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9,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挑斗
仗火
战鬨
战哄
杀气
鞍马
旗鼓
用命
战胜
征尘
进兵
鏖战
苦战
沙尘
攻战
《國語辭典》:挑斗(挑鬥)  拼音:tiǎo dòu
1.调戏、引惹。《董西厢》卷四:「俺姐姐夜来个闻得琴中挑斗,审听了多时,独语独言搔首。」也作「挑逗」。
2.战斗。《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副将洪定出阵,与霍雄挑斗,才三十回不分胜负。」
分類:挑战战斗
《國語辭典》:挑逗  拼音:tiǎo dòu
招惹、调戏。《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话中且说相如久闻得文君小姐貌美聪慧,甚知音律,也有心去挑逗他。」也作「挑斗」。
《漢語大詞典》:仗火
指战斗。 郭沫若 《金刚坡下》三:“﹝他﹞又说仗火打得很紧,如果他是战死了,要我替他守寡,不要嫁,把儿子抚养成人,替他报仇。”《中国歌谣资料·送干粮》:“包干粮,送给你,裹单衣,捎给你……你把仗火打的好,也有为妻一份力。”
分類:战斗
《漢語大詞典》:战鬨(戰鬨)
战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十月初九日上谕》:“虽杀机起自革党,而四境之内皆吾赤子,一经战鬨,两有损伤。”
分類:战斗
《漢語大詞典》:战哄(战鬨)
战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十月初九日上谕》:“虽杀机起自革党,而四境之内皆吾赤子,一经战鬨,两有损伤。”
分類:战斗
《國語辭典》:杀气(殺氣)  拼音:shā qì
1.阴森肃杀的寒气。《礼记。月令》:「杀气浸盛,阳气日衰。」《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匈奴处北地,寒,杀气早降。」
2.军旅杀伐的气氛,借指战斗或战事。唐。杜甫 西山诗三首之一:「西戎背和好,杀气日相缠。」《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只见周瑜面有杀气,两边壁衣中密排刀斧手。」
3.凶恶的气势。《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公孙黑官职又高,面貌又美,只是带些杀气,他年决不善终。」
4.发泄怒气。如:「你有什么不满尽管说出来,为何拿人杀气?」
《國語辭典》:鞍马(鞍馬)  拼音:ān mǎ
1.鞍和马,借指骑马或战斗的生活。《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赫然发愤,遂躬戎服,亲御鞍马,从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驰射上林。」
2.一种体操器械,形似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选手以手臂支撑身体,在鞍马上做腿的摆动、回旋、交叉等体操动作。
《國語辭典》:旗鼓  拼音:qí gǔ
1.旗与鼓。军队中用以壮军威或发号令的器具。《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汉书。卷五四。李广传》:「力战,夺左贤王旗鼓。」
2.使枪棍的架式。《水浒传》第二回:「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员外道:『使旗来。』杨官人使了个旗鼓。」
《國語辭典》:用命  拼音:yòng mìng
遵奉命令。《书经。甘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
《國語辭典》:战胜(戰勝)  拼音:zhàn shèng
在战争或竞赛中获得胜利。《史记。卷七○。张仪传》:「齐与鲁三战而鲁三胜,国以危亡随其后,虽有战胜之名,而有亡国之实。」
《國語辭典》:征尘(征塵)  拼音:zhēng chén
车马行走所扬起的尘土。唐。王勃 别人诗四首之一:「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宋。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词:「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
《國語辭典》:进兵(進兵)  拼音:jìn bīng
军队向前推进。《战国策。东周策一》:「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三国演义》第五回:「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
《國語辭典》:鏖战(鏖戰)  拼音:áo zhàn
激烈战斗。《新唐书。卷一四三。王翃传》:「翃乃移书义、藤二州刺史,约皆进讨,引兵三千与贼鏖战,日数遇。」《西游记》第七回:「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
《國語辭典》:苦战(苦戰)  拼音:kǔ zhàn
艰苦奋战。如:「经过浴血苦战,终于赢得最后胜利。」唐。杜甫〈江亭〉诗:「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西湖佳话。钱塘霸迹》:「刘营将士苦战多时,忽听得主帅已逃,便心灰意懒,尽皆败走。」
《國語辭典》:沙尘(沙塵)  拼音:shā chén
飞起的细沙与尘土。《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阮瑀诗》:「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唐。薛奇童〈拟古诗〉:「沙尘朝蔽日,失道还相遇。」
《國語辭典》:攻战(攻戰)  拼音:gōng zhàn
攻击战斗。《墨子。非攻中》:「计莒之所以亡于齐越之闻者,以是攻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