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抵 → 抵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枝拒
抵抗,抗拒。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崔起居题上马图:“值 庞勋 搆逆, 丰沛 间贼锋四掠, 歷阳 麼郡古吏儒生,非枝拒所及矣。乃命小将齎羽檄牛酒,犒贼师,且以全雉堞、活黎庶为请。”
分類:抵抗抗拒
《漢語大詞典》:格拒
抵抗格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厍将军:“﹝ 厙 ﹞后觉大势既去,潜以兵乘 祖 , 祖 格拒伤手,因就缚之。” 罗正纬 《滦州革命先烈事略·吴禄贞》:“ 禄贞 离座格拒,同谋 马蕙田 持枪入,击中 禄贞 要害,取其元而去。”
分類:抵抗格斗
《國語辭典》:抵禦  拼音:dǐ yù
抵挡防禦。如:「长城是为了抵禦外族侵略而修建的。」《元史。卷六五。河渠志二》:「泰定四年春,潮水异常,增筑土塘,不能抵禦。」
《國語辭典》:握拳透爪  拼音:wò quán tòu zhǎo
晋朝卞壸力战苏峻率领叛军而身亡。后有贼盗墓,开棺见卞壸尸体虽僵,鬓发苍白,面貌如生,两手握拳,指爪皆穿透手背。典出《晋书。卷七○。列传。卞壸》。后用以形容极度愤怒的样子。也作「握拳透掌」。
《國語辭典》:芽体(芽體)  拼音:yá tǐ
低等动物或植物出芽生殖时生出的芽状体。也称为「芽孢」、「胞芽」。
《漢語大詞典》:先天性免疫
生来就具有的对某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国语辞典》:免疫系统(免疫系统)  拼音:miǎn yì xì tǒng
人体抵抗外侵的功能机构。主要可分成体液性免疫和细胞性免疫两类,各负责不一样的任务。
《国语辞典》:束身就缚(束身就缚)  拼音:shù shēn jiù fú
不加抵抗,让人裍绑捉拿。《晋书。卷四八。段灼传》:「艾被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缚,不敢顾望。」也作「束手就缚」、「束手就擒」。
《国语辞典》:束手就缚(束手就缚)  拼音:shù shǒu jiù fú
不加抵抗,让人捆绑捉拿。《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寡人待成然不薄,安敢叛吾?宁一战而死,不可束手就缚。」《三国演义》第五四回:「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也作「束手就擒」、「束身就缚」。
《国语辞典》:且战且走(且战且走)  拼音:qiě zhàn qiě zǒu
边打边退。指在败退时尚且一边抵抗追击的敌兵。《三国演义》第六三回:「玄德守不住二寨,且战且走,奔回涪关。」
《国语辞典》:拱手投降  拼音:gǒng shǒu tóu xiáng
毫不抵抗便向对方投降。《孤本元明杂剧。智降秦叔宝。第二折》:「若见了唐营人马,再商议拱手投降。」也作「拱手而降」。
《国语辞典》:防震设计(防震设计)  拼音:fáng zhèn shè jì
在使结构体及其附属品能抵抗因地震袭击所引致之横向力的设计。也称为「耐震设计」。
《国语辞典》:拱手而降  拼音:gǒng shǒu ér xiáng
毫不抵抗便向对方投降。《孤本元明杂剧。聚兽牌。第一折》:「斩汉将汤浇瑞雪,放心杀敌兵拱手而降。」也作「拱手投降」。
《国语辞典》:负嵎顽抗(负嵎顽抗)  拼音:fù yú wán kàng
依恃险要的地势,做顽强的抵抗。比喻凭藉某种条件,而顽强抵抗。语本《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如:「困守在屋子里的枪击要犯,虽负嵎顽抗,仍难逃被捕的命运。」
《国语辞典》:不抵抗主义(不抵抗主义)  拼音:bù dǐ kàng zhǔ yì
一个国家对于他国的侵略行为,主张不用武力抵抗,而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也称为「无抵抗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