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神怒民怨  拼音:shén nù mín yuàn
鬼神震怒,人民痛恨。形容为非作歹,罪大恶极,引起众怒。《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神怒民怨,君不久矣!侈心之兴,实起于楚。」也作「神怒民痛」、「神怒人怨」。
《国语辞典》:神怒人弃(神怒人弃)  拼音:shén nù rén qì
形容罪大恶极,以至天神震怒,众民唾弃。《新唐书。卷一一二。柳泽传》:「权侔人主,威震天下,然怙侈灭德,神怒人弃。」
《国语辞典》:人怨神怒  拼音:rén yuàn shén nù
形容民怨沸腾,人神共愤。《晋书。卷七八。孔愉传》:「天罚既集,罪人斯陨,王旅未加,自相鱼肉。岂非人怨神怒,天降其灾!」唐。辛替否〈谏造金仙玉真雨观疏〉:「夺百姓之食以养残凶,剥万人之衣以涂土木,于是人怨神怒,众叛亲离,水旱不调。」
分类:容民
《国语辞典》:赫斯之怒  拼音:hè sī zhī nù
本谓盛怒。语本《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后指帝王的怒气。《旧唐书。卷一○三。郭虔瓘传》:「纵鼠窃狗盗,有戍卒镇兵,足宣式遏之威,非降赫斯之怒。」
《国语辞典》:愤怒痉挛(愤怒痉挛)  拼音:fèn nù jìng luán
一种小儿常见病症。在大哭后会突然停止呼吸、脸色发紫、失去意识而引起全身痉挛,持续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神经质和过分受到呵护的幼儿易患此症,随著年龄增长便会自然痊瘉。
《国语辞典》:众怒如水火(众怒如水火)  拼音:zhòng nù rú shuǐ huǒ
群众的愤怒如同水火一般的厉害。《左传。昭公十三年》:「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史记。卷四○。楚世家》:「君蚤自图,无取辱焉。众怒如水火,不可救也。」
《国语辞典》:敢怒不敢言  拼音:gǎn nù bù gǎn yán
心有怒气却没有勇气说出来。如:「长期受到废气污染的居民,不再敢怒不敢言,终于联合向那家工厂提出限期改善的要求。」《醒世姻缘传》第七回:「珍哥、晁住虽是心里不愿意,也只得敢怒不敢言的。」
分类:怒气勇气
《国语辞典》:喜怒不形于色(喜怒不形于色)  拼音:xǐ nù bù xíng yú sè
喜怒之情,不表露在脸上。《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国语辞典》:心花怒开(心花怒开)  拼音:xīn huā nù kāi
形容心情像盛开的花朵般舒畅快活。如:「他知道自己考上了,心花怒开,立刻答应要请客。」也作「心花怒发」、「心花怒放」。
《国语辞典》:睁眉怒目(睁眉怒目)  拼音:zhēng méi nù mù
睁大双眼,挑高眉毛,怒目相视。形容愤怒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徐晃睁眉怒目,许褚切齿咬牙。」
《国语辞典》:羞怒  拼音:xiū nù
羞愧愤怒。如:「他那尖酸刻薄的话,令她感到羞怒。」
分类:羞愧愤怒
《国语辞典》:不怒自威  拼音:bù nù zì wēi
形容人威严内敛,外表虽然平和,威严自然外现。如:「这位将军的气势不怒自威,令人敬畏。」
《国语辞典》:勃然大怒  拼音:bó rán dà nù
忿怒的样子。如:「他不知为了什么事勃然大怒。」《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士真一看,便勃然大怒,既召了来,免不得赐他坐了。」
分类:忿怒
《国语辞典》:发威动怒(发威动怒)  拼音:fā wēi dòng nù
生气、发怒。《红楼梦》第五五回:「他是个姑娘,不肯发威动怒,这是他尊重。」
分类:生气发怒
《国语辞典》:布衣之怒  拼音:bù yī zhī nù
布衣,平民的服饰,借指平民。「布衣之怒」指百姓为天下正义公理而发怒。《战国策。魏策四》:「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