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造式
创造物体形象。埤雅·释兽:“故古之造式者,木用槐癭枣瘤,而以狼牙为柱,取其灵智也。”
《漢語大詞典》:邦表
显示国家形象的标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 汉 德明著,莫立邦表之言,故浩广之德未光於世也。”
《漢語大詞典》:鹗驻(鶚駐)
鹗鸟峙立。指旌旗上所画的鹗鸟形象。 唐 李绅 《忆至巩县河宿待家累追怀》诗:“弓开后骑低初月,鶚驻前旌拂暮鸦。”
《漢語大詞典》:虭蛥
古时传说中的龙属动物。常以其形象雕刻于古器物上。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虭蛥,其形似龙而小,性好立险,故立於护朽上。”
《漢語大詞典》:内像
佛教谓如理观想而呈现的种种形象。见《观无量寿经》。 唐 沈亚之 《移佛记》:“其机高者性惠,见其内像而内觉,发其心而能至其正。”
《國語辭典》:有声电影(有聲電影)  拼音:yǒu shēng diàn yǐng
能发声的电影。最初的电影是默片,直到西元一九二七年由于光电管的发明,使电影得以利用光电管及辉光管记录音波于电影软片,映演时能放出原来的声音。第一部有声电影是美国的爵士歌王,此后全世界掀起有声电影的狂潮。到了一九二九年,无声电影的时代终于结束。
《國語辭典》:原型  拼音:yuán xíng
1.一事物最初或最原始的模式。文学上常用来称某故事的原始型态。也称为「基本型态」、「基型」。
2.雕刻家以蜡、黏土或油土塑造首次模型,然后以石或木等材料进行雕刻制作的模型,称为「原型」。
3.在电脑动画的创作领域,原型的设计极为重要。又称为Prototype。Prototype具有几种特性:一个问题一个原型,原型是用来验證、用来说服他人。原型通常作为技能操作的介面,包含过场动画或动画特效。
《國語辭典》:艺术性(藝術性)  拼音:yì shù xìng
具有传达艺术概念或表现艺术价值的性质。
《國語辭典》:盈盈在目  拼音:yíng yíng zài mù
美好的事物如在眼前。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二:「楚士吕凤梧游于姑苏,于舟中见一女子,美而艳,来桡去楫,一瞬即过,然思之盈盈在目也。」
《漢語大詞典》:造型艺术(造型藝術)
占有一定空间、构成有美感的形象、使人通过视觉来欣赏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也叫美术。
《國語辭典》:透视缩影(透視縮影)  拼音:tòu shì suō yǐng
从仰视或俯视的特殊角度描绘或拍摄物体时,在透视上所造成的缩小影像,称为「透视缩影」。
《漢語大詞典》:无声片(無聲片)
没有声音,只有形象的影片。也称默片。
《國語辭典》:随物赋形(隨物賦形)  拼音:suí wù fù xíng
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描绘、刻划事物的形象。如:「这幅泼墨山水随物赋形,形神兼备,真是传神极了。」
《漢語大詞典》:倠丑(倠醜)
形象丑恶。 章炳麟 《訄书·辨乐》:“优人之舞,悉形象成事为之,既不比律,其倠丑又相若。”
分類:形象丑恶
《漢語大詞典》:象形拳
拳术类别之一。由模仿动物的神形以及表现古代某些特定人物形象的动作组成。分象形和取意两种。前者以模仿动物和人物的形态动作为主,追求形象,技击性较差;后者取意动物的搏击特长来充实动作,技击性较强。主要有猴拳、鹰拳、蛇拳、螳螂拳、鸭形拳、醉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