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荀草
传说中的香草。据说服之可以美容色。山海经·中山经:“﹝ 青要之山 ﹞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中山经》:“荀草赤实,厥状如菅,妇人服之,练色易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九:“ 方伯 九姬,最爱者 春芳 、 叶氏 ,年将四旬,而风貌嫣然,似服仙家荀草者。”
《漢語大詞典》:青铁砚(青鐵硯)
一种珍贵的砚台。据说是用 于阗 出产的铁铸成。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张华 ﹞造博物志四百卷,奏于 武帝 ……即於御前赐青铁砚,此铁是 于闐国 所出,献而铸为砚也。”
《國語辭典》:水忏(水懺)  拼音:shuǐ chàn
1.佛教典籍。全称为「慈悲水忏法」,相传为唐知玄撰,三卷。据说唐朝悟达国师知玄左股曾经长了一粒疮,非常痛苦,求医无效,后得到一位异僧引水洗疮,知道是前世果报,为消除罪业,所以编慈悲水忏法,以为修行的法本。
2.依慈悲水忏法而举行的忏悔修行。是至今在中国最流行的忏法之一。也称为「慈悲水忏」、「慈悲水忏法」。
《漢語大詞典》:退茹
佛教指雪山白牛的粪便。据说其粪细洁而香,可作涂料。 清 钱谦益 《次韵赠别友沂》:“吾子视鞭后,老夫识退茹。愧无绕朝策,投笔返村墅。”参阅《楞严经》卷七。
《漢語大詞典》:贞鸟(貞鳥)
指雎鸠。水鸟名,即鱼鹰。据说雌雄有固定的配偶,古人称为贞鸟。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 汉 辕固生 传:“贞鸟雎鳩,执一无尤。” 汉 焦赣 《易林·晋之同人》:“贞鸟鸣鳩,执一无尤。”
《漢語大詞典》:圆丘草(圓丘草)
指仙山 圆丘 所产的芝草。据说食之可以延年。 唐 李白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诗:“冀餐 圆丘 草,欲以还頽年。”参见“ 圆丘 ”。
《漢語大詞典》:圆丘(圓丘)
(1).古代祭天的圆形高坛。三辅黄图·圆丘:“ 昆明 故渠南,有 汉 故圆丘。今按,高二丈,周回百二十步。”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若夫圆丘方泽,所以饗天神地祇;复庙重櫩,所以序文昭武穆。” 宋 曾巩 《西京郊配》:“ 太祖 开宝 元年幸 河南 ,定圆丘之位,以四月郊祀上帝。”参见“ 圜丘 ”。
(2).古代传说中的山。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 圆丘 有奇草, 钟山 出灵液。” 李善 注引《外国图》:“ 圆丘 有不死树,食之乃寿。” 吕向 注:“ 圆丘 ,山名。奇草,芝草。”
《漢語大詞典》:猴姜(猴薑)
(1).药名。相传 唐玄宗 以其治折伤、补骨碎有奇功,更名骨碎补。参阅《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下品之下·骨碎补》。引 唐 陈藏器 《本草拾遗》
(2).草名,蔓生石壁,味辣,据说猴用以为姜,故称。参阅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草语
《國語辭典》:广疮(廣瘡)  拼音:guǎng chuāng
一种花柳病。《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终日穿花街过柳巷,在院子里表子家行乐,常言道:『乐极悲生』,嫖出一身广疮。」也称为「广毒」、「广货」、「杨梅疮」。
《漢語大詞典》:驻色酒(駐色酒)
古代立夏日民间所饮酒名。据说能保持容颜美好。说郛卷三一引 元 无名氏《玄池说林》:“立夏日,俗尚啖李,时人语曰:‘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故是日妇女作李会,取李汁和酒饮之,谓之驻色酒。”
《漢語大詞典》:鸵鸟政策(鴕鳥政策)
指不敢正视现实的政策。据说鸵鸟被追急时,就把头钻进沙里,自以为平安无事。 秦牧 《长街灯语·1979年的晨钟》:“只有正视疾病才能医治疾病,只有承认痈疽才能割除痈疽。用纸来包火,或者采取鸵鸟政策是没有好处的。”
《国语辞典》:毗婆尸佛  拼音:pí pó shī fó
为过去七佛的第一位,据说其出世时间,距今有九十一劫,举行过三次说法集会,第一次有十六万弟子参加,第二次十万,第三次八万。也译作「毗钵尸」、「毗婆沙」、「鞞婆尸」、「微钵尸」。
《国语辞典》:毗舍婆佛  拼音:pí shè pó fó
为过去七佛的第三佛。据说其出世的时间,距今已三十一劫。主要弟子是扶游和郁多摩。
《国语辞典》:马奴法典(马奴法典)  拼音:mǎ nú fǎ diǎn
据说是人类始祖马奴得到神的启示,用有韵的梵文写成的婆罗门教法规。为十九世纪以前,民法、刑法、司法判断的准则。
《国语辞典》:教外别传(教外别传)  拼音:jiào wài bié chuán
佛教里的禅宗。禅宗的传承据说是释迦牟尼佛在一次法会上,拈花微笑,坐中无人能解,只有摩诃迦叶能契悟佛意,因而得到佛陀的付法,启开禅宗以心传心的法门。因为此法门不经由经典教授,所以称为「教外别传」。宋。郑昂〈景德传灯录跋〉:「如此世愚人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便疑《楞伽经》宋已有之,非达磨携至,岂不悖哉?」
《国语辞典》:字学举隅(字学举隅)  拼音:zì xué jǔ yú
书名:(1)清龙启瑞撰,一卷。仿《干禄字书》之例,并据说文六书及功令通用字体,以订正讹俗,分辨似、正讹等目,科举时代奉为书法之圭臬。(2)清赵增望著,二卷。共分八类,内容为考證文字笔画,对于学习篆书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