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判行
批准施行。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画题判行:“今外省官行事曰判行。”《解放日报》1942.7.9:“各科上呈报告请示工作,或对区乡指示工作,均须经过县长判行,并由县长署名,各科无对外行文之权。”
分類:批准施行
《漢語大詞典》:入党(入黨)
(1).犹入伙。 清 王元榜 《庚癸纪略·辛酉》:“﹝五月初二日﹞来鎗船几十号,在 东栅 大开博场,昼夜演剧。妓船数十号蚁聚。无赖之徒皆入党摆庄。”
(2).经过一定手续,得到某政党组织批准而成为该党之成员。亦特指加入 中国 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五条:“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耿龙祥 《入党》:“今晚七时,在礼堂举行支部大会,讨论 韩梅 同志入党问题,欢迎党外同志自由参加。”
《國語辭典》:批行  拼音:pī xíng
公文经上级批准后发出。《六部成语注解。户部》:「批行:奉上官批示准行也。」
分類:批准施行
《國語辭典》:官媒  拼音:guān méi
旧时衙署中担任媒妁等事的妇女。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捧小女于楼中,抛绣毬招状元为婿,老夫分付官媒左右,且休说是韩相公家。」
《國語辭典》:盖章(蓋章)  拼音:gài zhāng
盖图章。如:「这份契约书要签名、盖章。」也作「盖戮儿」。
《國語辭典》:赐假(賜假)  拼音:sì jià
上司或主事者准予休假的敬辞。《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灵运表陈疾,赐假东归。」《红楼梦》第七一回:「话说贾政回京之后,诸事完毕,赐假一月在家歇息。」
《漢語大詞典》:印画(印畫)
谓帝王在诏令或奏章上用印画可。犹今言批准。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已印画,枢密使 张居翰 覆视。” 胡三省 注:“印者,用中书印;画者,画可。”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官制:“其他事无小大,一用熟状拟进。入,上亲批,可其奏,印以御宝,谓之印画。降出,宰相奉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若常事,即依旧进入,候印画付外。”
《国语辞典》:不当官(不当官)  拼音:bù dāng guān
未经政府审核、批准。《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原来这人家是隐明的娼妓,又叫做私窠子,是不当官吃衣饭的。」
《國語辭典》:准奏  拼音:zhǔn zòu
古代称皇帝答应官员的建议或要求为「准奏」。《西游记》第二九回:「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心中甚喜,即时准奏。」《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本上之日,奉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
《漢語大詞典》:准详(准詳)
旧时公文用语。意谓批准了上报的材料或请示报告。红楼梦第九一回:“昨日县里书办説,府里已经准详,想是我们的情到了。岂知府里详上去,道里反驳下来了。”
《國語辭典》:追认(追認)  拼音:zhuī rèn
事后承认。如:「他最会争功诿过了,所以要他追认错误,可说是不可能的事。」
《漢語大詞典》:题销(題銷)
谓上奏经皇帝批准报销。《清会典事例·户部二○一·俸饷》:“按年津贴办公银一万五百两,在屯租项下动支,造入奏销册内题销。”
《国语辞典》:呈准  拼音:chéng zhǔn
1.下对上呈具所拟意见,经其批准,称为「呈准」。
2.呈请上级批准。
《國語辭典》:恩准  拼音:ēn zhǔn
特别开恩准许。《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
《漢語大詞典》:予勾
亦作“ 予句 ”。 谓皇帝或其指定的大臣用硃笔在判处死刑者的名字上画勾以示批准。《清会典·内阁·大学士协群大学士职掌》:“朝审秋审之勾决者,得旨则予勾。”清史稿·刑法志三:“句到,刑部按期进呈黄册。至日,素服御殿,大学士三法司侍,上秉硃笔,或命大学士按单予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