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孙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孙佐(1431年—?),字时相,浙江仁和县人。进士出身。顺天府乡试第二百四十六名。天顺四年(1460年)庚辰科会试第一百四十四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三十五名。
《国语辞典》:好聚好散  拼音:hǎo jù hǎo sàn
不仅在一起时相处愉快,分手时也和和气气。如:「既然已经貌合神离,不如协议拆夥,大家好聚好散,不要伤了和气。」
《国语辞典》:河不出图(河不出图)  拼音:hé bù chū tú
古时相传每逢政治清明的朝代,黄河会出现背部有河图图案的龙马。故后以河不出图比喻正值乱世。《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汉。袁著〈诣阙上书〉:「臣闻仲尼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自伤卑贱,不能致也。」
《国语辞典》:脊令在原  拼音:jǐ lìng zài yuán
脊令,一种水鸟。飞翔时相互共鸣、共摆尾。当脊令失去居处而栖止于高原,便鸣叫寻其同类。语出《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脊令在原比喻兄弟有急难。也作「鹡鸰在原」。
《漢語大詞典》:纵理入口(縱理入口)
旧时相术家称人面部鼻端两旁之肌肤纵纹衔接口边为“纵理入口”,认为是饿死之相。 汉 王充 论衡·骨相:“ 许负 指其( 周亚夫 )口,有纵理入口,曰:‘此饿死法也。’”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少年时,贫落未遇。有人相他纵理入口,法当饿死。”
《國語辭典》:搳拳  拼音:huá quán
猜拳,以手出数目决定胜负,饮酒时常以此助兴。《红楼梦》第七五回:「贾珍因命佩凤等四个人也都入席,下面一溜坐下,猜枚搳拳。」也称为「拇战」、「豁拳」、「划拳」、「猜拳」。
《國語辭典》:拌蒜  拼音:bàn suàn
北平方言。形容脚步踉跄的样子。因为两脚常互相碰撞,容易跌倒,走起路来,颇为吃力。用来比喻做事不顺利,技术不熟练。如:「他一喝醉酒,走起路来,就如拌蒜一样跌跌撞撞的。」
《漢語大詞典》:从理入口(從理入口)
古时相士认为鼻侧口旁有纵理纹达口角者,主饿死。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周亚夫 为 河内 守, 许负 相之,指其口曰:‘有从理入口,此饿死法也。’”南史·庾荜传:“时又有水军都督 褚萝 面甚尖危,有从理入口,竟保衣食而终。”
《國語辭典》:揣骨听声(揣骨聽聲)  拼音:chuǎi gǔ tīng shēng
不懂鉴赏书画,竟然以手揣摸或根据传闻为评断标准。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七。书画》:「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为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
《漢語大詞典》:捻骨相
旧时相命术的一种,相命时捏摸被相者的骨骼以断其吉凶、命运。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今江湖方外尚有捻骨相者,如 正统 间 虎丘 半塘寺 僧,两目俱盲,揣骨无不奇中。”
《漢語大詞典》:日角龙庭(日角龍庭)
旧时相术家谓天庭隆起为龙庭。“日角龙庭”为帝王的贵相。旧唐书·唐俭传:“﹝ 高祖 ﹞密访时事, 俭 曰:‘明公日角龙庭, 李 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参见“ 日角 ”。
《國語辭典》:日角  拼音:rì jué
1.额骨中央隆起如日,此称为「日角」,古代认为是帝王或贵人之相。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其相日角,世号太燡。」《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
2.相术家以左额为日角,在天庭的左边。
《漢語大詞典》:日角龙颜(日角龍顔)
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日角龙颜”为帝王的贵相。《梁书·元帝纪》:“陛下日角龙颜之姿,表於徇齐之日;彤云素气之瑞,基於应物之初。”陈书·高祖纪上:“身长七尺五寸,日角龙颜,垂手过膝。”南史·梁纪上·武帝上:“帝生而有异光,状貌殊特,日角龙颜。”参见“ 日角 ”。
《國語辭典》:日角  拼音:rì jué
1.额骨中央隆起如日,此称为「日角」,古代认为是帝王或贵人之相。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其相日角,世号太燡。」《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
2.相术家以左额为日角,在天庭的左边。
《國語辭典》:日角偃月  拼音:rì jué yǎn yuè
日角,古代相术称天庭左方的左额隆起如日状。偃月,古代相术称天庭右方的右额隆起如月牙。日角偃月指富贵至极的面相。晋。袁宏《后汉纪。卷一八。顺帝纪》:「选入掖庭,相工茅通见之,惊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未尝见之。』于是以为贵人。」
《漢語大詞典》:拉歌
集会或行军时相互邀请唱歌。《人民日报》1966.12.18:“解放军某部在徒步行军,由于路程远天气热,各连都开展了拉歌、唱歌、赛歌、讲故事、说笑话等活动。”
《漢語大詞典》:解副
(1). 唐 代科举制中称乡荐第二名。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乔彝 峥嶸。甚宜以解副荐之。”
(2). 明 清 时相沿称乡试第二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童谣:“ 康熙 庚子,又有童謡云:‘一裹针,三条丝。’是科解元, 新城 李嗣真 ,解副 益都 高三思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