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童騃  拼音:tóng ái
騃,愚痴。童騃指年幼无知。唐。韩愈〈谢自然〉诗:「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漢語大詞典》:包蒙
(1).包容愚昧的人。《易·蒙》:“九二,包蒙,吉。” 孔颖达 疏:“包,谓包含。九二以刚居中,童蒙悉来归己,九二能含容而不距。” 清 王夫之 《牧石先生暨吴太恭人合祔墓表》:“﹝ 夫之 ﹞祗畏冰渊,差远巨憝,则固先生包蒙以养不中之明德所被也。”
(2).泛指愚昧。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宋 叶适 《陈叔向墓志铭》:“ 叔向 掊包蒙之钥,游於广大,而常自言用功益难,进道愈远。”
分類:包容愚昧
《國語辭典》:梼昧(檮昧)  拼音:táo mèi
无知愚昧。晋。郭璞 尔雅序:「英儒赡闻之士,洪笔丽藻之客,靡不钦玩耽味,为之义训。璞不揆梼昧,少而习焉。」
分類:愚昧自谦
《國語辭典》:晻昧  拼音:ǎn mèi
1.形容幽暗不明。《汉书。卷九。元帝纪》:「然而阴阳未调,三光晻昧。」
2.暧昧、不光明。《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以〕晻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
3.隐藏埋没。《汉书。卷三○。艺文志》:「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漢語大詞典》:昏闇
亦作“ 昏暗 ”。
(1).光线不足,阴暗。《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强风忽起,拔树吹沙,天地既不辩东西,昏闇岂知南北。”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蜕放光:“夜自庄舍还,而月色昏暗,殆不分道。”《英烈传》第四二回:“上面都是顽石生成,止有一个洞口,倒影天光,并不十分昏暗。” 曹禺 《日出》第一幕:“远处鸡鸣……屋内还是昏暗的。”
(2).指社会混乱,政治腐败。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吾生於昏闇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何忍自同於世。”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但若政治昏暗,好的人也不能做办事人员。”
(3).昏庸;愚昧。宋书·刘敬宣传:“ 牢之 以 道子 昏闇, 元显 淫凶,虑平 玄 之日,乱政方始。” 前蜀 贯休 《经吴宫》诗:“ 夫差 昏暗霸图倾,千古凄凉地不灵。”《三国志平话》卷下:“有 魏王 昏暗日甚,司马不能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孔明渊明:“ 孔明 治 蜀 ,不专主宽。盖以 刘璋 昏暗,故稍以法纪振之。”
(4).指文字模糊或某些物体不光洁明亮。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墨染纸不昏:“墨染纸三年字不昏暗者为上。”红楼梦第九五回:“ 贾母 打开看时,只见那玉比先前昏暗了好些。”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石油又不老牌,早熏得灯罩得昏暗。”
(5).指面色阴沉。《再生缘》第十五回:“我看你,近来气色常昏暗,倒只怕,头次兴师要失机。” 骆宾基 《生与死》:“他的前额有着阴天欲雨那样的昏暗色。”
《漢語大詞典》:懵昧
愚昧。亦用为谦词。
不明。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权贵之子,鲜离上国,周旋百司之务,懵昧四方之事。” 清 龚自珍 《上国史总裁提调总纂书》:“惟此类语言文字,求之亲到其地者,尚或懵昧,答不中问,可知从事铅槧之难。”
《漢語大詞典》:蒙愚
愚昧。战国策·韩策一:“ 韩 氏之兵非削弱也,民非蒙愚也。”
分類:愚昧
《國語辭典》:晦盲  拼音:huì máng
1.光线幽暗。《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
2.愚昧无知。清。龚自珍〈臣里〉:「晦盲儇轻,少而苛、壮而脆、老而犷,黄帝之所谓痹民也者,尽子之客也。」
《漢語大詞典》:昏懵
(1).糊涂;愚昧。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少聪慧,长昏懵者,十常八九。” 清 唐孙华 《酬徐薲洲侍郎》诗:“偶然驻锡到敝邑,微言坐对开昏懵。” 清 昭梿 啸亭续录·考据之难:“至 赵甌北 簷曝杂记,以 汤若望 、 南怀仁 至 乾隆 中犹存,其言直同囈语,未审老叟何以昏懵若此。”
(2).昏迷;迷糊。 清 赵翼 簷曝杂记·三界庙:“途次三儿 廷俊 甫周晬,忽患异证,连日昏懵,不乳不哭,医莫能愈也。”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子疾渐剧,昏懵中,忽作西语索逋声,努目向人。”
《漢語大詞典》:冥愚
犹愚昧。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然某虽至冥愚,内荷阁下之顾,夙夕感慨,思有所报。” 明 方孝孺 《深虑论》七:“后世虽有冥愚暴悍之主,天犹容而不遽絶之。”
分類:愚昧
《漢語大詞典》:拙昧
愚昧。 唐 畅当 《天柱隐所重答江州应物》诗:“拙昧世难容,贫寒别有情。”
分類:愚昧
《漢語大詞典》:昏嚚
愚顽;愚昧。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皇武》:“狡众昏嚚,甚毒于酲。” 明 方孝孺 《题万宝室》:“誓将修復 孔 业,为世开昏嚚。”
分類:愚顽愚昧
《漢語大詞典》:宕冥
(1).天极高处之气。借指高空。文选·张衡〈思玄赋〉:“踰痝鸿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 李善 注引旧注:“痝鸿、宕冥,皆天之高气。” 刘良 注:“宕冥,犹窈冥也。”
(2).昏暗;愚昧。《文选·王褒〈洞箫赋〉》:“於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覩天地之体势,闇於白黑之貌形。” 李善 注:“性昧宕冥,谓天性过於幽冥也。”
《漢語大詞典》:聋昧(聾昧)
愚昧;耳聋目盲。 汉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昔 鬼方 聋昧, 崇虎 谗凶, 殷辛 暴虐,三者皆下科也。” 唐 元稹 《立部伎》诗:“工师尽取聋昧人,岂是先王作之过。”
分類:愚昧耳聋
《漢語大詞典》:暗愚
愚昧。 宋 梅尧臣 《乐椽自淮南回示新诗》诗:“我虽暗愚眼不盲,要识合如 刘长卿 。”
分類: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