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结束(結束)  拼音:jié shù
1.总结、终了。如:「事情已结束了。」
2.拘束。《文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3.穿戴装扮。《西游记》第二一回:「老妖结束整齐,绰一杆三股钢叉,帅群妖跳出本洞。」
《國語辭典》:整顿(整頓)  拼音:zhěng dùn
1.把散乱或不健全的事物治理得有条不紊。《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刘宠传》:「整顿洒扫,以待刘公。」《三国演义》第三一回:「曹操乘袁绍之败,整顿军马,迤逦追袭。」
2.准备、办治。《金瓶梅》第六回:「原来那日斋堂管待,一应都是西门庆出钱整顿。」
《國語辭典》:自修  拼音:zì xiū
1.自己温习功课。如:「这一堂是自修课。」
2.没有老师指导,自己努力研究学习。如:「他的学识全由自修而来。」
3.修身,自我修养。「修」文献异文作「脩」。《礼记。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
《國語辭典》:芜秽(蕪穢)  拼音:wú huì
1.杂草丛生,土地荒废。《楚辞。宋玉。九辩》:「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2.比喻作奸败德的人。《三国志。卷四五。蜀书。杨戏传》:「剪除芜秽,惟刑以张。」
《國語辭典》:治水  拼音:zhì shuǐ
疏理水道,消除水患。《孟子。告子下》:「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國語辭典》:锄犁(鋤犁)  拼音:chú lí
锄头和犁,泛指耕作田地的农具。唐。杜甫〈兵车行〉:「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國語辭典》:经武(經武)  拼音:jīng wǔ
经营武事。《左传。鲁宣公十二年》:「子姑整军而经武乎,犹有弱而昧者,何必楚?」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一三首之一:「才非允文,器非经武。」
《國語辭典》:修治  拼音:xiū zhì
修理整治。《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修治学宫,春秋乡射。」
《漢語大詞典》:候吏
(1).即候人。古代掌管整治道路稽查姦盗,或迎送宾客的官员。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臣居 齐 荐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为县令,一人为候吏。及臣得罪……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不止。”
(2).多指驿吏。 唐 刘禹锡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诗:“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漢語大詞典》:禹稷
指 夏禹 与 后稷 。 夏禹 后稷 受 尧 舜 命整治山川,教民耕种,称为贤臣。孟子·离娄下:“ 禹 稷 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孔子 贤之。” 汉 王充 论衡·逢遇:“夫能御驥騄者,必 王良 也;能臣 禹 、 稷 、 皋陶 者,必 尧 舜 也。”
《漢語大詞典》:训齐(訓齊)
(1).教化、齐一。 唐 裴素 《重修汉未央宫记》:“朕常以古事况今,亦欲顺考古道、训齐天下也。” 唐 吕温 《上族叔齐河南书》:“伏维叔父藴特达之明,哀《雅》《颂》之缺,常欲以 三代 制度,训齐斯文。” 宋 曾巩 《谢中书舍人表》:“方当觉悟邇遐,使徧知於上意;训齐内外,用丕变於羣心。”
(2).训练整治。 唐 陆贽 《论缘边守备事宜状》:“择将吏以抚寧众庶,修纪律以训齐师徒。” 宋 宋庠 《管军加团练刺史制》:“王者崇卫帅兵,分建营府,必咨忠慎,以领训齐。” 元 黄溍 《武略将军海道漕运副万户曹公墓志铭》:“有伟 曹公 ,孔敏具武,出长万夫,训齐行伍。”
《漢語大詞典》:修武
整治武备。庄子·天道“三军五兵之运” 唐 成玄英 疏:“夫圣明之世,则偃武修文;逮德下衰,则偃文修武。”
《漢語大詞典》:疆事
(1).边界争端。左传·桓公十七年:“夏,及 齐 师战于 奚 ,疆事也。” 杜预 注:“疆事,争疆界也。” 杨伯峻 注:“此为边疆局部战争。”
(2).指边境的防务。宋史·王庶传:“疆事益棘, 钦宗 欲幸 襄 邓 。” 清 王韬 《〈徐忠烈公遗集〉序》:“ 明 之疆事,其坏如此,安可问哉!”
(3).指整治地界等事。《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 清 陈奂 传疏:“凡井牧其邱甸县都之田野,营造径畛涂道之通路,皆我疆事也。”
《漢語大詞典》:不脩
亦作“ 不修 ”。
1.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於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
2.不修缮。 汉 班彪 《北征赋》:“过 泥阳 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
3.不学习;不讲究。汉书·高帝纪下:“ 高祖 不脩文学,而性明达。”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公为人和易有容,不修苛节,见人无贵贱皆与饮酒。”
《國語辭典》:不修  拼音:bù xiū
1.不整理。如:「不修边幅」。
2.不修练。《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战具不修,军无法律。」
《國語辭典》:不脩  拼音:bù xiū
1.不整治。汉。班彪〈北征赋〉:「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三国吴。韦曜〈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宾旅阙而不接。」
2.不修练。《论语。述而》:「德之不脩,学之不讲。」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今农战不脩,文儒是竞。」
《國語辭典》:爬梳  拼音:pá shū
爬搔梳栉,整理纷乱的事物。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蜂屯蚁杂,不可爬梳。」也作「爬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