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89,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群望
骋望
顾望
望秋
属望
重望
失望
望实
望仙
长望
宿望
望外
望洋
地望
秦望
《漢語大詞典》:群望
受祭于天子、诸侯的山川星辰。望,谓不能亲到,望而遥祭。左传·昭公十三年:“初, 共王 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羣望。” 杜预 注:“羣望,星辰山川。”文选·张衡〈东京赋〉:“元祀惟称,羣望咸秩。” 薛综 注:“羣岳众神,望以祭祀之,皆有秩次。”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四:“帝深軫下民,遂命庶官徧祀於羣望。”
《國語辭典》:骋望(騁望)  拼音:chěng wàng
1.放眼向远处眺望。《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骋望千里,天与地莽。」
2.指驰骋观览等事。《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序》:「损上林池禦之官,废骋望弋猎之事。」
《漢語大詞典》:顾望(顧望)
(1).还视,巡视。礼记·曲礼下:“侍於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
(2).观看。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二:“观望无所见,惟覩松柏阴。”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李清》:“因至堂北,见北户斜掩,偶出顾望,下为 青州 ,宛然在目。” 清 唐甄 潜书·法王:“如旅夜行,目无所见,不辨东西;鸡再号,顾望一方,微有爽色,而知日之出於是也。”
(3).犹豫观望。后汉书·申屠刚传:“羣众疑惑,人怀顾望。”新唐书·来瑱传:“初, 仲昇 被围,而 江陵 吕諲 病, 瑱 顾望不即救,及师出, 仲昇 已没。”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阁下若更畏缩循默,顾望而不为,则不唯国计渐隳,亦恐祸患及身矣。”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及议, 夏太监 坚言不可,众顾望不言,乃已。”
(4).指顾虑,畏忌。梁书·刘潜传:“在职弹纠无所顾望,当时称之。”北齐书·司马世云传:“时 世云 母弟在 鄴 ,便倾心附 景 ( 侯景 ),无復顾望。” 清 薛福成 《赠资政大夫前兵部侍郎广西巡抚壮节邹公行状》:“嫌疑祸福,无少顾望,临危蹈艰,累奋奇绩。”
《漢語大詞典》:望秋
(1).盼望秋收。隋书·高祖纪上:“谋新去故,如农望秋。”
(2).接近秋天。参见“ 望秋先零 ”。
《國語辭典》:望秋先零  拼音:wàng qiū xiān líng
未到秋天就先凋落。比喻体质早衰。《晋书。卷七七。殷浩传》:「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唐。宋璟 梅花赋:「然而艳于春者,望秋先零;盛于夏者,未冬已萎。」
《國語辭典》:属望(屬望)  拼音:zhǔ wàng
期待、注目。《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既拔自困殆,龙兴即位,天下喁喁,属望风政。」《北史。卷一二。隋炀帝本纪》:「上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朝野属望。」也作「瞩望」。
《漢語大詞典》:重望
(1).崇高的声望。 唐 李洞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诗:“公心外国説,重望两朝推。”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张魏公 有重望, 建炎 以来,置左右相多矣,而天下独目 魏公 为 张右相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熊廷弼狱论:“ 元标 为都御史,负八股文重望。”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 蔡孑民 先生负党国重望,对于构成国家民族奠基石的优秀青年及人材尤爱护不遗余力。”
(2).指有重望的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二相皆天下重望,相次归卧。”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五年:“﹝ 巴 蜀 流民﹞以 杜弢 州里重望,共推为主。”
(3).殷切的希望。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伏望陛下深念祖宗之艰难……苍生之重望,勿听苟且之言,勿从因循之计。”
《國語辭典》:失望  拼音:shī wàng
1.希望落空,不遂所望。《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您下梢只恁地狼狈,怎不叫他失望!」《文明小史》第一回:「柳知府点名进来,甚为失望,无奈将题目写了,挂牌出去。」
2.认不出来。《水浒传》第七二回:「在下眼拙,失望了足下。」《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夜住晓行,不则一日,来到东京。归去那对门茶坊里,叫点茶婆婆:『认得我?』婆婆道:『官人失望。』」
《漢語大詞典》:望实(望實)
(1).名声和实际;威望和实力。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时 亮 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南朝 梁 江淹 《王仆射加兵诏》:“宜增威饰,以崇望实。” 宋 苏轼 《平王论》:“且北寇方强,一旦示弱,窜於蛮 越 ,望实皆丧矣。” 梁启超 《尧舜为中国中央君权滥觞考》:“大抵於同宗族之中,择其最贤明有望实者而立之。”
(2).指名实相副的人。 晋 裴启 语林:“ 苏峻 新平, 温 庾 诸公以朝庭初復,京兆宜得望实,唯 孔君平 可以处之。”晋书·桓彝传:“ 丹杨 尹 温嶠 上言:‘ 宜城 阻带山川,频经变乱,宜得望实居之,窃谓 桓彝 可充其选。’”
《分类字锦》:望仙
李华 含元殿赋 望仙辟于巽维,建福敞于坤隅。
中华古今注秦始皇常靸望仙鞋
妆台记开元中梳双鬟望仙髻及回鹘髻
别国洞冥记元封三年大秦国贡花蹄牛其色駮高六尺尾环绕其身角端有肉蹄如莲花善走多力帝使辇铜石以起望仙宫沈约 既表祈年观,复立望仙宫。
分类:
《漢語大詞典》:长望(長望)
远望。 汉 刘向 《九叹·忧苦》:“登山长望中心悲兮,菀彼青青泣如頽兮。” 南朝 梁 萧统 《饮马长城窟行》:“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 唐 李朝威 《柳毅》:“﹝ 薛嘏 ﹞经 洞庭 ,晴昼长望,俄见碧山出於远波。”
分類:远望
《國語辭典》:宿望  拼音:sù wàng
一向负有重望。《资治通鉴。卷七九。晋纪一。武帝泰始元年》:「帝乃追述允之宿望,称奇之才,擢为祠部郎。」
《國語辭典》:望外  拼音:wàng wài
出乎意料之外。北周。庾信 谢赵王赉丝布等启:「望外之恩,实符大赉,非常之锡,乃溢生涯。」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
《國語辭典》:望洋  拼音:wàng yáng
仰视。《庄子。秋水》:「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也作「望羊」、「望阳」。
《漢語大詞典》:望羊
(1).亦作“ 望洋 ”、“ 望佯 ”、“ 望阳 ”。仰视貌;远视貌。晏子春秋·谏上六:“ 杜扃 望羊待于朝。”庄子·秋水:“ 河伯 始旋其面目,望洋向 若 而嘆。” 陆德明 释文作“盳洋”,引 崔譔 曰:“犹望羊,仰视貌。”《孔子家语·辩乐》:“近黮而黑,頎然长,旷如望羊,奄有四方。” 王肃 注:“望羊,远视也。”释名·释姿容:“望羊。羊,阳也。言阳气在上,望之然也。” 毕沅 疏证:“望羊,本皆作‘望佯’,非也。” 汉 班固 《白虎通·圣人》:“圣人皆有异表…… 武王 望羊,是谓摄扬,盱目陈兵,天下富昌。”按,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作“ 武王 望阳”。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郎中 长孺子 视望阳,目为‘呷醋汉’。”
(2).犹仿佯。参见“ 望游 ”。
分類:仰视远视
《漢語大詞典》:望洋而叹(望洋而歎)
亦作“ 望洋而叹 ”。 比喻看见他人伟大而慨叹自己渺小或处理一件事而慨叹力量不足。语本庄子·秋水:秋水涨时河两岸间不辨牛马。 河伯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此。乃顺流下至北海,更是一片汪洋。于是 河伯 “望洋向 若 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明 唐顺之 《与陈后冈参议书》:“俟他日有持《后冈先生集》示我者,我当望洋而嘆,或尾后作一二句跋语是则可耳。”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下》:“予视 杨用脩 、 顾亭林 、 阎百诗 、 毛西河 、 朱竹垞 五先生之渊博,望洋而叹。”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解詁不明,数典弗暇,太古之籍,一隙难窥,如寳不明,望洋而叹,良足菲薄,盖有由来。”亦省作“ 望洋 ”。 元 吴莱 《次定海侯涛山》诗:“寄言 漆园叟 ,此去真望洋。” 明 赵明镳 《答周五溪书》:“纍纍千餘言,恐后学不得其旨,徒深望洋,奈何?”
见“ 望洋而嘆 ”。
《國語辭典》:地望  拼音:dì wàng
地位与名望。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诗:「耿贾官勋大,荀陈地望清。」
《漢語大詞典》:秦望
山名。 秦望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相传 秦始皇 东巡时曾登上此山以望 南海 ,故名。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兴福·昙翼:“﹝ 曇翼 ﹞履访山水,至 秦望 西北,见五岫駢峰,有耆闍之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又有 秦望山 ,在州城正南。为众峯之杰,陟境便见。史记云: 秦始皇 登之以望 南海 。” 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 东海 横 秦望 , 西陵 遶 越臺 。” 王琦 注:“ 施宿 《会稽志》:‘ 秦望山 ,在 会稽县 东南四十里,旧经云众岭最高者。’” 宋 辛弃疾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词:“ 秦望山 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