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7,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徽称
徽数
崔徽
前徽
徽册
徽名
徽言
徽纆
清徽
嗣徽
徽柔
玉徽
徽烈
风徽
遗徽
《漢語大詞典》:徽称(徽稱)
褒扬赞美的称号。 南朝 宋 傅亮 《进宋公为宋王诏》:“乘马之制,有陋旧章,徽称之美,未穷上爵,岂足以显报懋功。”旧唐书·韦温传:“羣臣上尊号, 温 上疏曰:‘……今岁 三川 水灾, 江 淮 旱歉,恐非崇饰徽称之时。’帝深嘉之,乃止。” 元 揭傒斯 《进至大圣德颂表》:“皇太子暨丞相百僚耆耋等以皇帝陛下出抚边陲,入继大统,丰功盛德,高出千古,握符御极,宜获徽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真君封爵:“ 永乐 十五年加封 徐知证 、 徐知諤 二真君曰‘九天金闕明道达德大仙……’凡三十四字,至加上帝号则仅十八字,爵虽崇而徽称减矣。”参见“ 徽号 ”。
分類:褒扬赞美
《國語辭典》:徽号(徽號)  拼音:huī hào
1.古代旌旗的名号。《三国志。卷二五。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杨阜》:「隆又以为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
2.表示尊敬和赞美的称号。《晋书。卷五三。列传。悯怀太子》:「去年十二月,道文疾病困笃,父子之情,实相怜悯。于时表国家乞加徽号,不见听许。疾病既笃,为之求请恩福,无有恶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再看那署的款,却都是连篇累牍,犹如徽号一般的别号。」
《漢語大詞典》:徽数(徽數)
谓褒赐封赏之礼数。 宋 王安石 《除韩琦制》:“恩典徽数,所以旌帝臣;明德茂功,所以奬王室。”
《漢語大詞典》:崔徽
唐 歌妓名。曾与 裴敬中 相爱,既别,托画家写其肖像寄 敬中 曰:“ 崔徽 一旦不及画中人,且为郎死。”后抱恨而卒。事见 唐 元稹 《崔徽歌序》。后多以指美丽多情或善画的少女。 宋 史达祖 《三姝媚》词:“记取 崔徽 模样,归来暗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玩真》:“小娘子画似 崔徽 ,诗如 苏蕙 ,行书逼 卫夫人 。” 清 赵翼 《题周昉背面美人图》诗:“ 崔徽 自写卷中人,毫釐惟恐差效顰。”
《國語辭典》:前徽  拼音:qián huī
前人的美德。《文选。沈约。奏弹王源》:「栾郤之家,前徽未远。」《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钦若皇姑,允迪前徽。」
《漢語大詞典》:徽册
册书之美称。宋书·柳元景传:“宜崇賁徽册,以旌忠懿。” 唐 郑亚 《〈会昌一品集〉序》:“重炳徽册,再晰光誥。”《宋史·乐志十一》:“肃奉徽册,尊名孔章。”
分類:册书
《漢語大詞典》:徽名
美名。南齐书·皇后传论:“宝命方昌,椒庭虚位,有妇人焉,空慕 周 典,禎符显瑞,徒萃徽名。”
分類:美名
《國語辭典》:徽言  拼音:huī yán
美善的言语。《书经。立政》:「呜呼,予旦已受人之徽言,咸告孺子王矣。」也作「徽音」。
分類:美言善言
《國語辭典》:徽纆  拼音:huī mò
捆绑犯人的绳索。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序〉:「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漢語大詞典》:清徽
(1).犹清操。晋书·宗室传论:“﹝ 安平 ﹞清徽至范,为 晋 宗英。” 唐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诗:“ 靖节 昔高尚,令孙嗣清徽。” 明 归有光 《河南策问对二道》:“ 深源 之清徽雅量,固自为众议所归,而 桓温 尤忌之。”
(2).清美的音声;高雅的谈吐。 晋 潘尼 《答杨士安》诗:“俊德貽妙诗,敷藻发清徽。” 宋 司马光 《同范景仁寄修书诸同舍》诗:“愿名思友操,播之清徽琴。” 清 黄景仁 《咏怀》:“好风入怀抱,可以发清徽。”
《國語辭典》:嗣徽  拼音:sì huī
继承前人美德。《宋书。卷九三。隐逸传。王弘之传》:「前卫将军参军武昌郭希林,素履纯洁,嗣徽前武。」
《漢語大詞典》:徽柔
善良仁慈。书·无逸:“徽柔懿恭,怀保小民。” 孙星衍 疏:“徽者,《释詁》云:‘善也。’柔者, 韦昭 注《晋语》云:‘仁也。’” 宋 苏辙 《西掖告词·范纯仁三代·祖母》:“具官某祖母某氏,徽柔靖恭,信顺慈孝。”
分類:善良仁慈
《漢語大詞典》:玉徽
玉制的琴徽。亦为琴的美称。梁书·文学传上·庾肩吾:“故玉徽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 郢 中之听。” 唐 宋之问 《放白鹇篇》诗:“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 宋 陆游 《到家旬馀意味甚适戏书》诗:“石鼎颼飀闲煮茗,玉徽零落自修琴。”
《國語辭典》:徽烈  拼音:huī liè
宏大、伟大的功业。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制诗缉颂,斧藻群言。」
《漢語大詞典》:风徽(風徽)
(1).风范,美德。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绸繆结风徽,烟煴吐芳讯。” 明 宋濂 《径山悦堂禅师四会语序》:“仰前哲之风徽,作后武之距度,究其遗辙,足证新功。” 郭沫若 《新华颂·西伯利亚车中》:“壮怀激烈望南天, 黎利 风徽似昔年。”
(2).谓以风范影响和传播。魏书·李崇传:“养黄髮以询格言,育青襟而敷典式,用能享国长久,风徽万祀者也。”
(3).指文章的完美风格。旧唐书·文苑传序:“近代唯 沈隐侯 斟酌《二南》,剖陈三变,攄 云 渊 之抑鬱,振 潘 陆 之风徽。”
《漢語大詞典》:遗徽(遺徽)
死者生前的美好德行。 宋 岳珂 愧郯录·追册后:“是时, 郭后 正位中宫, 仁宗 追念遗徽,特崇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