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世态(世態)  拼音:shì tài
世俗的人情状态。唐。戴叔伦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诗:「却是梅花无世态,隔墙分送一枝春。」《红楼梦》第一回:「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
《國語辭典》:变态(變態)  拼音:biàn tài
1.改变原来的形态。《荀子。君道》:「贫穷而不约,富贵而不骄,并遇变态而不穷,审之礼也。」晋。潘岳 射雉赋:「睨骁媒之变态。」
2.与「常态」相对。指人的生理或心理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如:「他虐杀无辜小动物,真是变态。」
3.某些动物自受精卵发育至成体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或多或少的变化,方能与成虫具有相同的形态,此种变化过程称为「变态」。如多数的高等昆虫,都需经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变态,才能完成一生。
4.某些植物生长型态和生理机能,因长期受环境影响而产生变化。如仙人掌的针状叶。
《國語辭典》:意态(意態)  拼音:yì tài
神情姿态。《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刘越传》:「荣姬视瞻,意态不善,疑有私。」唐。杜甫〈天育骠骑歌〉:「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
《國語辭典》:物态(物態)  拼音:wù tài
大陆地区指物质存在的状态。如:「水蒸气是水加热气化后的物态。」
《國語辭典》:故态(故態)  拼音:gù tài
旧日或平日的举止、态度。《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骈字类编》:万态(万态)
唐 吴融 无题 万态千端一瞬中,沁园芜没伫秋风。
《國語辭典》:态度(態度)  拼音:tài dù
1.人的状貌举止。如:「他的态度从容,一副很镇定的样子。」
2.对事情采取的主张或立场。如:「对于这件事,他尚未表明态度,先不要下定论。」
《國語辭典》:老态(老態)  拼音:lǎo tài
1.年老的模样。宋。王禹偁〈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成均吴博士同年殿省柳丞〉诗:「老态厌春华,病身忧宿醒。」
2.旧日或平日惯有的习性。也称为「故态」。
分類:老态衰老
《漢語大詞典》:百态(百態)
各种形态。 宋 欧阳修 《鸣鸠》诗:“君不见人心百态巧且艰,临危利害两相关。” 宋 苏轼 《过庐山下》诗:“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秦牧 《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百花齐放’一语,使人想起了鲜花的百态,想起了艺术的各种各样的风格。”
分類:形态
《國語辭典》:狂态(狂態)  拼音:kuáng tài
1.狂妄放任的态度。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念臣流落有年,尚未除于狂态。」
2.疯疯癫癫的样子。《红楼梦》第五七回:「因此时湘云之症已愈,天天过来瞧看,见宝玉明白了,便将他病中狂态形容了与他瞧,倒引的宝玉自己伏枕而笑。」
《國語辭典》:交态(交態)  拼音:jiāo tài
人与人相交往所表现的态度。唐。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唐。高适〈邯郸少年行〉:「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漢語大詞典》:俗态(俗態)
(1).世俗的情状。 唐 王勃 《涧底寒松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 唐 杜甫 《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2).庸俗的情态。 宋 秦观 《自警》诗:“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镜花缘第二回:“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
(3).世俗人的气质。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以汝前生好道,以得到 兜玄国 ;然俗态未尽,不可长生。然汝自此寿千年矣。”
《國語辭典》:作态(作態)  拼音:zuò tài
故作某种姿态。《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聊斋志异。卷二。侠女》:「亦烦寄告:假惺惺勿作态;不然我将遍播扬。」
《漢語大詞典》:水态(水態)
犹言水上景色。 唐 苏颋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山光积翠遥疑逼,水态含青近若空。” 唐 杜牧 《齐安郡晚秋》诗:“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清 何绍基 《别济南》诗之二:“水态山容似客忙,谁从渔父问行藏。”
分類:水上景色
《國語辭典》:姿态(姿態)  拼音:zī tài
姿容态度。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六七:「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