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浮石
(1).山名。在 东海 。《楚辞·王逸〈九思·伤时〉》:“观 浮石 兮崔嵬,陟 丹山 兮炎野。”原注:“ 东海 有 浮石之山 。”
(2).山名。在今 江西省 南康县 西,形如覆钟,水环其外。 宋 苏轼 《留题显圣寺》诗:“ 浮石 已乾霜后水, 焦坑 閒试雨前茶。”
(3).岩浆凝成的海绵状的岩石。很轻,能浮于水面,故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亦可以浮石水蜂窠化,包彤蛇黄合之,可引长三四尺,丸服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闽 有浮石,亦类羊肚,而败絮其中,置之水中则浮。”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一·浮石:“浮石,乃江海间细沙、水沫凝聚,日久结成者。状如水沫乃鐘乳石,有细孔如蛀窠,白色,体虚而轻,今皮作家用磨皮垢甚妙。海中者味咸,入药更良。”
(4).石磬。 唐 张仲素 《玉磬赋》:“练嚮而鸣球可谐,还和而浮石非匹。”参见“ 浮磬 ”。
《漢語大詞典》:浮磬
水边一种能制磬的石头。《书·禹贡》:“ 泗 滨浮磬。” 孔颖达 疏:“石在水旁,水中见石,似若水中浮然,此石可以为磬,故谓之浮磬也。”后汉书·马融传:“怪石浮磬,燿焜于其陂。” 清 赵翼 《放言》诗:“石沉有浮磬,木浮有沉水。”
分類:水边石头
《国语辞典》:底冰  拼音:dǐ bīng
堆积在河底的海绵状冰块。也称为「锚冰」、「地冰」。
《國語辭典》:芽体(芽體)  拼音:yá tǐ
低等动物或植物出芽生殖时生出的芽状体。也称为「芽孢」、「胞芽」。
《国语辞典》:海绵蛋糕(海绵蛋糕)  拼音:hǎi mián dàn gāo
一种类似海绵松软而富弹性的蛋糕。由打成泡沫的蛋白,加上砂糖、面粉烘制而成。
《国语辞典》:海绵铁(海绵铁)  拼音:hǎi mián tiě
多孔性的海绵状铁。由回转炉或反应器内的铁矿石低温还原产物所制成。可用作电炉冶炼的金属炉料。
《国语辞典》:海绵刷(海绵刷)  拼音:hǎi mián shuā
日常的清洗用具。以海绵制成,质地松软,用途广泛。如:「用海绵刷清洗,较不会刮伤器皿。」
《国语辞典》:锚冰(锚冰)  拼音:máo bīng
沉积在河底,状似海绵的冰块。常造成水下工程建筑物的损害。也称为「底冰」、「地冰」。
《国语辞典》:骨质(骨质)  拼音:gǔ zhí
构成骨骼的性质和成分,即石灰质、胶质及海绵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