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合欢杯(合歡杯)
旧时婚礼,新婚夫妇合饮的酒杯,象征合欢偕老。 唐 黄滔 《催妆》诗:“烟树迥垂连蒂杏,綵童交捧合欢杯。”红楼梦第九四回:“莫道此花知识浅,欣荣预佐合欢杯。” 魏巍 《依依惜别的深情》:“战士们还把最心爱的东西,留赠给人民军的战友……有洞房花烛之夜的合欢杯,还有未婚妻用红毛线织成的腰带。”参见“ 合卺 ”。
《國語辭典》:合卺(合巹)  拼音:hé jǐn
婚礼中,新郎新娘两人交杯共饮。语出《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后世遂以合卺称「结婚之礼」。《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合卺之夕,凡属两姓亲朋,无有不来的。」也称为「喝交杯」。
《國語辭典》:撒帐(撒帳)  拼音:sǎ zhàng
旧时结婚习俗,新夫妇对拜完毕,就床左右而坐,男右女左,妇女散掷金钱䌽果,称为「撒帐」。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合家大小俱相见毕,先生念诗赋,请新人入房,坐床撒帐。」《西游记》第二三回:「却只是仓卒间,不曾请得个阴阳,拜堂撒帐,你可朝上拜八拜儿罢。」
《国语辞典》:女儿家(女儿家)  拼音:nǚ ér jiā
未婚或新婚的女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还是女儿家的心性害羞,须是我们凑他趣则个。」《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怎当得男子汉心性硬劣,只逞自意,那里来顾前管后?亦且女儿家顺著丈夫,日逐惯了,也渐渐有些随著丈夫路上来了。自己也不觉得的,当不得有心的看不过。」
《國語辭典》:新房  拼音:xīn fáng
1.刚兴建完工或刚买的房子。如:「叔叔最近买的新房,座落在阳明山上。」《醒世姻缘传》第一四回:「自从有了这新房,又甚是乾净,又有了独自院落,那些囚妇又没处东张西看的来打搅。」
2.新婚夫妇的卧室。《红楼梦》第六五回:「一时到了新房,已是掌灯时分,悄悄进去。」《儒林外史》第一○回:「席终,归到新房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
《國語辭典》:拜门(拜門)  拼音:bài mén
1.登门拜谢。语本《孟子。滕文公下》:「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2.新婚夫妇,在婚后三日或七朝九日,回女方拜见岳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
3.拜在有名望或有权势者的门下,自称门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赵啸存由福建藩司升坐了福建巡抚。伯芬一面写了禀帖去贺任,顺便缴还宪帖;另外备了一份门生帖子,夹在里面寄去,算是拜门。」
《漢語大詞典》:宴尔(宴爾)
《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后以“宴尔”为新婚的代称。宴,也写作“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江 南閭里閒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説,强事饰辞:‘……问移则 楚丘 ,论婚则宴尔。’” 清 钮琇 觚賸·睐娘:“至宴尔之夕,银釭斜照,黼帐高张,夜阑撤粧流盼,见此良人。”
分類:新婚写作
《國語辭典》:重婚  拼音:chóng hūn
1.丧偶或离婚的人再次结婚。《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所说事体,前面与哥哥一同,也说道:『哥哥复还旧职,到今四载,未忍重婚。』」《再生缘全传》卷一:「不意生儿方满月,苏门叔父逞刚强,道他无子难长守,相逼重婚到他方。」
2.有配偶而重为婚姻或同时与二人以上结婚。《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那知一去意忘还,终日思君不如死。有人来说君重婚,几番欲信仍难凭。」《清史稿。卷一四二。刑法志一》:「三十三年,复先后奏上《新刑律草案》,〈总则〉十七章:……曰关于奸非及重婚之罪。」
《漢語大詞典》:花烛夜(花燭夜)
谓新婚之夜。 南朝 梁 何逊 《看伏郎新婚》诗:“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粧。”《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花烛夜过了, 张员外 心下喜欢;小夫人心中不乐。”
分類:新婚
《漢語大詞典》:喜歌
旧式婚礼时为新婚夫妇祝颂的歌曲。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三八:“几个唱喜歌的开始运转喉咙:‘一进门来喜气冲,鸳鸯福禄喜相逢。’”
《國語辭典》:暖房  拼音:nuǎn fáng
1.温室。如:「这种新品种的兰花需在有特殊设备的暖房才能生长。」
2.迁居或结婚前一日,邻里亲友送酒食前往道贺,称为「暖房」。《水浒传》第一○四回:「那三个女眷,通是不老成的,搬些酒食,与王庆、段三娘暖房,嘻嘻哈哈,又喝了一回酒,方才收拾歇息。」《儒林外史》第二一回:「那日搬来,卜老还办了几碗菜替他暖房,卜老也到他房里坐了一会。」
《國語辭典》:暖炕  拼音:nuǎn kàng
在床下烧火取暖的土炕。《旧唐书。卷一九九。东夷传。高丽传》:「其俗贫窭者多,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煴火以取暖。」《老残游记》第九回:「这西屋靠南窗原是一个砖砌的暖炕。」
《漢語大詞典》:向房(嚮房)
满族婚俗,新婚之夜,乐声不断,故称。嚮,通“ 响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洲嫁娶礼仪:“五鼓,鼓乐娶妇至男家,竟夜笙歌不絶,谓之嚮房。”
《漢語大詞典》:转马(轉馬)
旧时 闽 俗称新婚女儿偕女婿回门为“转马”。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嫁女三日,父母家来餉食,俗谓之餪女……今人三日后,女偕婿省父母,谓之回鸞, 闽 人谓之转马,盖 春秋 时有‘回马’之义也。”
《国语辞典》:取喜  拼音:qǔ xǐ
新婚之夜取得新娘为处女之證。《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五回:「俺小哥不知取了喜不曾?」
《國語辭典》:圆房(圓房)  拼音:yuán fáng
新夫妇实行同宿。多指新妇先有童养关系或已结婚而因故延期入洞房者而言。《西游记》第二七回:「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红楼梦》第六八回:「我的主意接了进来,已经厢房收拾了出来,暂且住著,等满了服再圆房。」也作「成房」、「完房」。
《漢語大詞典》:赤人
(1).古代传说中的水神。竹书纪年卷下:“ 尚 ( 吕尚 )出游,见赤人自 洛 出,授尚书,命曰:‘ 吕 佐 昌 者子。’”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尚书中候》注:“赤人,水神。”
(2).指新娘。旧俗新婚之夜,新娘须穿红衣红裤,戴红头巾,故称。 明王玉峰《焚香记·议亲》:“不论寒门白屋,只愿才子佳人,作凤侣鸳儔。恐冰人不挽赤人头,那书生无分尾红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