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口粮(口糧)  拼音:kǒu liáng
按人数发给某段时间内的粮食。如士兵的粮饷及贫民的赈给。《明史。卷一五三。周忱传》:「其修圩、筑岸、开河、浚湖所支口粮,不责偿。」
《國語辭典》:家火  拼音:jiā huǒ
1.器具。《西游记》第三六回:「师徒们都吃罢了晚斋,众僧收拾了家火。」
2.家庭中的生活开支、伙食费用。《喻世明言。卷二十九。月明和尚度柳翠》:「这杨孔目因蚤晚不便,又两边家火,忽一日回家,与妻商议,欲搬回家。」
《國語辭典》:傢伙  拼音:jiā huo
1.家具杂物。《儒林外史》第一回:「我一个寡妇人家,年岁不好,柴米又贵,这几件旧衣服和些旧傢伙,当的当了,卖的卖了。」《红楼梦》第六七回:「正是高高兴兴,要打算替他买房子,治傢伙,择吉迎娶,以报他救命之恩。」
2.指工具、武器。《彭公案》第一○九回:「焦振远说:『焦仁焦义抄傢伙拿贼。』他父子三个蹿上房去,料高通海难逃性命。」《文明小史》第四二回:「老头子看看儿子手上、脚上,傢伙都已上好了。」
3.对人戏谑或轻蔑的称呼。如:「你这傢伙真讨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弥轩见忽然各庄都支钱不动,一打听,是承晖回来了。想道:「这傢伙来了,事情就不好办了!』」
《國語辭典》:动使(動使)  拼音:dòng shǐ
日常用的器具。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向晚,卖河娄头面、冠梳领抹、珍玩动使之类。」《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宋四公取出蹊跷作怪的动使,一挂挂在屋檐上,从上面打一盘,盘在屋上,从天井里一跳,跳将下去。」也称为「动事」、「动用家事」。
《國語辭典》:动事(動事)  拼音:dòng shì
1.治理国家大业。《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应时动事,是维皇帝。」
2.日常生活常用的器具。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民俗》:「或有新搬移来居止之人,则邻人争借动事,遗献汤茶。」也称为「动使」、「动用家事」。
《國語辭典》:食谱(食譜)  拼音:shí pǔ
1.记载食品的材料、用量与做法的文件或书籍。
2.为达饮食均衡而订定的膳食计画或菜单。如:「减肥食谱」。
《漢語大詞典》:食茶
宋 代百姓向主管机关购买的供日常饮用的茶叶。宋史·食货志下五:“民之欲茶者售於官,其给日用者,谓之食茶,出境则给券。”
《國語辭典》:起动(起動)  拼音:qǐ dòng
1.起居动作,日常生活。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乾之节》:「世禄久长,起动安宁。」《红楼梦》第九八回:「我看宝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动是不怕的。」
2.麻烦、偏劳。表示客气、尊敬之意。《董西厢》卷五:「你也有投奔人时,姐姐煞起动,传言送简。」《儒林外史》第一回:「却是起动头翁,上覆县主老爷,说王冕乃一介农夫,不敢求见。」
3.动用。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四折:「则今日收军罢战,再不许起动刀兵。」
4.藉由电动机发动。如:「这部引擎相当老旧,不容易起动。」
《漢語大詞典》:宴闲(讌閒)
谓日常生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宫闱·今上笃厚中宫:“自今上移蹕后,惟 翊坤 郑贵妃 ,及他宠嬪侍左右,中宫不復得时奉讌閒。”
分類:日常常生
《漢語大詞典》:常馔(常饌)
日常的膳食。梁书·昭明太子统传:“ 普通 中,大军北讨,京师穀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改常饌为小食。”《旧唐书·礼仪志五》:“且自 汉 已降,诸陵皆有寝宫,岁时朔望,荐以常饌,此既常行,亦足尽至孝之情矣。”
分類:日常膳食
《國語辭典》:直身  拼音:zhí shēn
本指古代的家居常服。后多指僧、道或士子所穿的服装。《水浒传》第一○二回:「只见府西街上走来一个卖卦先生,头带单纱抹眉头巾,身穿葛布直身。」《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凤奴道:『可就是那穿秋色儿直身掉嘴这人么?』」也作「直摆」、「直裰」。
《漢語大詞典》:内具
(1).指妇女日常应用的佩巾、丝絮和针线袋之类物品。周礼·天官·内司服:“后之丧,共其衣服,凡内具之物。” 郑玄 注:“内具,纷帨线纊鞶袠之属。”
(2).男子的生殖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小和尚﹞因而説出能会缩阳为女,……人多不疑,直到引动淫兴,调得情热,方放出内具来。”
《漢語大詞典》:常玩
(1).谓永远据有。《文选·左思〈招隐诗〉》:“爵服无常玩,好恶有屈伸。” 李善 注:“言爵服之荣,理无常玩,时有好恶,随之屈伸。”
(2).指日常玩赏之物。
《漢語大詞典》:常羞
日常的菜肴。羞,“ 饈 ”的古字。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敕厨倍常羞,杯盘颇狼籍。”
分類:日常菜肴
《國語辭典》:便服  拼音:biàn fú
平常所穿的衣服。相对于礼服、官服而言。《宋史。卷一五三。舆服志五》:「士大夫皆服凉衫,以为便服矣。」《朱子语类。卷九一。礼。杂仪》:「隋炀帝时始令百官戎服,唐人谓之『便服』,又谓之『从省服』,乃今之公服也。」也称为「便装」、「便衣」。
《漢語大詞典》:便斋(便齋)
日常闲居之室。新唐书·崔郸传:“居 光德里 ,构便斋, 宣宗 闻而欢曰:‘ 郸 一门孝友,可为士族法。’因题曰‘德星堂’。”
分類:日常闲居
《漢語大詞典》:恒事(恆事)
(1).通常的事。《穀梁传·庄公二十四年》:“夏,公如 齐 逆女。亲迎,恆事也。”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此则 春秋 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説。斯盖当时之恆事,习俗所常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禁卫·镇抚司刑具:“凡为具十八种,亦无及士人者,不知何年,始加之縉绅,后遂为恆事,士气消折尽矣。”
(2).日常用品。梁书·明山宾传:“ 昭明太子 闻筑室不就,有令曰:‘ 明祭酒 虽出抚大藩,拥旄推轂,珥金拖紫,而恆事屡空。闻构宇未成,今送薄助。’”
分類:日常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