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无上(無上)  拼音:wú shàng
最高的、极致的。如:「无上光荣」、「无上尊宠」。
《漢語大詞典》:无上道(無上道)
佛教语。指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法华经·方便品》:“正直捨方便,但説无上道。” 唐 刘禹锡 《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睽间因以戏之》诗:“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宋 苏轼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修无上道难,造种种福业易。”《西湖佳话·放生善迹》:“内中有一个御史 左宗郢 便问道:‘唸佛得悟道否?’ 莲池 道:‘怎么得不悟?反问问自性,性成无上道。’”
《漢語大詞典》:无上法(無上法)
佛教语。谓一切法中无过涅槃。《智度论》卷五五:“无上法者,智缘尽所得湼槃,是故知无法胜湼槃者……湼槃是一切法中究竟无上法,如众川万流大海为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我於旷刧勤修苦行,为诸众生求无上法,昔所愿期,今已果满。”
《漢語大詞典》:无上乘(無上乘)
佛教浯。谓至极之佛法。大乘之别名。大宝积经卷二八:“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名无上乘。”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煨芋梦》:“非忍心强制,不能超登无上乘也。”
《國語辭典》:至高无上(至高無上)  拼音:zhì gāo wú shàng
最高、最尊贵,而无可超越的。《淮南子。缪称》:「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表里,洞同覆载而无所碍。」也作「至高至上」。
《分类字锦》:在古无上(在古无上)
唐书孟郊传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
分类:诗赋
《漢語大詞典》:无上将军(無上將軍)
汉 代战将的最高称号。后汉书·灵帝纪:“甲子,帝自称‘无上将军’,燿兵於 平乐观 。”后汉书·滕抚传:“ 凤 衣絳衣,带黑綬,称‘无上将军’。”
分類:战将
《漢語大詞典》:无上菩提(無上菩提)
佛教语。谓最高之觉悟境界。大宝积经卷二八:“彼菩萨信诸如来正真正觉无上菩提。” 宋 苏轼 《题王霭如来出山相赞》:“错不错,安得无上菩提成等正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凡是洞中,各有一个尊者在内做洞主,住居极乐胜境,同脩无上菩提。”
《國語辭典》:成佛  拼音:chéng fó
佛教谓修行者證得圆满觉悟的境界。《阿育王传》卷五:「魔言:『以何因缘,我从忍辱仙人已来乃至成佛,所作恼乱,恒见慈悯而不加害?』」
《漢語大詞典》:神理
(1).犹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 李善 注:“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李善 注:“神理,犹神道也。” 宋 范成大 《读〈甘露遗事〉》诗:“神理人情本不同,絶怜鼠辈倖元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吾术岂可用来伤物命以充口腹乎?不唯神理不容也,如此小用不得。”
(2).精神理致;旨意理路。世说新语·言语“ 晋武帝 每餉 山涛 ” 刘孝标 注引《谢车骑家传》:“ 玄 ( 谢玄 )字 幼度 ,镇西 奕 第三子也,神理明俊,善微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君之业,妾思过半矣;但未尽其神理,请为妾再鼓之。”红楼梦第八四回:“以后作文,总要把界限分清,把神理想明了,再去动笔。”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於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
(3).灵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戴公 见 林法师 墓,曰:‘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积,冀神理緜緜,不与气运俱尽耳。’” 唐 白居易 《祭小弟文》:“呜呼,尔魂在几,尔骨在棺,吾亲奠酹於尔牀前,苟神理之有知,岂不闻吾此言。”
《漢語大詞典》:妙觉(妙覺)
佛家语。谓佛果的无上正觉。《三藏法教》:“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妙觉常圆,什门上首。”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法名不觉本无性,佛名妙觉觉法性。”
《漢語大詞典》:十号(十號)
(1).十种号令。管子·兵法:“定一至,行二要,纵三权,施四教,发五机,设六行,论七数,守八应,审九器,章十号,故能全胜大胜。”
(2).佛的十种名号。即: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南朝 梁 沈约 《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受三远十号之尊崇,建四辨八声之妙极。”《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位超十地,果满三祗,十号将圆,一生成道。”参阅大智度论卷四。
《漢語大詞典》:甘露门(甘露門)
佛教语。喻超脱生死,引入涅槃的无上妙法。《法华经·化城喻品》:“普智天人尊,哀愍羣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於一切。” 唐 王维 《苦热》诗:“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建涅槃像,开甘露门。”
《漢語大詞典》:敌体(敵體)
谓彼此地位相等,无上下尊卑之分。 汉 班固 《白虎通·王者不臣》:“诸父诸兄者亲,与己父兄有敌体之义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今朝廷之上,羣臣皆自东阶而升,不敢升自西阶,非特嫌,若宾主敌体,亦以西为尊也。”《好逑传》第三回:“你既娶我来,我就是与你敌体的夫妻了。”
《漢語大詞典》:极果(極果)
佛教语。谓无上的正觉、妙果。 隋 智顗 金光明经文句卷七:“菩提极果,积行方尅。” 隋 智顗 《法华经文句》卷四:“妙因斯满,极果顿圆。” 明 袁宏道 西方合论·第一刹土门:“《仁王》称为法性五阴,是为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