举传》:「及文帝崩,高宗受遗诏为尚书令入辅,仲举与左丞王暹、中书舍人刘师知、殷不佞等,以朝望有归,乃遣不佞矫宣旨遣高宗还东府。」
2.在朝廷中建立的威望。《南史。卷三二。张邵传》:「见卿衣服粗故,诚乃素怀有本。交尔蓝缕,亦亏朝望。」
3.朝廷中有声望的人。《晋书。卷三五。裴秀传》:「伦又潜怀篡逆,欲先除朝望,因废贾后之际遂诛之。」
《漢語大詞典》:玄文
(1).黑色的花纹。《楚辞·九章·怀沙》:“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 姜亮夫 校注:“玄文,黑文也。”
(2).指 汉 扬雄 的著作《太玄》。 汉 扬雄 《法言·问神》:“育而不苗者,吾家之 童乌 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唐 陆龟蒙 《纪事》诗:“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
(3).泛指可以传世的著作。 清 孙枝蔚 《慰雷伯吁丧幼子》诗:“玄文当付谁,无儿诚足伤。”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序》附记:“门人好学,预我玄文。”
(4).朝廷的诏令,或圣旨。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太尉扬州牧表》:“玄文既降,雕牒增辉。”
(5).犹天文,天象。法苑珠林卷六:“仰鉴玄文,俯躬惩劝。日月之用,其大矣哉。”
(6).犹言天书,神仙所写的文字。 明 高启 《梦游山》诗:“命与 卫叔卿 ,共读《金蕋篇》,玄文不可识,謫归一千年。”
(7).指深奥的文字。 清 龚自珍 《为龙泉寺募造藏经楼启》:“ 明 之士大夫,席承平之清暇,往往探祕典、问玄文, 支那 盛有述作。”
《國語辭典》:叩阍(叩閽)  拼音:kòu hūn
阍,皇宫门。叩阍指吏民趋宫门陈诉冤屈。《资治通鉴。卷二五八。唐纪七十四。昭宗大顺元年》:「不然,方且轻骑叩阍。顿首丹陛,诉奸回于陛下之扆坐,纳制敕于先帝之庙庭。」
《国语辞典》:赦文  拼音:shè wén
朝廷公布赦罪的文书。《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朝廷宣读赦文了,遣奉使星夜赶到各路开读。」
《漢語大詞典》:奏荐(奏薦)
(1).犹奏荫。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其两大省等官,既奏得子充京官,明异於庶僚,大示区别,復更每岁奏荐,积成冗官。”宋史·选举志五:“ 淳化 改元恩,文班中书舍人、武班大将军以上,并许廕补;如遇转品,许更荫一子,由是奏荐之恩始广。”
(2).上奏朝廷,荐举官员。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先锋将 康延孝 自以为功大,应得重赏, 郭崇韬 却奏荐亲信将 董璋 为 东川 节度使, 康延孝 大怒。”
《漢語大詞典》:赠官(贈官)
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帀宏溥。”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尚书赠官:“故事,赠官加故衔一级,如侍郎之赠尚书及左右都御史是也。”
《漢語大詞典》:朝寺
朝廷的官署。《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之二》:“登城望郊甸,游目歷朝寺。” 李善 注引《风俗通》:“今尚书、御史所止,皆曰寺也。”
分類:朝廷官署
《漢語大詞典》:台符(臺符)
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 唐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 应劭 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下阶为士庶人。’”因以“台符”喻指宰相之职权如中阶,有承上启下之功用。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左右置相,以总吾喉舌之司;东西分臺,以斡我钧衡之任。居中如鼎足之峙,承上若台符之联。”
朝廷的诏书。北史·元暹传:“﹝ 暹 ﹞欲规府人及商胡富人财物,诈一臺符,誑诸豪等,云欲加赏。一时屠戮,所有资财生口,悉没自入。”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嘉祐 八年, 丰城 李君仪 为 袁州 军事推官。明年,被臺符,权知 萍乡县 事。”
《國語辭典》:宗国(宗國)  拼音:zōng guó
1.同姓之国。《孟子。滕文公上》:「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魏书。卷九六。列传。司马睿》:「清选文学臣僚,吏兵一同宗国。」
2.祖国。也指国家。如:「系心宗国」、「不忘宗国」。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一:「宗国乱离,僖宗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漢語大詞典》:奏辟
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四:“国初,州郡官属,皆长吏自行奏辟,姓名未闻於朝,已先莅职。”
《國語辭典》:保奏  拼音:bǎo zòu
保举推荐。《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愿相公保奏,得个帅府的名份,也不枉了健儿每辛苦。」《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李乐、韩暹又连名保奏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馀名,并为校尉、御史等官。」
《漢語大詞典》:王章
(1).犹王礼。天子的礼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晋侯 ﹞请隧,弗许,曰:‘王章也。’” 孔颖达 疏:“隧为王之葬礼,诸侯皆县柩而下,故不得用隧。 晋侯 请隧者,欲请以王礼葬也。”
(2).犹王法。朝廷的法律。 明 朱鼎《玉镜台记·石勒报败》:“ 江 南餘孽势犹猖,阻声教违我王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父如有罪,自有王章,岂汝等死魅所能操耶?”《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这 寳光 恃了自己的才,又倚了 姚少帅 的势……放纵淫荡,絶不怕有甚么僧行佛戒,国法王章。”
(3). 汉 代人名。刚直敢言,后因奏弹 王凤 被诬陷系狱死。事见《汉书·王章传》。后用为为官刚直的典实。 宋 苏辙 《次迟韵》之一:“还家语诸女,素刚非 王章 。”
《國語辭典》:桂宫(桂宮)  拼音:guì gōng
1.月宫。南朝梁。沈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诗:「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2.皇宫。唐。张籍 少年行:「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3.汉武帝时所建造的宫殿。原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县西北。
《漢語大詞典》:检详(檢詳)
(1).查考。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失於检详地志,致此繆。” 宋 岳珂 桯史·铁券故事:“检详故事,如法製造,不得住滞。”宋史·职官志四:“检法一人,掌检详法律。”
(2). 宋 代官名。掌朝廷机要文字。宋史·职官志二:“检详官, 熙寧 四年置,视中书检正官。 元丰 初,定以三员;及改官制,罢之。 建炎 三年,復置检详两员,叙位在左右司之下。 绍兴 二年减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