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2,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击晋(又作:夺晋鄙)
登车泣贵嫔
典午
晋菊
东林
揽须
杜后生齿
多谢无功
二林
晋竖
访疑年
晋山自弃
焚裘
浮丘迎子晋
绛老
典故
朱公子
 
击晋
 
鼓刀人
 
夺晋鄙
 
救赵
 
朱亥袖椎
 
大梁屠
 
金椎袖
 
袖槌人
 
迎朱亥
 
金锥报恩
 
神槌朱亥

相关人物
侯嬴
 
朱亥
 
魏无忌(信陵君)
 
晋鄙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例句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李白 侠客行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李白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 李白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李白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典故
登车泣贵嫔

相关人物
司马衍(晋成帝)
 
苏峻


《晋书》卷七《成帝纪》
(东晋成帝咸和三年)五月乙未,(苏)峻逼迁天子于石头,帝哀泣升车,宫中恸哭。

例句

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 杜甫 伤春五首之四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昭(晋明帝)


《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谯周传》
周语次,因书版示立曰:「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司马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文王果崩。晋室践阼,累下诏所在发遣周。周遂舆疾诣洛,泰始三年至。以疾不起,就拜骑都尉,周乃自陈无功而封,求还爵土,皆不听许。

例句

长惭典午非材职。得就闲官即至公。 韩愈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

典故
东篱菊
  
陶潜菊
 
渊明菊
   
彭泽菊
 
篱菊花
 
东篱陶令
 
篱东菊
 
东篱子
 
把菊见南山
 
篱下先生
 
渊明东篱
  
晋菊
 
菊在陶家
 
陶元亮菊
 
黄花东篱
 
菊姓陶
  
陶诗黄金实

相关人物
陶潜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三《饮酒二十首》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还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例句

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 公乘亿 赋得秋菊有佳色

自有东篱菊,年年解作花。 刘长卿 过湖南羊(一作来)处士别业

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 司空图 五十

夕阳似照陶家菊,黄蝶无穷压故枝。 司空图 歌者十二首之十二

清诗既名朓,金菊亦姓陶。 孟郊 秋怀

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岑参 九日使君席奉钱卫中丞赴长水

可讶东篱菊,能知节候芳。 广宣 九月菊花咏应制(一作清江诗)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李商隐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李商隐

朝走安公枥上驹,暮伦陶令篱边菊。 李渤 喜淑弟再至为长歌

更爱疏篱下,繁霜湿菊丛。 李端 夜宴虢县张明府宅逢宇文评事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杜甫 秋尽

欲送近臣朝魏阙,犹怜残菊在陶家。 皇甫曾 酬窦拾遗秋日见呈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皎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 许浑 江上逢友人

陶令门前菊,馀花可赠君。 郎士元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 郎士元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今日陶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映秋田。 钱起 九日田舍

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 齐己 早莺

典故
相关人物
慧远(东晋)


晋·佚名《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
永师先居庐山西林,欲邀同止,而师学侣浸众,永乃谓刺史桓伊曰:「远公方当弘道,而贫道所栖,隘不可处。」时师梦山神告曰:「此山足可栖神,愿毋他往。」其夕大雨雷震,诘旦林麓广辟素沙布地,楩楠文梓充布地上,不知所自至,伊大敬感乃为建刹,名其殿曰神运。以在永师舍东,故号东林。时太元十一年也。

例句

东林期隐吏,日月为虚盈。 皎然 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

北阙会抛红駊騀,东林社忆白氛氲。 齐己 答崔校书

典故
揽须
  
使君于此不凡
 
桓筝
  
桓伊抚筝
 
泪落哀筝曲
 
闻筝堕泪
 
政尔良难君臣事
 
东山老听桓筝
 
抚筝揽须
 
桓伊哀弦
 
桓伊不凡
 
闻筝

相关人物
司马炎(晋武帝)
 
桓伊
 
谢安


《晋书》卷八十一〈桓宣列传·(族子)桓伊〉~28~
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嗜酒好内,而会稽王道子昏醟尤甚,惟狎昵谄邪,于是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迕,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帝善其调达,乃敕御妓奏笛。伊又云:「御府人于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善相便串。」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奴既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简释

桓伊筝:咏抚筝,或指心情悲愤。宋陆游《夜闻湖中渔歌》:“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


例句

谢傅何由接,桓伊定不凡。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

典故
杜后生齿

相关人物
司马衍(晋成帝)
 
晋成帝皇后杜氏


《晋书》卷三十二《后妃传下·成恭杜皇后传》
「成恭杜皇后讳陵阳,京兆人,镇南将军预之曾孙也。父乂,见外戚传。成帝以后奕世名德,咸康二年备礼拜为皇后,即日入宫。帝御太极前殿,群臣毕贺,昼漏尽,悬籥,百官乃罢。后少有姿色,然长犹无齿,有来求婚者辄中止。及帝纳采之日,一夜齿尽生。」

例句

杜后生齿,灵王出髭。 李瀚 蒙求

典故
多谢无功

相关人物
司马睿(晋元帝)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排调〉~79~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
典故
相关人物
慧远(东晋)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史传部三〉~357~3~
时有沙门慧永,居在西林,与远同门旧好,遂要远同止。永谓刺史桓伊曰:「远公方当弘道,今徒属已广而来者方多,贫道所栖褊狭,不足相处,如何?」桓乃为远复于山东更立房殿,即东林是也。

例句

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 白居易 春游二林寺

典故   
秦氏药

相关人物
晋侯
 
秦医缓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六〈成公·传十年〉~450~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例句

炯炯一心在,沉沉二竖婴。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罗隐 投所思

殷牛常在耳,晋竖欲潜肓。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多病似逢秦氏药,久贫如得顾家金。 韦庄 寄湖州舍弟

胸中疑晋竖,耳下斗殷牛。 韦庄 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疾二君寻愈余独君焉恍惚之中因有题

纵有秦医在,怀乡亦泪流。 韦庄 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二君寻愈余独加焉恍惚之中因有题

典故
访疑年
 
绛老问年
 
岁年齐绛老

相关人物
晋悼夫人
 
绛老


《春秋左传·襄公三十年》
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也,是岁也,狄伐鲁,叔孙庄叔于是乎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二千六百有六旬也。」

例句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李端 赠道士

绛老问年须算字,庾公逢月要题诗。 杨巨源 送绛州卢使君

武符颁美化,亥字访疑年。 权德舆 酬冯绛州早秋绛台感怀见寄

长沙岂敢论年几,绛老惟知甲子生。 灵澈 答徐广叔四问

典故    
晋山自弃

相关人物
介之推


《后汉书》卷六十一〈左周黄列传·周举〉~2024~
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唐·李贤注:「《新序》曰:晋文公反国,介子推无爵,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求之不得,乃焚其山,推遂不出而焚死。」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僖公·传二十四年〉
晋候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加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日:「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

简释

介推:咏雅逸或寒食。唐顾况《拟古三首》之三:“浮生果何慕,老去羡介推。”

子推:代指寒食。唐孟云卿《寒食》:“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例句

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 吴仁璧 投谢钱武肃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孟云卿 寒食

每日除书空满纸,不曾闻有介推名。 李涉 长安闷作

晋山虽自弃,魏阙尚含情。 杜甫 送李卿晔

介子终知禄不及,王孙谁肯一相怜。 郭郧 寒食寄李补阙

熏穴应无取,焚林固有求。 韦蟾 上元三首之三

浮生果何慕,老去羡介推。 顾况 拟古三首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炎(晋武帝)


《初学记》卷九
王隐《晋书》:武帝太始七年三月,诏大官减膳。……咸宁四年,有献雉头裘者。上曰:「异服奇裘,典制所禁也。其于前殿烧裘,敕有异服者,依礼致罪。」

例句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沈佺期 七夕曝衣篇

河宗来献宝,天子命焚裘。 沈佺期 和崔正谏登秋日早朝

典故 
挹浮丘
 
浮丘袂
 
浮丘翁
 
浮丘鹤
 
浮邱子
 
把浮丘袂
 
浮丘迎子晋
  
左拍右携

相关人物
浮丘


《艺文类聚》卷七〈山部上·嵩高山〉~3~
《列仙传》曰: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雒閒,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游仙·游仙〉~020~
〈游仙诗七首〉其三:「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放情陵霄外,嚼橤挹飞泉。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唐·李善注:「《列仙传》曰:浮丘公接王子乔以上嵩高山。」
《太平广记》卷四〈神仙四·王子乔〉~24~
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岭,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立祠于缑氏及嵩山。
《太平御览》卷四十六〈地部十一·江东诸山·黟山〉~350~2~
《歙县图经》:「北黟山,在县西北一百六十八里,高一千一百七十丈,礼乐水出焉。旧名黄山,天宝六年,敕改焉。案江南诸山之大者,有天台,天目,而天目近连浙江,天台俯瞰沧海江海者,实以地下为百川所归,然歙州则江之上游,而海上滥觞也,今计歙川之平地,巳合与二山齐矣,况其山又有摩天戛日之高,此则浙江东西宣歙池,饶江等州山,并是此山之支明矣,其诸峰悉是积石,有如削成,烟岚无际,雷雨在下。其霞城洞室,符窦瀑泉,则无峰不有,若林涧之下,岩峦之上,奇踪异状,不可摸写,信灵仙之窟宅也。山中峰有溪,丘公仙坛,彩霞灵禽,栖止其上,是浮丘公与容成子游之处所。昔有人到坛所,忽见楼台焕然,楼前有莲池,左右有盐积米积。遂归引村人上取,了不知其处所。山下人往往闻峰上有仙乐之声。」

例句

我行同范蠡,师举效浮丘。 孙偓 寄杜先生诗

若值浮丘翁,从此谢尘役。 李渤 南溪诗

九霄身自致,何必遇浮丘。 李群玉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之二

傥把浮丘袂,乘云别旧乡。 钱起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典故 
亥字
  
绛人甲子
 
算甲子
 
绛年
 
四百四十五番甲子

相关人物
师旷
 
晋悼夫人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襄公·传三十年〉~679~
三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也。是岁也,狄伐鲁,叔孙庄叔于是乎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二千六百有六旬也。」晋·杜预注:「史赵,晋大史。亥字二画在上,并三六为身,如算之六。」
《漢語大詞典》:典午
(1).“司马”的隐语。三国志·蜀志·谯周传:“ 周 语次,因书版示 立 曰:‘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 司马 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 文王 ( 司马昭 )果崩。” 晋 帝姓 司马 氏,后因以“典午”指 晋 朝。晋书·安帝恭帝纪论:“是以 宋高 非典午之臣, 孙恩 岂金行之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当涂为 魏 ,典午为 晋 ,世率知之,而意义出处,或未明了。案……典,司也;午,马也。” 柳亚子 《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诗以纪之》:“莫笑过江典午鯽,岂无横槊 建安 才!”
(2).“司马”的隐语。指司马之官职。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居笠轂而掌兵,出兰池而典午。” 唐 颜真卿 《鲜于公神道碑铭》:“ 邵阳 典午, 汉阳 紆组。”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宋文安公 《自禁庭謫鄜畤》诗云:‘九月一日奉急宣,连忙趋至閤门前。忽为典午知何罪,謫向 鄜州 更憮然!’盖当时謫黜者,召至閤门受命乃行也。”
分類:司马官职
《國語辭典》:东篱(東籬)  拼音:dōng lí
1.东边的竹篱。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多用以代指菊圃。
2.元代散曲大家马致远的号。参见「马致远」条。
分類:园圃
《漢語大詞典》:篱菊(籬菊)
谓篱下的菊花。语本 晋 陶潜 《饮酒》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 。”后用以为典实。 唐 刘长卿 《九日题蔡国公主楼》诗:“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 唐 白居易 《履道新居》诗:“篱菊黄金合,窗筠緑玉稠。”
分類:菊花典实
《漢語大詞典》:陶令菊
即菊花。因 陶渊明 爱菊,故称。 唐 皇甫冉 《和中丞奉使承恩还终南旧居》:“ 谢公 山不改, 陶令 菊犹存。苔蘚侵垂钓,松篁长闲门。”
《漢語大詞典》:陶篱(陶籬)
晋 陶渊明 《饮酒》之五有“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后因以“陶篱”指恬淡自然的旨趣。 宋 林逋 《郊园避暑》诗:“託心时散帙,迟客復携觴。况有 陶 篱趣,归禽语夕阳。”
《漢語大詞典》:陶菊
指菊花。 晋 陶潜 爱菊,故称。 唐 杜牧 《将赴湖州留题庭菊》诗:“ 陶 菊手自种, 楚 兰心有期。”
《漢語大詞典》:东林(東林)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2).指 庐山 东林寺 。 唐 张乔 《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 东林 种白莲。”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参见“ 东林寺 ”。
(3).指 明 末东林党。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暇时,时共 攀龙 讲学, 魏广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东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是,‘疾恶太严’,‘操之过急’, 汉 的清流和 明 的“东林”,却正以这一点倾败。”参见“ 东林党 ”。
(4).指东林书院。 清 赵翼 《寄题同年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 东林 威标榜, 邹 顾 屹山斗。”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寻遍 东林 南北部,一家钩党古无人。”参见“ 东林书院 ”。
《漢語大詞典》:东林寺(東林寺)
寺名。在今 江西 庐山 。 晋 太元 中, 慧远法师 在 江州 刺史 桓伊 资助下建成。 唐 会昌 三年寺废, 大中 三年复修。 宋 改名 太平兴国寺 。解放以来,经过修葺,已成为 庐山 古迹之一。参阅全唐文卷二六四 李邕 《东林寺碑序》
《國語辭典》:东林党(東林黨)  拼音:dōng lín dǎng
宋杨时建东林书院于江苏无锡。明万历年间,顾宪成等人重修并与高攀龙辈讲学其中,每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士大夫多响应依附,遂有「东林党」之称。
《國語辭典》:东林书院(東林書院)  拼音:dōng lín shū yuàn
在今江苏无锡县,宋杨时讲学的地方,明成化中重建,万历间高攀龙、顾宪成等讲学于此。
《漢語大詞典》:揽桓须(攬桓須)
晋 谢安 功名盛极时,遭到构陷,见疑于 晋 孝武帝 。一天, 孝武帝 命 桓伊 吹笛, 桓伊 吹完一曲以后,又抚筝而歌怨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在座的 谢安 感动得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鬚曰:‘使君於此不凡!’” 孝武帝 也面有愧色。见《晋书·桓伊传》。后用为忠而见疑的典故。 宋 苏轼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鹤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二:“不矜持 汉 节,犹喜揽 桓 须。”
《漢語大詞典》:桓伊筝
见“ 桓郎笛 ”。
《漢語大詞典》:桓郎笛
《晋书·桓伊传》载, 桓伊 为 江州 刺史,善吹笛,独擅 江 左。 谢安 位显功盛,为人所谗, 孝武帝 疑之。会帝召 伊 饮宴, 安 侍坐。帝命 伊 吹笛,吹一弄后, 伊 请弹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慷慨。 安 泣下沾衿,乃越席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后因以“桓郎笛”为巧用乐曲传达心曲的典故。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词:“笑 谢公 旷达,暮年垂泪,听 桓郎 笛。” 清 赵翼 《六哀诗·阿文成公》:“敢抚 桓伊 筝,聊破弥远钻。” 清 徐夔 《闻笛有忆》诗:“谁将清夜 桓伊 笛,吹入 山阳 向秀 心。”参见“ 桓伊三弄 ”。
《漢語大詞典》:二林
庐山 东林寺 、 西林寺 的合称。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僕去年秋,始游 庐山 ,到东西二 林 间 香炉峯 下,见云水泉石,胜絶第一,爱不能捨,因置草堂。” 唐 郑谷 《题兴善寺》诗:“寺在帝城阴,清虚胜二 林 。”
《國語辭典》:二竖(二豎)  拼音:èr shù
语本《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指病魔、疾病。宋。苏轼〈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诗:「三彭恣啖齧,二竖肯逋播。」宋。陆游 嘉定己已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诗一二首之二:「今年病老遂难禁,二竖奔逃岂易寻。」
《漢語大詞典》:晋竖(晉豎)
《左传。成公十年》:“ 晋侯 梦大厉……公疾病,求医于 秦 。 秦伯 使医 缓 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以“晋竖”称病魔。 唐 张说 《拨川郡王碑》:“积战多疮,累劳生疹,恩命尚药,驰往诊之,晋竖以深, 秦 医无及。” 前蜀 韦庄 《卧重疾有题》诗:“胸中疑晋竖,耳下鬭 殷 牛。”参见“ 二竖 ”。
分類:称病
《國語辭典》:二竖(二豎)  拼音:èr shù
语本《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指病魔、疾病。宋。苏轼〈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诗:「三彭恣啖齧,二竖肯逋播。」宋。陆游 嘉定己已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诗一二首之二:「今年病老遂难禁,二竖奔逃岂易寻。」
《漢語大詞典》:秦医(秦醫)
(1).指 扁鹊 。古之良医。尸子·治天下:“弱子有疾,慈母之见 秦 医也,不争礼貌。”韩非子·说林下:“ 秦 医虽善除,不能自弹也。”
(2).泛指良医。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南中污下,遂得气疾,先大夫怜其寖剧,命访 秦 医。”
分類:扁鹊良医
《漢語大詞典》:介子
(1).古代宗法,长子为宗子,宗子为士,庶子为大夫,祭於家庙,庶子则称介子。介,副。以示不敢僭越宗子。礼记·曾子问:“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 孔颖达 疏:“介子,某介子,谓庶子为大夫者。介,副也,某,是庶子名也。”
(2).指庶子有官爵者。 宋 王安石 《谢葛源郎中启》:“追讲前人之欢,坐忘介子之丑。” 明 宋濂 《瞿孝子传》:“孝子年且耄,见介子 庄 宦学有立, 洪武 初,擢礼部员外郎,喜动颜色。”
(3). 春秋 晋 介子推 。《淮南子·说山训》:“ 介子 歌龙蛇,而 文君 垂泣。” 唐 郭郧 《寒食寄李补阙》诗:“ 介子 终知禄不及,王孙谁肯一相怜。”
(4).指 傅介子 。 西汉 时出使 西域 的使者。旧唐书·西戎传论:“西方之国,绵亘山川,自 张騫 奉使已来, 介子 立功之后,通於中国者多矣。” 清 黄鷟来 《咏史》诗之一:“ 介子 一书生, 楼兰 立奇功。”
(5).物理名词。质量介于电子和质子之间的基本粒子的总称。它们都不能稳定存在,能用来轰击原子核,引起核反应。
《漢語大詞典》:介推
见“ 介之推 ”。
《國語辭典》:介之推  拼音:jiè zhī tuī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国隐士。从晋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十九年。返国后,文公赐禄不及,而介之推亦不求功名,与母隐于绵山,文公屡次寻求不得,焚山以求之,竟不出而焚死。也作「介子推」。
《國語辭典》:子推  拼音:zǐ tuī
1.春秋时晋国隐士介之推的名。参见「介之推」条。
2.宋俗为纪念介之推,于寒食节前一日所作的枣糕。
《漢語大詞典》:焚林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 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谓 介之推 从 晋文公 流亡,割股食 公 ,有功而不受祲,隐入 绵山 ,后 晋文公 焚烧树林逼迫,仍不出,抱树焚死。后以“焚林”为求取贤士的典故。周书·苏亮等传论:“既焚林而访 阮 ,亦牓道以求 孙 ,可谓野无遗才,朝多君子。” 唐 韦蟾 《上元》诗之三:“熏穴应无取,焚林固有求。” 唐 吴仁璧 《投谢钱武肃》诗:“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
《漢語大詞典》:焚裘
(1).指 晋武帝 焚雉头裘之事。晋书·武帝纪:“太医司马 程据 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於殿前。”后用作称赞帝王抵制奢侈的典实。 唐 沈佺期 《和崔正谏登秋日早朝》:“ 河宗 来献寳,天子命焚裘。”
(2).指 晋 罗企生 母焚羔裘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桓南郡 既破 殷荆州 ,收 殷 将佐十许人,咨议 罗企生 亦在焉…… 桓 先曾以一羔裘与 企生 母 胡 。 胡 时在 豫章 , 企生 问至,即日焚裘。”
《漢語大詞典》:浮丘
(1).即 浮丘公 。《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 李善 注引列仙传:“ 浮丘公 接 王子乔 以上 嵩高山 。” 唐 李白 《凤笙篇》:“莫学吹笙 王子晋 ,一遇 浮丘 断不还。”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见寄》诗:“何时得把 浮丘 袖?白日将昇第九天。” 宋 司马光 《游仙曲》之二:“何时得接 浮丘 袂,沧海横飞万餘里。”参见“ 浮丘公 ”。
(2).复姓。 汉 有 浮丘伯 。见汉书·儒林传·申公
《漢語大詞典》:浮丘公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文选·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儻遇 浮丘公 ,长絶子徽音。” 李善 注引列仙传:“ 王子晋 好吹笙,道人 浮丘公 接以上 嵩山 。”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倘遇 浮丘公 ,歘造 蓬莱 巔。”
《漢語大詞典》:浮丘公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文选·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儻遇 浮丘公 ,长絶子徽音。” 李善 注引列仙传:“ 王子晋 好吹笙,道人 浮丘公 接以上 嵩山 。”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倘遇 浮丘公 ,歘造 蓬莱 巔。”
《漢語大詞典》:绛县老人(絳縣老人)
左传·襄公三十年:“二月癸未, 晋悼夫人 食舆人之城 杞 者, 絳县 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於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 师旷 曰:‘……七十三年矣。’ 史赵 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 士文伯 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后因称高寿之人为“絳县老人”。《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昔 絳县老人 屈在泥涂, 赵孟 升之,诸侯用睦。” 清 钱谦益 《〈王氏族谱〉序》:“里中 王氏 兆吉 纂修族谱,既卒事,以余为 絳县 之老人,就而问焉。”亦省作“ 絳人 ”、“ 絳老 ”、“ 絳生 ”。 唐 刘长卿 《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天清婺女出,土厚 絳 人多。” 宋 秦观 《代谢历日表》:“宣布詔条,预识金穰之岁;省观风俗,不疑 絳 老之年。” 宋 苏辙 《赠史文通奉议》之二:“早岁识巖客,近时逢 絳 生。”
分類:高寿
《漢語大詞典》:绛老(絳老)
见“ 絳县老人 ”。
《漢語大詞典》:绛县老人(絳縣老人)
左传·襄公三十年:“二月癸未, 晋悼夫人 食舆人之城 杞 者, 絳县 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於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 师旷 曰:‘……七十三年矣。’ 史赵 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 士文伯 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后因称高寿之人为“絳县老人”。《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昔 絳县老人 屈在泥涂, 赵孟 升之,诸侯用睦。” 清 钱谦益 《〈王氏族谱〉序》:“里中 王氏 兆吉 纂修族谱,既卒事,以余为 絳县 之老人,就而问焉。”亦省作“ 絳人 ”、“ 絳老 ”、“ 絳生 ”。 唐 刘长卿 《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天清婺女出,土厚 絳 人多。” 宋 秦观 《代谢历日表》:“宣布詔条,预识金穰之岁;省观风俗,不疑 絳 老之年。” 宋 苏辙 《赠史文通奉议》之二:“早岁识巖客,近时逢 絳 生。”
分類: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