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99,分320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宣德郎
德参
庞德公
安德
隆德
德輶
功德水
言德
慕德
内德
玉德
心德
德寿宫
杜德机
达德
《漢語大詞典》:宣德郎
官名。 隋 置,为散官。 唐 沿用。 宋 政和 四年以为与 宣德门 名相同,曾改称宣教郎。 明 、 清 仍为散官。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最奇异的,乃是上皇登极,恩典下颁,致仕官皆得迁受一纸。宣议即加宣德郎,勑下之日,正遇着他的生辰,亲戚朋友来贺喜的,满座堂中。”
《韵府拾遗 覃韵》:德参(德参)
北堂书钞德参姜妊陈临歌德参古贤天报施
《国语辞典》:庞德公(庞德公)  拼音:páng dé gōng
东汉末高士,襄阳人。与诸葛亮、徐庶、司马德操为友。刘表数度延请,不至。隐居鹿门山,因采药不返,不知所终。也称为「庞公」。
《漢語大詞典》:安德
巩固德行;安养德行。左传·襄公十一年:“失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所谓乐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
《國語辭典》:隆德  拼音:lóng dé
崇高的品德。如:「隆德高行」。
分類:高尚修德
《漢語大詞典》:德輶
见“ 德輶如毛 ”。
《漢語大詞典》:德輶如毛
德轻得象羽毛一样。谓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 仲山甫 举之,爱莫助之。” 郑玄 笺:“人之言云,德甚轻,然而众人寡能独举之以行者,言政事易耳,而人不能行者,无其志也。我与伦匹图之,而未能为也。”《礼记·中庸》:“子曰:‘声色之於以化民,末也。’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郑玄 注:“言化民常以德,德之易举而用其轻如毛耳。”亦作“ 德輶如羽 ”。 晋 张华 《励志诗》之三:“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众鲜克举。”亦省作“ 德輶 ”。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仁器非重,德輶易遵。”
《漢語大詞典》:功德水
即八功德水。佛教谓西方极乐世界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其水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饮时除饥渴,能增益种种殊胜善根。 唐 孟浩然 《腊月八日於剡县石城寺礼拜》诗:“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唐 钱起 《梦寻西山準上人》诗:“觉来缨上尘,如洗功德水。”《老残游记》第九回:“引作园中功德水,一齐都种曼陀罗。”参阅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漢語大詞典》:言德
用语言来阐扬德教。国语·周语下:“以言德於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 韦昭 注:“言德,以言发德教也。”
分類:阐扬德教
《漢語大詞典》:慕德
向慕德化。 汉 焦赣 《易林·讼之既济》:“白雉羣雊,慕德朝贡。湛露之恩,使我得懽。”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吴郡僧智书》:“昔 林宗 道主,时人多慕德之宾; 无忌 雄豪,天下尽希风之客。”
《國語辭典》:内德(內德)  拼音:nèi dé
1.内在的德性。《诗经。卫风。芄兰》唐。孔颖达。正义:「而内德不称,无礼以行之。」《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序》:「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2.后妃之德。《陈书。卷七。皇后传。序》:「然受命继体之主,非独外相佐也,盖亦有内德助焉。」南朝梁。任昉〈王贵嫔哀策文〉:「坤载既厚,内德之助。」也作「坤德」。
《漢語大詞典》:玉德
古谓玉有五德,后常以喻素质之美。《梁书·王僧辩传》:“维尔世基 武子 ,族懋 阳元 ,金相比映,玉德齐温。” 唐 白居易 《雪中即事寄微之》诗:“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 宋 苏轼 《龙尾砚歌》:“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於石。”
分類:五德素质
《漢語大詞典》:心德
指人的意识与性情。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参两:“此上二章,因天化以推心德之主宰,尤学者所宜尽心也。”
分類:意识性情
《漢語大詞典》:德寿宫(德壽宫)
宋 宫名。原为 绍兴 十五年 宋高宗 钦赐给 秦桧 的大宅,并有 高宗 亲笔题额“一德格天之阁”,后改名为“德寿宫”。 绍兴 三十一年 高宗 退位后常居于此。故址在今 浙江 杭州 望仙桥 东。 宋 张仲文 《白獭髓》:“ 秦檜 师垣 故第,即今之 德寿宫 ,西有 望仙桥 ,东有 升仙桥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高宗 在 德寿宫 ,每进膳,必置匙筯两副,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筯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 吴后 尝问其故,对曰:‘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亦省称“ 德寿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高宗 既居 德寿 ,时到 灵隐 冷泉亭 閒坐。” 清 张日熙 《南宋西湖小乐府·精忠柏》:“ 德寿 盘松委秋草,千载墓门日杲杲。”
《漢語大詞典》:杜德机(杜德機)
谓闭塞生机。庄子·应帝王:“ 郑 有神巫,曰 季咸 …… 列子 与之见 壶子 。出而谓 列子 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壶子 。 壶子 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 成玄英 疏:“杜,塞也;机,动也。至德之机,开而不发,示其凝淡,便为湿灰。” 宋 辛弃疾 《瑞鹧鸪》词:“何人可觅安心法?有客来观杜德机。”亦省作“ 杜机 ”。 宋 沈辽 《谕客词》:“不杜机以惊俗,不属骚以况 均 。” 明 唐顺之 《有相士谓余四十六岁且死者诗以自笑》:“色常带墨缘辞肉,形或如灰似杜机。”
分類:闭塞生机
《國語辭典》:达德(達德)  拼音:dá dé
1.常行不变的道德。《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2.选拔录用有才德的人。如:「尊贤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