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登庙(登廟)
登上庙堂;立庙受祭。《淮南子·缪称训》:“故 管子 文锦也,虽丑登庙; 子产 练染也,美而不尊。”《晋书·锺雅传》:“又礼,祖之昆弟,从祖父也。 景皇帝 自以功德为 世宗 ,不以伯祖而登庙,亦宜除伯祖之文。”
分類:庙堂立庙
《国语辞典》:庙享(庙享)  拼音:miào xiǎng
享,祭祀。「庙享」指太庙之祭。太庙即皇帝祖庙。
《漢語大詞典》:黄陵庙(黄陵廟)
(1).庙名。传说为 舜 二妃 娥皇 、 女英 之庙,亦称 二妃庙 ,在 湖南省 湘阴县 之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湖水西流,逕 二妃庙 南,世谓之 黄陵庙 也。” 唐 郑谷 《鹧鸪》诗:“雨昏 青草湖 边过,花落 黄陵庙 里啼。” 清 吴伟业 《南风》诗:“ 九疑 望断 黄陵庙 ,曾共 湘灵 拂五絃。”
(2).庙名。即 黄牛庙 。《瞭望》1991年第52期:“ 唐宣宗 大中 九年(八五五年), 黄牛庙 重修扩建。大约是考虑到 大禹 致力于疏导江河,终于使天下黎民得享景福,重修者将原庙的主祭神改为 禹王 ,并将庙名改为 黄陵庙 。”参见“ 黄牛庙 ”。
《漢語大詞典》:黄牛庙(黄牛廟)
庙名。在 长江 三峡 的 黄牛滩 边。 三国 蜀 诸葛亮 《黄陵庙记》:“神有功助 禹 开 江 ,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僕復而兴之,再建其庙号,目之曰 黄牛庙 ,以显神功。”《瞭望》1991年第52期:“﹝ 黄牛滩 ﹞滩边有座享祀千年的古庙,这就是历代文人多有歌咏的 黄牛庙 。庙的右前方草坪上,有一通刻着 诸葛亮 《黄牛庙记》的石碑。”参见“ 黄牛滩 ”、“ 黄陵庙 ”。
《國語辭典》:庙主(廟主)  拼音:miào zhǔ
1.庙神、庙里的木主。《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迁吕太后庙主于园,四时上祭。」
2.总管全庙事务的人。《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到了庙中,庙主自然出来迎接。那时掷盏为号,即便捉了。」
《漢語大詞典》:徽庙(徽廟)
北宋 皇帝 赵佶 庙号 徽宗 , 宋 人因称 徽宗 为“徽庙”。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徽庙 尤喜书,立学养士,惟得 杜应稽 一人。” 宋 曹勋 北狩见闻录:“ 徽庙 出御衣之衬一领,俗呼背心。”
《漢語大詞典》:天庙(天廟)
(1).庙堂。 前蜀 贯休 《寄韩团练》诗:“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2).星名。即营室。国语·周语上:“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 韦昭 注:“天庙,营室也。” 晋 陆云 《岁暮赋》:“天庙既底,日月贞观。”
分類:星名庙堂
《國語辭典》:文庙(文廟)  拼音:wén miào
奉祀孔子的庙宇。参见「孔子庙」条。
《漢語大詞典》:私庙(私廟)
(1).犹家庙。 南朝 陈 徐陵 《为梁贞阳侯答王太尉书》:“蒸尝不絶于私庙,子弟得嗣于南藩者, 后主 之惠也。”类说卷四一引 宋 钱易 南部新书:“ 大历 八年,虎入 元载 私庙。”
(2).私人所建的庙宇。 许地山 《解放者》:“ 大悲院 原是镇外一所私庙,不过好些年没有和尚。”
《骈字类编》:山庙(山庙)
唐 许浑 送客归湘楚 桂花山庙冷,枫树水楼阴。
《漢語大詞典》:清庙器(清廟器)
太庙之祭器。喻指可以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新唐书·李珏传:“宰相 韦处厚 曰:‘清庙之器,岂击搏才乎?’” 宋 苏轼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我兄清庙器,持节瘴海头。”参见“ 清庙 ”。
《國語辭典》:清庙(清廟)  拼音:qīng miào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清庙,祀文王也。」本章二句为:「于穆清庙,肃雍显相。」
《国语辞典》:破庙(破庙)  拼音:pò miào
破旧的庙宇。《红楼梦》第三九回:「那地名坐落,不似爷说的一样,所以找了一日,找到东北上田埂子上才有一个破庙。」
分类:破旧庙宇
《韵府拾遗 啸韵》:旧庙(旧庙)
晋起居注武帝诏曰往者乃魏氏旧庙处立庙既壅翳不显又林木短小
《漢語大詞典》:园庙(園廟)
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庙。汉书·苏武传:“詔 武 奉一太牢,謁 武帝 园庙,拜为典属国。”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幸 舂陵 ,祠园庙,大置酒与 舂陵 父老故人为乐。” 宋 梅尧臣 《送宋中道朝陵仍于西都省亲》诗:“西出 虎牢关 ,南瞻园庙戟。”
《漢語大詞典》:朝庙(朝廟)
(1).祭奠于宗庙。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杜预 注:“诸侯每月必告朔听政,因朝宗庙。”后汉书·郑兴传:“春秋书‘ 齐 小白 入 齐 ’,不称侯,未朝庙故也。” 清 恽敬 《顾命辨下》:“踰年即位必朝庙,朝庙必改元。”
(2).指朝廷与宗庙。《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 桓公 乃命三国各具版筑……更为建立朝庙,添设庐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古者,《风》採之民间,《雅》《颂》歌之朝庙。”
《漢語大詞典》:迁庙(遷廟)
(1).古代太庙中专门供奉、祭祀被迁神主之庙殿。也称远庙。太庙之制,中为始祖或太祖,为不迁之主,左右三昭三穆,自天子之父、祖、曾祖、高祖、高祖之父、之祖共六代。天子薨,其子继位,则迁新死之天子神主入祀太庙为第六代,而迁原第一代神主入迁庙。孔丛子·巡狩:“或以迁庙之主行,载於斋车,每舍奠焉。”《旧唐书·礼仪志五》:“迁庙、亲庙,皆出太祖之后,故得合食有序,尊卑不差。” 清 许宗彦 《周庙祧考》:“远庙者,远於庙。自正庙而迁之於祧,谓之迁,故祧曰迁庙。”
(2).谓迁移新死天子的神主入祀太庙,迁移其高祖之祖的神主入祀迁庙,并依次迁移原昭穆神主位置的仪式。大戴礼记·诸侯迁庙:“摈者曰:‘迁庙事毕,请就燕。’”《汉书·韦玄成传》:“诚以为迁庙合祭,久长之策, 高皇帝 之意,乃敢不听?”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祔:“《迁庙》一篇,新死者自殯宫迁於庙,当迁者自旧庙迁於新庙,皆用此礼。其曰‘从至於庙’,虽殯宫亦称庙,实不专指殯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