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育幼院  拼音:yù yòu yuàn
收养教育孤儿或被弃儿童的福利机构。也称为「保育院」、「孤儿院」。
《国语辞典》:主日学(主日学)  拼音:zhǔ rì xué
在星期天为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的学校或班级,通常隶属于一个教会或教区。第一所主日学由英格兰的雷克斯(Raikes, Robert)于西元一七八○年开办。
《国语辞典》:大专教育(大专教育)  拼音:dà zhuān jiào yù
通称大学、独立学院及专科学校的教育。如:「这篇外文说明书非常艰深,连大专程度的学生也看不懂。」
《国语辞典》:多语教育(多语教育)  拼音:duō yǔ jiào yù
多元化的语言教育方式。如:「学校为了落实多语教育的政策,除鼓励学生修读英语之外,也辅导学生增修第二外国语。」
分类:言教教育
《国语辞典》:打骂教育(打骂教育)  拼音:dǎ mà jiào yù
利用打骂为手段逼迫受教者学习的教育方式。
《国语辞典》:春风蔼吉(春风蔼吉)  拼音:chūn fēng ǎi jí
教育生活和乐安详,为书信中常用的师长疏候祝福语。如:「恭维春风蔼吉,化雨温良,为颂。」
《国语辞典》:春风夏雨(春风夏雨)  拼音:chūn fēng xià yǔ
春风和暖,夏雨滋润。语本汉。刘向《说苑。卷五。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比喻教育给人的感化和恩泽。
《国语辞典》:教育费(教育费)  拼音:jiào yù fèi
1.入学接受教育的费用。
2.教育经费的简称。
《国语辞典》:教育会(教育会)  拼音:jiào yù huì
以研究教育、协助发展教育及增进教育人员福利为宗旨所组成的团体。
《国语辞典》:教育局  拼音:jiào yù jú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或单位。掌理地方教育事务。目前六都的教育行政机关称为教育局,其馀各县市称为教育处。
《国语辞典》:李抱忱  拼音:lǐ bào chén
人名。(西元1907~1979)北平市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教育博士,曾任国立音乐院教务主任。对国内音乐教育,贡献极大。作有〈闻笛〉、〈离别歌〉、〈汨罗江上〉等乐曲。著有《山木斋随笔》、《炉边閒话》等。
《国语辞典》:药剂师(药剂师)  拼音:yào jì shī
调配药剂的专家。依现行制度,需先接受大专药学教育,再经考试及格,并由卫生署颁发證书,方具有药剂师资格。也称为「药师」。
《国语辞典》:性教育  拼音:xìng jiào yù
有关性的教育,主要是探讨性的知识、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意义的教育历程。
《国语辞典》:沙利文  拼音:shā lì wén
William Aloysius Sullivan
人名。(西元1842~1900)英国作曲家。曾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接受音乐教育,与吉尔伯特合写喜戏歌剧而闻名。作品有《回头的浪子》、《陪审团的审判》等,歌曲有〈失去的和弦〉。
《国语辞典》:省视学(省视学)  拼音:shěng shì xué
以往由省政府教育厅派往各地视察教育事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