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54,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柔性
同一性
菊性
恣性
迷性
良性
化性
睿性
使性
忘性
性大
阳性
负性
纵性
兰性
《漢語大詞典》:柔性
柔顺之性。 唐 宋之问 《江亭晓望》诗:“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
分類:柔顺顺之
《漢語大詞典》:同一性
(1).在辩证法中,指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是反映一切事物矛盾诸方面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和互相转化的哲学范畴。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同一性是现实的、具体的,是包含着差异、对立的同一性。
(2).指抽象的、简单的等同。在有些唯心主义哲学中,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解释成存在和思维、自然和精神没有区别。如 德国 谢林 的同一哲学。
(3).指性质完全相同。 秦关根 《法拉第》第九章一:“ 法拉第 埋头在实验室里。他用实验证实了不同形态的电的同一性。”
《骈字类编》:菊性
遁斋 閒览南方花发较北地常先一月独菊花开最迟菊性宜冷也 史正志菊谱前序菊性介烈高洁不与百卉同其盛衰必待 霜降草木黄,落而花始开。
《漢語大詞典》:恣性
纵情;任性。礼记·杂记下“ 子贡 观於蜡” 唐 孔颖达 疏:“蜡人恣性酣饮,载号载呶,大小悉尔。”红楼梦第十九回:“﹝ 寳玉 ﹞近年仗着祖母溺爱……任情恣性,最不喜务正。”
分類:纵情任性
《漢語大詞典》:迷性
佛教语。指不明佛道的心性。《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休遣信根沉爱网,休令迷性长愚情。”
《國語辭典》:良性  拼音:liáng xìng
无害的或有助益的特性。如:「良性肿瘤」、「良性循环」。
《国语辞典》:化性  拼音:huà xìng
变化其本性。《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
分类:化性
《漢語大詞典》:睿性
圣明的天性。 明 方孝孺 《代董学士表》:“切覩圣道之渊懿,皆由睿性之高明,岂有涓尘,可裨海岳。”
分類:圣明天性
《漢語大詞典》:使性
亦作“ 使性子 ”。 谓发脾气;任性。 明 贾仲明 《对玉梳》第一折:“俺娘见他没东西了,日日捻他去,他一口气成病,使性儿出去了。”《水浒传》第五四回:“ 李逵 惧怕 罗真人 法术,十分小心伏侍 公孙胜 ,那里敢使性。”《金瓶梅词话》第四一回:“ 李桂姐 听了,一声儿没言语,一日只和 吴银儿 使性子,两个不説话。”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七:“ 老孙太太 说:‘姑娘可别使性,这是老规矩,哪个新娘也得喝。’”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四章:“‘你走!你走!让我一个人睡一觉!’她使性子说。”
《國語辭典》:忘性  拼音:wàng xìng
容易忘记事情的毛病。如:「人年纪大了忘性也大,经常丢三落四,忘东忘西。」
分類:健忘毛病
《漢語大詞典》:性大
脾气大,性情急躁。 元 乔吉 《两世因缘》第三折:“怎么性大便杀,他有罪呵,御阶前吃几金瓜,他掌着百十万军权柄把。”
《國語辭典》:阳性(陽性)  拼音:yáng xìng
1.进行某种试验或化验结果的表示方法。亦用以表示体内曾被某种病原体感染,或对某种药物有过敏反应。
2.某些语言,对于名词、代词、形容词皆有阴性、阳性、中性的区分,不可错用。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
《漢語大詞典》:负性(負性)
(1).禀性。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 临江 髯参军 ,负性何贞烈。”
(2).具有个性。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人生在世,含情负性,岂同草木无知?”
分類:禀性个性
《國語辭典》:纵性(縱性)  拼音:zòng xìng
任性。《文选。张协。七命》:「今将荣子以天人之大宝,悦子以纵性之至娱。」《红楼梦》第四回:「若另住在外,又恐纵性惹祸。」
分類:任性
《骈字类编》:兰性(兰性)
王氏兰谱兰性好通风故台太高冲阳太低隐风前宜向离后宜背坎故迎南风而障北吹兰性畏近日故地太狭蔽气太广逼炎左宜近野右宜依林欲引东旸而避西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