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蝇营(蠅營)  拼音:yíng yíng
如苍蝇般到处钻营。比喻为钻营小利而劳碌不休。《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狗苟钻缘,蝇营淫赌。」
《漢語大詞典》:徵逐
1.谓交往过从。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 宋 韩维 《送孔先生还山》诗:“蚕桑事未起,农里得徵逐。”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弟墨书》:“ 徐宗于 、 陆白义 辈,是旧时同学,日夕相徵逐者也。”
2.特指不务正业,唯在吃、喝、玩、乐上的往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还有那些手头空乏的,虽是空着心儿,亦要充作大老官模样,去逐队嬉游,好像除了徵逐之外,别无正事似的。”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清之狭邪小说》:“作者虽目光始终不离於 赵 ,顾事跡则仅此,惟因 赵 又牵连租界商人及浪游子弟,杂述其沉湎徵逐之状,并及烟花。”
3.追随;追求。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李朱画得坡仙赏识:“ 毛泽民 为郡守……常延致 象先 为作一大屏,真近世絶笔。但日来鉴赏之家,未免徵逐时好,未有深知二人者。” 清 朱焘 《北窗呓语》:“人一好名,则访求师友,购买书籍,徵逐声气,驰騖名场。”
《漢語大詞典》:通济(通濟)
(1).开朗豁达。世说新语·任诞“ 祖车骑 过 江 时”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性通济,不拘小节,又宾从多是桀黠勇士, 逖 待之皆如子弟。”晋书·贺循传:“前 蒸阳 令 郭訥 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
(2).融通调济。晋书·文苑传·王沈:“痷婪者以博纳为通济,眂眂者以难入为凝清。”新唐书·李吉甫传:“ 大历 时,权臣月奉至九千緡者,州刺史无大小皆千緡,宰相 常衮 始为裁限,至 李泌 量闲剧稍增之,使相通济。”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商贾贩卖……须今年索去年所卖,明年索今年所赊,然后计算得行,彼此通济。”
(3).往来通达。 宋 范仲淹 《论西京事宜札子》:“太平则居 东京 通济之地,以便天下;急难则居 西洛 险固之地,以守中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又於 清苑 界开 徐河 、 鸡距河 五十里入 白河 ,由是 关南 之漕悉通济焉。”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河漕·宣大二镇漕河:“又自 怀来 运米三十石,溯流而上,竟达 古淀桥 ,则河之通济甚便。”
《漢語大詞典》:客贩(客販)
往来各地的商贩。宋史·食货志下四:“ 崇寧 元年, 蔡京 议更盐法,乃言东南盐本或闕,滞于客贩,请增给度牒。”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或携 建 茶沿途备用,而彼中非絶品不顾,盖榷场客贩坌集,且能品第精粗。”
分類:往来商贩
《國語辭典》:直达(直達)  拼音:zhí dá
1.直接抵达。如:「本班车直达台中目的地。」《清史稿。卷一二九。河渠志四》:「请自峪口起,开河沟一,直达汾水。」
2.直接传达。如:「民众将意见直达于市长,可更真实的反映基层问题。」
《漢語大詞典》:行官
(1). 唐 代官名。称受上官差遣,往来四方干办公事者。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行官自南迴,过 吉州 ,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二年“ 子仪 ( 郭子仪 )使牙官 卢谅 至 汾州 ” 元 胡三省 注:“节镇、州、府皆有牙官、行官;牙官给牙前驱使,行官使之行役四方。”
(2).指主持事务的仆臣。 唐 杜甫 有《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一作刈)稻》两诗。 仇兆鳌 注:“ 朱 注:行官是行田者。” 施鸿保 《读杜诗说》:“《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诗云‘督促’,亦可见主管田事;称为家臣,以别于家僮。”
《國語辭典》:侁侁  拼音:shēn shēn
形容行走的声音。《楚辞。宋玉。招魂》:「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
《國語辭典》:班次  拼音:bān cì
1.朝廷官位的分列次序。《后汉书。卷三三。朱冯虞郑周列传。郑弘》:「时举将第五伦为司空,班次在下,每正朔朝见,弘曲躬而自卑。」《歧路灯》第四回:「这接诏官员,排定班次,礼生高唱行礼。」
2.学校中的班级次序。如:「你的班次比我高,我当然要称呼你为学长。」
3.交通运输工具定时往来的开行次数。如:「为了输运旅客,铁、公路都增加了许多班次。」
4.泛指排列的次序或等级。汉。应玚驰射赋〉:「筹算克明,班次均壹。」《春秋。僖公二十八年》「盟于践土」唐。孔颖达疏:「会之班次,以国大小为序。」
5.执行工作任务的规定时间顺序或次数。如:「排得如此密的班次,工作人员有适当的睡眠吗?」
《漢語大詞典》:征商
(1).征收商业税。孟子·公孙丑下:“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朱熹 集注:“后世缘此遂征商人也。”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陛下注意将臣,然武举唱第名在一二者,固蒙褒擢,余皆任以榷酤、征商之事。”
(2).往来贩卖。 宋 苏辙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旧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故操舟者富厚。”
《漢語大詞典》:求通
(1).谋求显达。庄子·秋水:“ 孔子 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
(2).谓拜见主人时,请管门人通报姓名。《后汉书·丁鸿传》:“今大将军虽欲勑身自约,不敢僭差,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辞,求通待报,虽奉符璽,受臺勑,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资治通鉴·汉和帝永元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求通者,求通名也。”
(3).请求通使往来。 明 徐祯卿 《翦胜野闻》:“余尝见 倭国 求通,表文曰:‘臣闻三皇立位,五帝禪权,岂谓中华之有主,焉知夷狄之无君?’”
《漢語大詞典》:两马(兩馬)
指国马与公马。国马,民间所出之马,供往来之用;公马,官家所给之马,供公家运输和军队使用。孟子·尽心下:“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 赵岐 注:“两马者,《春秋外传》曰:‘国马足以行关,公马足以称赋。’” 朱熹 集注:“此章文义本不可晓,旧説相承如此。”参阅 清 焦循 孟子正义卷十四。
《漢語大詞典》:行履
(1).犹往来,交往。南史·齐始兴简王鉴传:“ 王俭 常叹云:‘ 始兴王 虽尊贵,而行履都是素士。’”
(2).行走。《元典章新集·刑部·毁伤眼目》:“ 曹 辛三 将叔 曹 庆二 两脚用铁扒砍伤脚跟,左脚被伤,筋断紧缩,不能行履,已成废疾。” 清 恽敬 《姚江学案书后二》:“ 敬 尝观禪有近於 朱子 理在气先之説者,如 鲁祖 茶盏在世界前之言,是也;有近於 朱子 知在行先之説者,如 仰山 行履在何处之言,是也。”
(1).行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然行履稍劣,好蒲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有不愜即弃之,凡易三四。”
(2).经历。 清 钱谦益 《海印憨山大师遗事记》:“大师歷年行履,具在自製年谱及经解文集中。”
《國語辭典》:驿传(驛傳)  拼音:yì chuán
古代官方为传递文书或接待官员往来而设的交通机构。最迟源于春秋、战国时代,至清末改办邮局后废除。
《漢語大詞典》:阔绝(闊絶)
(1).指长时间断绝音讯、往来。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昔移入湖,阔絶三年。”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归家二载餘,阔絶无音书。” 清 刘大櫆 《江贞女传》:“其后 顾君 罢去,携其子归里, 江君 亦被议入京补官,两家音问阔絶。”
(2).相差很远;差别很大。 宋 苏轼 《上曾丞相书》:“王公大人,不可以无贫贱之士居其下风而推其后,大其声名而久其传。虽其贵贱之阔絶,而其相须之急,不啻若左右手。” 清 黄宗羲 《辞张郡侯请修郡志书》:“盖文章之道,臺阁山林,其体阔絶。” 严复 《原强》:“其降而日异者,大抵以牵天繫地之不同,与夫生理之常趋於微异,洎源远流分,遂阔絶相悬,不可復一。”
(3).离奇;特殊。 清 刘大櫆 《解毁》:“彼其毁之者,必其为阔絶之行,而与其言相近似不相远者也。”
《漢語大詞典》:神足
(1).神足通。佛教六通之一。指游涉往来非常自在的神通力量。 晋 法显 佛国记:“我是女人,何由得先见佛?即以神足,化作转轮圣王,最前礼佛。”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明律·释僧璩:“ 璩 案律文有四因缘得现神足:一断疑网,二破邪见,三除憍慢,四成功德定。”参见“ 六通 ”。
(2).犹高足。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竺道潜:“凡此诸人,皆 潜 之神足。”
(3).神灵般的脚步。形容行走快速。 汉 应瑒 《驰射赋》:“驊騮激骋;神足奔越。终节三驱,矢不虚发。”
《漢語大詞典》:六通
(1).谓上下四方无不通畅。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诗之四:“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参见“ 六通四辟 ”。
(2).佛教语。谓六种神通力:神境智证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证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证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证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智证通,亦云宿命通)、漏尽智证通(亦云漏尽通)。神足通,谓其游涉往来非常自在;天眼通,谓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视无碍;天耳通,谓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他心通,谓能知他人之心念而无隔碍;宿命通,谓知自身及六道众生宿世行业而无障碍;漏尽通,谓断尽一切烦恼得自在无碍。前五通,凡夫亦能得之,而第六通,唯圣者始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汰法师 云:六通三明同归,正异名耳。”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至於一乘二諦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 明谢谠《四喜记·诗礼趋庭》:“飞锡起金池,潦倒沙弥,六通五藴见□迷。”参阅《俱舍论·分别智品》
(3).谓通解六试题。宋史·仁宗纪四:“﹝ 至和 二年九月﹞戊辰,詔:试医官须引《医经》《本草》以对,每试十道,以六通为合格。”宋史·选举志一:“凡《三礼》《三传》《通礼》每十道义分经註六道,疏义四道,以六通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