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长恸(長慟)
极度悲痛;大哭。 唐 白居易 《与刘禹锡书》:“前月廿六日 崔 家送终事毕,执紼之时,长慟而已!” 唐 白行简 《李娃传》:“ 娃 前抱其颈,以绣襦拥而归於西厢。失声长慟曰:‘令子一朝及此,我之罪也。’”
分類:悲痛大哭
《漢語大詞典》:长哭(長哭)
大哭。 元 张养浩 《赠刘仲宪》诗:“奈何温饱不自谋,日为黎黔欲长哭。”
分類:大哭
《國語辭典》:号泣(號泣)  拼音:háo qì
大声哭泣。《礼记。曲礼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帝曰:『朕不可舍百官而去。』众皆号泣相随。」
分類:大哭
《漢語大詞典》:流恸(流慟)
悲痛地大哭。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流慟嗟何及,衔寃有是夫。”
《國語辭典》:号啕(號啕)  拼音:háo táo
大声哭泣。《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想宜宁帖,毋致号啕。聊表丹诚,敬陈祭祀。」也作「号咷」。
《國語辭典》:嚎咷  拼音:háo táo
大声哭。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把太真妃放声高叫,叫不应雨泪嚎咷。」也作「号咷」。
《國語辭典》:嚎啕  拼音:háo táo
大声哭。《西游记》第三一回:「儿天儿地的,跌脚搥胸,于此洞里嚎啕痛哭。」也作「号咷」。
《国语辞典》:愤怒痉挛(愤怒痉挛)  拼音:fèn nù jìng luán
一种小儿常见病症。在大哭后会突然停止呼吸、脸色发紫、失去意识而引起全身痉挛,持续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神经质和过分受到呵护的幼儿易患此症,随著年龄增长便会自然痊瘉。
《国语辞典》:痛哭失声(痛哭失声)  拼音:tòng kū shī shēng
伤心大哭,以致气结无法出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夫妻相见了,痛哭失声。」
《国语辞典》:抱头痛哭(抱头痛哭)  拼音:bào tóu tòng kū
形容因极度悲伤或喜悦而相抱大哭。《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也作「抱头大哭」。
《国语辞典》:唱洋梆子  拼音:chàng yáng bāng zi
北平方言:(1)比喻大哭大闹。如:「她一听爸妈不肯答应她的要求,当场就唱洋梆子了。」(2)比喻大肆埋怨或训斥。如:「把老爷子惹毛了,他又要对你大唱洋梆子了。」
《國語辭典》:嚎丧(嚎喪)  拼音:háo sang
哭。为骂人的话。也作「号丧」。
《國語辭典》:抱头大哭(抱頭大哭)  拼音:bào tóu dà kū
形容人因极度喜悦或悲伤而相抱大哭。《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母女两个相见了,又抱头大哭道:『只说此生再不得相会了,谁道还有今日?』」《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也作「抱头痛哭」。
《國語辭典》:抱头痛哭(抱頭痛哭)  拼音:bào tóu tòng kū
形容因極度悲傷或喜悅而相抱大哭。《老殘遊記》第四回:「這裡于家父子同他家裡人抱頭痛哭。」也作「抱頭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