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57,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星躔
寿星
列星
星文
大星
天星
星明
晓星
星稀
星散
星移
星流
福星
残星
春星
《漢語大詞典》:星躔
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南朝 梁武帝 《阊阖篇》:“长旗扫月窟,凤迹辗星躔。”《旧唐书·文宗纪下》:“德有所未至,信有所未孚,灾气上腾,天文謫见,再周期月,重扰星躔。” 宋 辛弃疾 《归朝欢》词:“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讎 天禄 ?” 明 唐顺之 《送蒋尉赴金华》诗:“分野应星躔, 金华 婺女边。” 清 高其倬 《望雪山》诗:“竖指数峰插霄汉,如坐井底窥星躔。”
《國語辭典》:寿星(壽星)  拼音:shòu xīng
1.老人星的别称,参见「老人」条。古人以之为天下太平、健康长寿的象徵。民间常把他塑造成秃顶广额、白须持杖的老人。也称为「南极老人星」、「老人星」、「寿星老儿」。
2.十二星次之一。在十二支为辰,在十二国为郑,在十二州为衮,在二十八宿则起于轸宿十二度,跨角、亢二宿至氐宿四度。
《國語辭典》:寿星(壽星)  拼音:shòu xīng
1.被祝寿的人。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二折:「今日我生辰,我是寿星。」也称为「寿星老儿」。
2.饰物。如:「铃铛寿星」。
《國語辭典》:列星  拼音:liè xīng
罗布天空、定时出现的恒星。《公羊传。庄公七年》:「恒星者何?列星也。」《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也作「列宿」。
《漢語大詞典》:星文
(1).星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及星文风气,率不劳为之。” 唐 沈彬 《入塞》诗之二:“苦战沙门卧箭痕,戍楼閒上望星文。”
(2).指星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苕生 答之……客路偶然携眷属,游踪未必感星文。”
(3).借指剑。 唐 刘长川 《宝剑篇》:“匣里星文动,环边月影残。”
(4).指佩剑的人。 唐 刘禹锡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诗:“星文辞北极,旗影度 东辽 。”
(5).星光。 明 孙默 《舟泊富春》诗:“垂钓今何在,星文照旅魂。”
《漢語大詞典》:大星
(1).星宿中大而亮者。史记·天官书:“心为明堂,大星天王,前后星子属。” 司马贞 索隐引《鸿范五行传》“心之大星,天王也。前星大子;后星庶子。” 唐 韩愈 《东方半明》诗:“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
(2).喻杰出的人物。 明 何景明 《挽谢中丞》诗:“谁看大星落,天柱使人哀。”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3).指启明星。 明 高启 《暂宿行营舟中》诗:“角声未起大星低,夜静寒营独马嘶。”
《漢語大詞典》:天星
(1).星。周礼·春官·保章氏:“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 汉 扬雄 《羽猎赋》:“涣若天星之罗,浩如涛水之波。”
(2).方言。秤星。 吴组缃 《山洪》四:“不是你大哥戥子上有点天星,干不粘湿不惹的,你有今朝子呢!”
《骈字类编》:星明
晋书天文志见天厨下 宋书礼志见月照下
《国语辞典》:晓星(晓星)  拼音:xiǎo xīng
天将亮时,犹在天际的星星。《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一群人众行了有十多里路,那时天色未明,晓星犹在。」
《骈字类编》:星稀
魏晋 夏侯湛 长夜谣 星稀兮月明。
唐 元稹 闲二首 其二 雨冷新秋簟,星稀欲曙楼。
唐 李咸用 秋日送严湘侍御归京 谁听宁戚敲牛角,月落星稀一曲歌。
《國語辭典》:星散  拼音:xīng sàn
1.星星散布天空,指深夜的景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出:「月升鸱尾城吹角,星散旄头帐点兵。」
2.四散、分散。《宋史。卷一九○。兵志四》:「殊不知彼犹聚戏,若遇敌则瓦解星散,不知所之矣。」唐。杜荀鹤 乱后逢村叟诗:「至于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骈字类编》:星移
唐 沈佺期 晦日浐水应制 星移天上入,歌舞向储胥。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星移逐西顾,风暖助东巡。
《國語辭典》:星流  拼音:xīng liú
形容非常迅速。《文选。张衡。东京赋》:「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彤珠星流,飞矢雨集。」
《國語辭典》:福星  拼音:fú xīng
1.救济民生的人。宋。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复除公为京东转运使,温公曰:『……聚敛之后,民不聊生,烦子骏往救之耳。』比公行,又谓所亲曰:『福星往矣。』」
2.比喻为能带来好运之人。如:「他真是一个福星,跟他在一起做事都得心应手。」
《分类字锦》:残星(残星)
王勃 饰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
分类:
《分类字锦》:春星
梁简文帝文澄明离日照影春星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