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拼音:jiào xué mù biāo
预期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参与学习活动后,行为上可能产生的改变。此目标可做为教师教学的指引,与学生行为评量的根据。
《国语辞典》:剑树刀山(剑树刀山)  拼音:jiàn shù dāo shān
1.佛教典籍中描述的一种地狱情境。山路是刀刃构成,走在其上皮肉断碎,林上树叶都是铦利剑刃,风吹叶落,会斩剌肢体。见《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一。后人据以制造一种极残忍的刑罚。也作「刀山剑树」。
2.比喻极其危险艰难的境地。如:「这里纵使是剑树刀山,我也要往前闯一闯。」
《国语辞典》: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拼音:jiào yù xīn lǐ xué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教育情境中,观察、研究学生与教师行为的学问。目的在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建立教学历程的系统理论,谋求教学的改进与成功。是科学心理学的学门之一。
《国语辞典》:唏哩花啦  拼音:xī lī huā lā
1.拟声词。摹拟物体滚落、撞击等的声音。如:「他一不小心,从楼梯上唏哩花啦地滚下来。」
2.形容破败难堪的情境。如:「岸边的游客被浪花打得唏哩花啦,落荒而逃。」
《国语辞典》:团体辅导(团体辅导)  拼音:tuán tǐ fǔ dǎo
运用专业方法,依据团体情境,透过团体互相学习的集体辅导方式,以期获得知识,修正行为。
《国语辞典》:张罗殆尽(张罗殆尽)  拼音:zhāng luó dài jìn
形容财物匮乏,已竭尽能力去筹措应急的艰困情境。如:「为偿巨额负债,他张罗殆尽,几无所剩。」
《国语辞典》:观察法(观察法)  拼音:guān chá fǎ
observational method
指在自然而不加控制的情境中,透过感觉器官及有关的工具,进行资料蒐集的历程。可搭配实地调查法、参与观察、个案法、实验室实验法,或实地实验法等。
《漢語大詞典》:樽前月下
酒樽之前,月亮之下。谓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八》:“弟此节俗冗,焦头烂额,对月对酒皆不乐。樽前月下,尚有剥啄之声,如御十万敌,必须在家首先搪拒,竟无福前来望见颜色矣。”
《国语辞典》:性变态(性变态)  拼音:xìng biàn tài
骂人的话。指对于特定人、事或情境有异常性偏好或异常行为的状态。
《国语辞典》:实验法(实验法)  拼音:shí yàn fǎ
一种在控制情境下,探究实验变项与反应变项间之关系的科学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