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有主
(1).谓死后立有神主。 清 夏炘 《学礼管释六·释大夫士庙主》:“左传称 孔悝 反祏。又《公羊》:‘大夫闻君之丧,摄主而往。’注义以为摄敛神主而已,不暇待祭。皆大夫有主之文,大夫以下不云尺寸,虽有主无以知其形制。”
(2).旧指女子已有未婚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 孟生 ﹞察知佳人有主,忿火中烧,万虑俱断矣。” 赵树理 《登记》二:“依我看都差不多,不过那两家都有主了,如今只剩下 小飞蛾 家这一个了!”
《國語辭典》:冤各有头,债各有主(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拼音:yuān gè yǒu tóu,zhài gè yǒu zhǔ
(谚语)报仇讨债要找准对象,不牵累他人。比喻处理事情要找主要负责的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我虽是个剪径的出身,却也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每日间只是吓骗人东西,将来过日子。」《水浒传》第二六回:「武松将起双袖,握著尖刀,对何九叔道:『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休惊怕。』」也作「冤有头,债有主」。
《國語辭典》:冤有头,债有主(冤有頭,債有主)  拼音:yuān yǒu tóu,zhài yǒu zhǔ
(谚语)报仇讨债要找准对象,不牵累他人。比喻处理事情要找主要负责的人。元。施惠《幽闺记》第七出:「休敢,休敢,俺和你鱼水无交,冤有头,债有主,教你一个来时一个死。」《金瓶梅》第一七回:「各人冤有头债有主,你平白焦愁些甚么?」也作「冤各有头,债各有主」。
《国语辞典》:物各有主  拼音:wù gè yǒu zhǔ
事事物物都有其主人。宋。苏轼〈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精忠岳传》第六回:「自古道:『物各有主』。这马该是岳大爷骑坐的,自然伏他的教训。」
《漢語大詞典》:所有主
对某物无论是否占有都有法定权利或专有权利的人。例如:商店的主人。
《漢語大詞典》:私有主
私有财产的主人。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男人是私有主的时候,女人自身也不过是男人的所有品。”
分類:主人
《国语辞典》:名花有主  拼音:míng huā yǒu zhǔ
名花,古人用以比喻美女。名花有主,今多比喻女孩子已经有了所属对象。如:「她不理睬别人的追求,因为她早已名花有主了。」
《国语辞典》:没有主意(没有主意)  拼音:méi yǒu zhǔ yì
没有主张、缺乏果断力。如:「他这个人老是没有主意。」
《國語辭典》:无主(無主)  拼音:wú zhǔ
1.没有君主、领导者。《书经。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三国演义》第一○回:「军士无主,望风奔逃。」
2.没有主人。唐。许棠 成纪书事诗二首之一:「满野多成无主冢,防边半是异乡人。」
《國語辭典》:主事  拼音:zhǔ shì
1.主持、掌理事务。《孟子。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水浒传》第六○回:「众头领扶策宋江出来主事。」
2.职官名。汉代光禄勋属官置有主事,为所属官员中最优秀者;南北朝时置尚书主事令史,为官署中的事务员,均非正式官职。至金时主事始为正官;明代六部各设主事,官阶从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民国初年在各部下亦设主事,职位与现在各部的科员相等。
《國語辭典》:太元  拼音:tài yuán
1.三国吴大帝的年号(西元251~252)。
2.晋朝孝武帝的年号(西元376~396)。
《漢語大詞典》:主爵
(1).官名。 秦 有主爵中尉, 汉景帝 时改为主爵都尉,掌有关封爵之事。 武帝 时改名右扶风,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又变为行政区之名,与以前职掌全异。 隋 于吏部置主爵侍郎一人, 唐 以后改称司封,为吏部所属各司之一,主爵之名遂废。
(2).主持祭祀。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一旦生员》:“会大祭,某以子贵受封,族老推其主爵。”
《漢語大詞典》:含道
怀藏正道;抱有主张。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考 景皇帝 ,含道居贞,卷怀前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立德何隐,含道必授。”
《漢語大詞典》:无宰(無宰)
没有主宰。 唐 曹松 《梢云》诗:“隐见心无宰,徘徊庆自君。” 元 虞集 《书上京国子监壁》诗:“大化漠无宰,岂必事陶冶。”
分類:有主主宰
《漢語大詞典》:写疏(寫疏)
和尚、道士拜忏时焚化的祝告文,上面写有主人家姓氏和拜忏的缘由等。又名“疏头”。儒林外史第四回:“就在 胡老爹 面前转托僧官去约僧众,并备香烛、纸马、写疏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