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白沙湾(白沙湾)  拼音:bái shā wān
地名。位于新北市三芝区内。已开发为游乐海水浴场,因其具有白色沙滩而闻名,为北部地区夏季的游乐胜地。
《国语辞典》:原始林  拼音:yuán shǐ lín
森林尚未经过人类开发或破坏,仍保持全部天然性质者,称为「原始林」。
《漢語大詞典》:伏利
尚未开发的物资、财源。管子·五辅:“发伏利,输墆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此谓输之以财。” 尹知章 注:“利人之事积久隐伏者,发而用之。”
《國語辭典》:智育  拼音:zhì yù
五育之一。教导有关知识、技能的学习,以及心智能力的陶冶或锻鍊的教育活动。
《国语辞典》:访山人(访山人)  拼音:fǎng shān rén
专门登上未开发山区,访求深山资源,规划开发,以求财富的人。如:「董事长早年为开发森林资源,翻山越岭,曾经是个积极的访山人。」
《漢語大詞典》:源陆(源陸)
未开发的土地。 南朝 宋 鲍照 《石帆铭》:“在昔鸿荒,刊啟源陆。”
《漢語大詞典》:鸣放(鳴放)
(1).发出枪弹、炮弹。因发弹时伴有很大的响声,故称。如:他抽出手枪,对天鸣放,以示警告。
(2).指人民群众对问题公开发表意见。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农村中也要先让农民‘鸣放’,即提意见,发议论。” 柳青 《狠透铁》:“散会的时候,他对 高书记 说,看起来似乎‘鸣放’完了。”
《國語辭典》:智力投资(智力投資)  拼音:zhì lì tóu zī
大陆地区指用于教育和训练劳工的投资。
《國語辭典》:饮泣吞声(飲泣吞聲)  拼音:yǐn qì tūn shēng
噙著眼泪,强忍悲伤,不哭出声音。如:「这孩子从小孤苦无依,每受委屈只能饮泣吞声。」也作「吞声饮泣」。
《國語辭典》:挖掘  拼音:wā jué
1.凿取。如:「挖掘宝藏」。
2.探求。如:「挖掘秘密」。
《國語辭典》:通电(通電)  拼音:tōng diàn
1.分致数人或数处之电报。用以发布宣言,报告某一重大事件之情况或申述本人对于某事之意见。
2.使电流通过。
《国语辞典》:落后国家(落后国家)  拼音:luò hòu guó jiā
经济未开发的国家。参见「未开发国家」条。
《国语辞典》:太空总署(太空总署)  拼音:tài kōng zǒng shǔ
世界各国为研究太空、开发太空计画而设立的总体性中心机构。如美国太空总署。
《国语辞典》:水利专家(水利专家)  拼音:shuǐ lì zhuān jiā
从事研究、发展有关水资源之开发、运用等的专门人员。
《国语辞典》:股票市场(股票市场)  拼音:gǔ piào shì cháng
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以及已发行的股票,欲转让流通所产生的市场。此为股票流通的核心,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客户可透过股票经纪人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