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起手  拼音:qǐ shǒu
1.下手、著手。如:「观棋不语真君子,起手无回大丈夫。」《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唐奶奶起手的,不可背本,万一知道,必然见怪。」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一:「一篇诗祇立一意,起手、中间、收结互相照应,方得无懈可击。」
2.行教礼,即稽首,叩头至地的跪拜礼。《西游记》第四四回:「手敲著渔鼓,口唱著道情词,近城门,迎著两个道士,当面躬身道:『道长,贫道起手。』」
《國語辭典》:还礼(還禮)  拼音:huán lǐ
1.回答人家的敬礼。《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法师已咒过了,而今该贫道还礼。」《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见人朝他作揖,连忙探去眼镜,还礼不迭。」
2.还赠他人礼物。如:「上次他来探望我们,送了一箱水果,我们也应该还礼吧!」
《漢語大詞典》:锁子骨(鎖子骨)
亦作“鏁子骨”。
(1).见“ 锁骨 ”。
(2).相传 唐 大历 时, 延州 一妇人死,有西域胡僧敬礼焚香、围绕赞叹于其墓,谓彼即锁骨菩萨。“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见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延州妇人》。因指得道之人联结如锁状的骨节。 唐 李繁 《邺侯外传》:“ 李泌 辟穀,身轻,能行屏风上。每导引,骨节珊然有声,谓之锁子骨。”一本作“鏁子骨”。 宋 黄庭坚 《戏答陈季长寄黄州山中连理枝》诗之二:“ 金沙 滩头锁子骨,不妨随俗蹔嬋娟。” 清 赵翼 《石女歌》:“偏有金刚不坏身,幻出嬋娟锁子骨。”亦省作“ 锁骨 ”。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七:“夫锁骨连络如蔓,故动摇肢体,则有清越之声,固其然也。昔闻佛氏书言,佛身有舍利骨,菩萨之身有锁骨。” 宋 苏轼 《书黁公诗后》:“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國語辭典》:锁骨(鎖骨)  拼音:suǒ gǔ
位于胸腔上部,颈根部两侧与肩胛骨相接的骨骼。
《國語辭典》:谢幕(謝幕)  拼音:xiè mù
戏剧终场时,演员走到幕前向观众行礼致谢。如:「观众掌声如雷,演员频频出来谢幕。」
《国语辞典》:举枪(举枪)  拼音:jǔ qiāng
1.拿起枪,准备射击。
2.一种军礼。举起枪把,立正表示敬礼。《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两旁的兵丁一齐举枪致敬,倒把个钱大爷吓了一跳。」
《國語辭典》:礼炮(禮炮)  拼音:lǐ pào
一种军礼。凡在重要庆典及对元首、高级军政长官、外国贵宾致敬时鸣放的炮。其放射次数视庆典及受礼者身分而定。通常在升旗以后、降旗以前鸣放,且第一声礼炮应与乐队演奏同时发出。如:「友邦元首到场观礼,接机时我国即以礼炮迎接致意。」
《漢語大詞典》:和佛
拜佛。和,和南。佛门称稽首、敬礼为和南。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三:“有十二人奉白莲教者,往海上和佛。”参见“ 和南 ”。
《國語辭典》:和南  拼音:hé nán
胡语音译。梵语作vand。古印度人对长上问候用语,表示敬礼、恭敬之意。此用语亦流行于佛教团体。唐。玄奘 答中印度僧智光书:「并有片物供养,愿垂纳受,路远不得多,莫嫌鲜薄,玄奘和南。」
《漢語大詞典》:养老礼(養老禮)
古代对年高德劭的老者按时饷以酒食而敬礼之的礼节。东观汉记·明帝纪:“冬十月,﹝ 明帝 ﹞幸辟雍,初行养老礼。”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六:“ 明帝 永平 二年,临辟廱,行大射养老礼。”亦省称“ 养老 ”。礼记·王制:“凡养老: 有虞氏 以燕礼, 夏后氏 以饗礼, 殷 人以食礼, 周 人脩而兼用之。五十养於乡;六十养於国;七十养於学,达於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养老:“ 洪武 十九年六月詔,天下行养老之政。” 清 昭梿 啸亭续录·千叟宴:“百餘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髮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
《國語辭典》:一瓣心香  拼音:yī bàn xīn xiāng
比喻心悦诚服,有似于焚香供佛般的诚敬。宋。王十朋 行可生日:「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已敬焚。」
《漢語大詞典》:一瓣香
犹一炷香。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烧至第三炷香时,长老即云这一瓣香敬献传授道法的某某法师。后以“一瓣香”指师承或仰慕某人。 宋 陈师道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诗:“向来一瓣香,敬为 曾南丰 。”按, 曾巩 ( 南丰 ),为 陈师道 的老师。 宋 米芾 画史·唐画:“ 苏軾 子瞻 作墨竹……运思清拔出於 文同 与可 ,自谓与 文 拈一瓣香,”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为我 无得禪师 ,且道,诸人还识 无得禪师 么?” 清 黄遵宪 《酬曾重伯编修》诗:“诗笔 韩 黄 万丈光, 湘乡 相国故堂堂,谁知东 鲁 传家学,竟异 南丰 一瓣香。”
《漢語大詞典》:过君表(過君表)
古代五种驾驭车马的技术之一。指驾车经过天子表位时的致敬礼仪。《周礼·地官·保氏》“四曰五驭” 汉 郑玄 注:“五驭:鸣和鸞、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孙诒让 正义:“君表犹言君位……君在则必有表位,凡车过之,当别有仪以致敬,故五御有过君表之法。”
《國語辭典》:打千儿(打千兒)  拼音:dǎ qiān ér
旧时男子向人请安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身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下跪之间的礼节。《红楼梦》第八回:「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的,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老残游记》第二回:「有打千儿的,有作揖的,大半打千儿的多,高谈阔论,说笑自如。」也作「打千」、「打扦」、「打佥」。
《漢語大詞典》:貌喏
古时下对上的一种敬礼方式。犹后世之请安。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庆元年:“ 庆福 謁 国 ( 许国 )之幕客 章梦先 , 梦先 令隔帘貌喏。”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制府:“貌喏者,大概今之请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