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5,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危行危言
仲弓德
词典
弯弓
弓矢
弓箭
弓刀
弓剑
弓手
雕弓
角弓
弓旌
弓弩
彤弓
遗弓
张弓
典故
危行危言

相关人物
孔弓


《论语·宪问》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例句

危行危言者,从天落海涯。 贯休 送谏官南迁

典故
仲弓德

相关人物
仲弓


《论语注疏·先进》~96~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290~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國語辭典》:弯弓(彎弓)  拼音:wān gōng
1.引弓、拉弓。《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文选。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弯曲成弓形。
3.比喻交情原友善,后反目成仇。《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还有朝兄弟,暮仇敌,才放下酒杯,出门便弯弓相向的。」
《國語辭典》:弓矢  拼音:gōng shǐ
弓与箭。《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于时肄射,弓矢斯御。」
《国语辞典》:弓箭  拼音:gōng jiàn
弓与箭。《三国演义》第七回:「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
分类:弓箭
《骈字类编》:弓刀
唐 杨汝士 建节后偶作 抛却弓刀上砌台,上方台榭与云开。
唐 韦蟾 送卢潘尚书之灵武 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
《漢語大詞典》:弓剑(弓劍)
(1).弓与剑。礼记·曲礼上:“受弓剑者以袂。”《淮南子·氾论训》:“古之兵,弓剑而已矣。”
(2).指武艺或用武。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 道安 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宋 叶适 《赠李秀才肖舒》诗:“寺传弓剑烟嵐外,门掩诗书浪泊间。” 明 陈子龙 《中都》诗:“ 涂山 弓剑地,千载颂苞桑。”
(3).传说 黄帝 骑龙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坠帝弓。又 黄帝 葬 桥山 ,山崩,棺空,唯剑存。见史记·封禅书、 汉 刘向 列仙传·黄帝。后因以“弓剑”为对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词。魏书·肃宗纪:“何图一旦,弓剑莫追,国道中微,大行絶祀。” 隋 牛弘 《隋文帝颂》:“慕深考妣,哀缠弓剑。” 唐 杜甫 《送覃二判官》诗:“先帝弓剑远,小臣餘此生。” 清 徐枋 《顾氏松风寝记》:“而事关故国,莫不动先王弓剑之思焉。”
《國語辭典》:弓手  拼音:gōng shǒu
1.善于射箭的人。也称为「弓弩手」、「弓箭手」。
2.宋代由县尉统属,专门负责缉捕的士兵。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二。李元礼》:「李命弓手冥搜一民以充数,皆以赃满论死。」《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董平取弓手回县,离不得遭断吃棒。」
《國語辭典》:彫弓  拼音:diāo gōng
刻有花纹的弓。宋。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会挽彫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國語辭典》:角弓  拼音:jué gōng
1.用角装饰的弓。南朝宋。鲍照〈出自蓟北门行〉:「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唐。王维 观猎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角方,父兄刺幽王也。」首章二句为:「骍骍角弓,翩其反矣。」
《國語辭典》:角弓  拼音:jiǎo gōng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角弓,父兄刺幽王也。」首章二句为:「骍骍角弓,翩其反矣。」
分類:兽角硬弓
《國語辭典》:弓旌  拼音:gōng jīng
古代徵聘的礼物,以弓招士,以旌招大夫。见《左传。昭公二十年》。引申为延聘之意。《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爰在弱冠,首应弓旌。」
《國語辭典》:弓弩  拼音:gōng nǔ
弩,以机械发射的弓。弓弩指弓与弩。《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汝可坚守营寨。两壁厢多设弓弩,以为准备。」
《國語辭典》:彤弓  拼音:tóng gōng
1.红色的弓。古代天子用来赏赐有功的诸侯或大臣,使专用于征伐。《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彤弓,天子锡有功诸侯也。」古代天子宴飨有功诸侯赏赐弓矢时的乐歌。首章二句为:「彤弓弨兮,受言藏之。」
《漢語大詞典》:遗弓(遺弓)
(1).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以“遗弓”指 黄帝 骑龙升天时坠落的弓。《宋史·乐志十六》:“ 鼎湖 龙去遗弓堕,冠剑鏁深宫。” 清 顾炎武 《登岱》诗:“何人得昇仙,遗弓名乌号。”
(2).据史记·封禅书载,传说 黄帝 骑龙升天时,“堕 黄帝 之弓”。后以“遗弓”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慕切遗弓,哀同遏密。”旧唐书·哀帝纪:“朕祗荷丕图,仰惟先训,方迫遗弓之痛,俯临同轨之期。”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遗弓仙驭远,上食繐帷张。”
(3).吕氏春秋·贵公:“ 荆 人有遗弓者,而不肎索,曰:‘ 荆 人遗之, 荆 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遗弓”指丢失而为他人得到对他人也有益处的事物。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弓。”
《漢語大詞典》:张弓(張弓)
(1).弦拉紧的弓。仪礼·乡射礼:“遂命胜者执张弓,不胜者执弛弓。”
(2).拉弓。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餘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汉书·酷吏传·严延年:“﹝盗贼﹞浸浸日多,道路张弓拔刃,然后敢行,其乱如此。”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鎚折臂。张弓簸旗俱不堪,从此始免征 云南 。” 鲁迅 《集外集·爱之神》:“一个小娃子,展开翅子在空中,一手搭箭,一手张弓,不知怎么一下一箭射着前胸。”
分類:张弓拉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