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有例可援  拼音:yǒu lì kě yuán
有先例可以援引遵循。清。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惟生传则自古有之,如韩昌黎之于何蕃,司马温公之于范镇,有例可援。」
《漢語大詞典》:原始宗教
指原始时代的朴素宗教。存在于尚不具有成文历史的原始社会中。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二节:“原始宗教是现实生活在人们意识中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他们还无法有效地制服自然界的时候在精神世界中的幻觉。”
《漢語大詞典》:阴童(陰童)
没有成年而死的宗子。礼记·杂记上“有父母之丧尚功衰,而附兄弟之殤,则练冠,附於殤,称‘阳童某甫’,不名神也” 汉 郑玄 注:“阳童谓庶殤也,宗子则曰阴童。童,未成人之称也。”一说为没有成年而死的女子。见 孙希旦 集解。
《國語辭典》:艺术家(藝術家)  拼音:yì shù jiā
从事艺术工作而有相当成就的人。
《國語辭典》:在劫难逃(在劫難逃)  拼音:zài jié nán táo
劫为劫灾的省略。佛教谓世界在劫末时,会起水、火、风三灾把世界一切物质都烧成灰烬,大风一吹一切皆无。在劫难逃指处在劫灾无所逃避,比喻没办法避免的灾难。
《國語辭典》:鸭蛋(鴨蛋)  拼音:yā dàn
1.鸭所产的卵。也称为「鸭子儿」。
2.零分。如:「得了鸭蛋」。
《國語辭典》:胸无宿物(胸無宿物)  拼音:xiōng wú sù wù
宿物,旧物,比喻成见。胸无宿物比喻为人坦率正直,对人没有成见。《聊斋志异。卷五。狐梦》:「毕为人坦直,胸无宿物。」
《國語辭典》: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画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语本宋。晁补之 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经营似春雨,滋长地中绿。」比喻处事有定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但是看承晖的精神,又好像胸有成竹一般。」也作「成竹在胸」。
分類:有成作事
《國語辭典》:行之有效  拼音:xíng zhī yǒu xiào
方法或措施等实行后有成效。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六。玄鉴导引法》:「导引秘经,千有馀条,或以逆却未生之众病,或以攻治已结之笃疾,行之有效,非空言也。」
《漢語大詞典》:小时了了(小時了了)
谓年幼时聪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孔文举 年十岁,随父到 洛 。时 李元礼 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 至门,谓吏曰:‘我是 李 府君亲。’既通,前坐。 元礼 问曰:‘君与僕有何亲?’对曰:‘昔先君 仲尼 与君先人 伯阳 有师资之尊,是僕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 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 陈韙 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韙 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 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韙 大踧踖。”后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言人不能因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成就。
《国语辞典》:麻醉药品(麻醉药品)  拼音:má zuì yào pǐn
具有成瘾性的天然产品或化学合成品,本身含剧烈毒性,适量使用可以麻醉神经、减少疼痛,长期使用则会上瘾,并导致死亡。如鸦片、海洛因、大麻、古柯碱等。本类为管制药品,详见麻醉药品管理条例。
《国语辞典》:日起有功  拼音:rì qǐ yǒu gōng
每日都奋发不懈,终会有成绩。如:「年轻时只管努力读书就是了,到头来必然日起有功,总会有所成就的。」
《国语辞典》: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拼音:shì xiū ér bàng xīng,dé gāo ér huǐ lái
(谚语)比喻行事有成、德高望重的人,易招来毁谤。唐。韩愈〈原毁〉:「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国语辞典》:交易不成仁义在(交易不成仁义在)  拼音:jiāo yì bù chéng rén yì zài
仁义,平日交情。全句指买卖虽然没有成功,交情还是要保持的。《三侠五义》第二四回:「买卖中的规矩,交易不成仁义在,虽然木料没批,酒肴是要预备的。」
《国语辞典》:一家大小  拼音:yī jiā dà xiǎo
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如:「星期天,我们一家大小到乡下去探望老邻居。」也作「一家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