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4,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天底
底丽
倒底
无底壑
沟底
酒底
袜底
照底
连底冻
高底
兀底
蓑底
中底
班底
底极
《国语辞典》:天底  拼音:tiān dǐ
从观测者立足点的垂直线向下延伸,与天球交会的点称为「天底」。
《漢語大詞典》:底丽(底麗)
依附。 宋 苏辙 《汉论》:“臣无以用之,以至於惸惸而无所底丽。”
分類:依附
《漢語大詞典》:倒底
(1).副词。现多作“到底”。犹言总要,总得。红楼梦第五十回:“ 薛寳釵 道:‘倒底分个次序,让我写出来。’説着便令众人拈鬮为序。”
(2).副词。犹言毕竟,终究。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私家财力,倒底不能持久。” 鲁迅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歧途》:“在生活困乏中,一面拉车,一面‘之乎者也’,倒底不大便当。”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 银凤 倒底是女孩人家,无论如何,早控制不住自己,眼泪珠一颗跟一颗滚下来。”
(3).副词。表示深究,犹言究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 迂奶奶 又顶着问道:‘倒底那个的原告?’” 茅盾 《锻炼》六:“他甚至想跑出大门去看看那怪人倒底走了没有。”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不过,抗战倒底哪一年结束呢?”
《漢語大詞典》:无底壑(無底壑)
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 归墟 。”本指深不可测的山谷,后以“无底壑”比喻难以满足的贪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吾弟无行……此后成败,在於新妇。能令改行,无忧冻饿,不然兄亦不能填无底壑也。”
《国语辞典》:沟底(沟底)  拼音:gōu dǐ
沟渠的最低处。
分类:沟渠低处
《國語辭典》:酒底  拼音:jiǔ dǐ
宴席时,每行完一个酒令,则饮乾一杯酒,称为「酒底」。《红楼梦》第六二回:「平儿、袭人也作了一对划拳,叮叮当当,只听得腕上的镯子响。一时,湘云赢了宝玉,限酒底酒面。」一指饮酒时的馀兴。《野叟曝言》第一二五回:「如今验出来,才知老爷两个酒底,已许下夫妻之约,只把我们漫在鼓里。」
《國語辭典》:酒面  拼音:jiǔ miàn
饮酒后的脸。唐。白居易 赠晦叔忆梦得诗:「酒面浮花应是喜,歌眉敛黛不关愁。」宋。欧阳修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词:「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骈字类编》:袜底(袜底)
唐 何希尧 操莲曲 锦莲浮处水粼粼,风外香生袜底尘。
《韵府拾遗 荠韵》:照底
梁简文帝晚春赋水筛空而照底风入树而香枝欧阳修诗照底穷根崖
《漢語大詞典》:连底冻(連底凍)
(1).严寒致使河塘水缸等彻底冻结。形容极为寒冷。《豆棚闲话·小乞儿真心孝义》:“説得显者热闹胸中,化作一团冰雪连底冻的相似。”
(2).形容为人严肃冷崚。 宋 李元纲 厚德录卷四:“ 元礼 加以肃,人号为连底冻。”
《國語辭典》:高底  拼音:gāo dǐ
旧时缠足妇女常于鞋跟加厚木块,为便于行走。其外露者称为「外高底」,安于鞋跟内者称为「里高底」,即古之弓鞋形式。
分類:鞋子木底
《漢語大詞典》:兀底
见“ 兀的 ”。
《國語辭典》:兀的  拼音:wù dì
1.指示词。那个、这个。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你本利少我四十两银子,兀的是借钱的文书,还了你,再送你十两银子做盘缠。」《三国演义》第二八回:「飞把手指曰:『兀的不是军马来也!』」
2.突然、忽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醉公兀的一下跳起来,向房里便跑。」
3.疑问词。怎么、岂。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似这般几时是了,我收了这铺儿。李德昌,你几时来家,兀的不痛杀我也。」
《韵府拾遗 荠韵》:蓑底
王恽诗蓑底秋江梦众鱼
《骈字类编》:中底
唐 白居易 官舍内新凿小池 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國語辭典》:班底  拼音:bān dǐ
1.戏班中除名角以外的其他角色。
2.一组织中能分任各种工作的基本干部。如:「这个组织的班底不错!」
《國語辭典》:底极(底極)  拼音:dǐ jí
终极。《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澶漫弥流,无所底极。」
分類:终止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