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酬 → 詶酬”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厚酬  拼音:hòu chóu
优厚的报酬。如:「董事长以厚酬徵聘优秀人才,加入经营团队。」
分类:优厚报酬
《國語辭典》:义务(義務)  拼音:yì wù
1.泛称人在社会中所应尽的职事。《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盘查奸宄,本是他警察局的义务。」
2.出劳力而不接受报酬的行为。如:「义工多是无报酬的为人义务服务。」
3.依法律规定或契约约定,强制权利主体为特定行为或不行为。如服兵役、纳税。相对于权利而言。
《漢語大詞典》:工分
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计算社员工作量和劳动报酬的单位。
《漢語大詞典》:笔润(筆潤)
犹润笔。指写字、作画、撰写文章的报酬。 郭沫若 《王昭君》第一幕:“我为尊重我的艺术起见,要请求些笔润,她也怎能说我是卑鄙!”
《漢語大詞典》:谢遗(謝遺)
报酬馈赠。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 苏州 崑山 慧聚寺 僧 如远 善医,多受谢遗致富。”
分類:报酬馈赠
《国语辞典》:薄酬  拼音:bó chóu
微薄的报酬。如:「寻找失物,愿奉薄酬。」「这是一点薄酬,请您收下。」
分类:微薄报酬
《国语辞典》:中费(中费)  拼音:zhōng fèi
佣金,报酬。《九命奇冤》第五回:「如果事成,这中费我格外从丰就是了。」
分类:佣金报酬
《国语辞典》:卖花钱(卖花钱)  拼音:mài huā qián
1.卖花所得的钱。唐。曹唐〈小游仙〉诗九八首之七○:「无事伴他棋一局,等閒输却卖花钱。」
2.妓女出卖身体所得的报酬。《金瓶梅》第一一回:「招牌儿大字书者:『买俏金,哥哥休扯;缠头锦,婆婆自接;卖花钱,姐姐不赊。』」
《國語辭典》:工资(工資)  拼音:gōng zī
劳工从事工作而由雇主以现金或实物等方式给付的报酬。
《漢語大詞典》:取酬
计算报酬;取得报酬。
《國語辭典》:笔资(筆資)  拼音:bǐ zī
1.书画、写字、作文的报酬。《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你只将『带领兵马』四个字,写作『多带兵马』,我这元宝送为笔资。」
2.写作的天资。《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算计已定,如法阅卷,取了几个不整不齐,略略有些笔资的,大圈大点,呈上主司。」
《国语辞典》:志工  拼音:zhì gōng
指愿意在公共或志愿团体内,不受报酬而贡献其力量的人。如:「志工除了具备热心与爱心之外,有时还须经过专业训练。」也称为「义工」。
《漢語大詞典》:代杖
指为获取报酬而代犯人受杖责。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乙酉鼎革,籍没田产,遂无立锥,羣姬雨散,一身孑然,与佣丐为伍,乃至为人代杖。”
《漢語大詞典》:润笔资(潤筆資)
指付给作诗文书画的人的报酬。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欧公 作 王文正 墓碑,其子 仲仪 諫议送金酒盘醆十副,注子二把,作润笔资。” 清 赵翼 《稚存见题贱照有十万黄金之嘲走笔戏答》诗:“老年生计略可支,不过卖文钱、润笔资。”
《漢語大詞典》:脩脡
即束脩。送给师长的报酬。 清 冯桂芬 《薄斐君遗文序》:“间求为童子师,以脩脡给纸墨,起居淡泊如寒素。”详“ 束脩 ”。
《國語辭典》:束脩  拼音:shù xiū
1.古人以肉脯十条扎成一束,作为拜见老师最起码的礼物。语出《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今用以称老师的酬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当下开了拜匣,称出束脩银伍钱,做个封筒,封了。」《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至于束脩多寡,并不计较。」也作「束修」。
2.约束修整。《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脩,不触罗网。」《晋书。卷九六。列女列传。王凝之妻谢氏》:「道韫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脩整带造于别榻。」也作「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