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69,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刺楼兰
赐铜山
天马
从官负薪
大臣书
秦帝封
大横庚
大战元鼎年
丹青变丑妍
婕妤当前
得陇望蜀
登车泣贵嫔
帝居不用壮山河
梦听帝乐(又作:天帝乐 ...)
帝梦思
典故
刺楼兰
 
斩楼兰
 
破楼兰
 
返楼兰
 
都护楼兰返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列传·傅介子〉~3002~
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下诏曰:「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众。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上·鄯善国〉~3875~
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初,武帝感张骞之言,甘心欲通大宛诸国,使者相望于道,一岁中多至十馀辈。楼兰、姑师当道,苦之,攻劫汉使王恢等,又数为匈奴耳目,令其兵遮汉使。汉使多言其国有城邑,兵弱易击。于是武帝遣从票侯赵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击姑师。王恢数为楼兰所苦,上令恢佐破奴将兵。破奴与轻骑七百人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暴兵威以动乌孙、大宛之属。还,封破奴为浞野侯,恢为浩侯。于是汉列亭障至玉门矣。楼兰既降服贡献,匈奴闻,发兵击之。于是楼兰遣一子质匈奴,一子质汉。后贰师军击大宛,匈奴欲遮之,贰师兵盛不敢当,即遣骑因楼兰候汉使后过者,欲绝勿通。时汉军正任文将兵屯玉门关,为贰师后距,捕得生口,知状以闻。上诏文便道引兵捕楼兰王。将诣阙,簿责王,对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汉地。」上直其言,遣归国,亦因使候司匈奴。匈奴自是不甚亲信楼兰。征和元年,楼兰王死,国人来请质子在汉者,欲立之。质子常坐汉法,下蚕室宫刑,故不遣。报曰:「侍子,天子爱之,不能遣。其更立其次当立者。」楼兰更立王,汉复责其质子,亦遣一子质匈奴。后王又死,匈奴先闻之,遣质子归,得立为王。汉遣使诏新王,令入朝,天子将加厚赏。楼兰王后妻,故继母也,谓王曰:「先王遣两子质汉皆不还,奈何欲往朝乎?」王用其计,谢使曰:「新立,国未定,愿待后年入见天子。」然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儋粮,送迎汉使,又数为吏卒所寇,惩艾不便与汉通。后复为匈奴反间,数遮杀汉使。其弟尉屠耆降汉,具言状。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王。介子轻将勇敢士,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既至楼兰,诈其王欲赐之,王喜,与介子饮,醉,将其王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杀之,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自令灭国矣!」介子遂斩王尝归首,驰传诣阙,县首北阙下。封介子为义阳侯。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为刻印章,赐宫女为夫人,备车骑辎重,丞相将军率百官送至横门外,祖而遣之。

简释

斩楼兰:喻杀敌建功立业。唐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一:“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例句

犹道楼兰十万师,书生匹马去何之。 严维 送房元直赴北京

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 孟郊 猛将吟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岑参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 岑参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 张九龄 送赵都护赴安西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 塞下曲六首

卢绾须征日,楼兰要斩时。 杜甫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

楼兰径百战,更道戍龙城。 武元衡 石州城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横行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 翁绶 陇头吟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高适 东平留赠狄司马

典故
赐铜山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邓通


《史记》卷一二五《佞幸列传》
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同、北宫伯子。北宫伯子以爱人长者;而赵同以星气幸,常为文帝参乘;邓通无伎能。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带后穿。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焉,尊幸之日异。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官至上大夫。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例句

欢宴瑶台镐京集,赏赐铜山蜀道移。 薛稷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典故 
从东陵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370~
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馀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其后益习而衰少焉。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馀,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释氏稽古略》
智者大师,初谒大苏山惠思禅师,悟法华三昧,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例句

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 吴少微 过汉故城

天马从东道,皇威被远戎。 周存 西戎献马

天马本来东,嘶惊御史骢。 李峤

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 李白 韦情题蔡舍人雄

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 杜甫 赠陈二补阙

青草萋萋尽枯死,天马跂足随氂牛。 杜甫 锦树行

烟鸿秋更远,天马寒愈健。 杨巨源 题赵孟庄

天马难将朱索绊,海鳌宁觉碧涛宽。 殷文圭 送道者朝见后归山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王维 送刘司直赴安西

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 贯休 观李翰林真二首

未展从东骏,空戢图南翼。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鲍防 杂感

典故
从官负薪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42~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馀岁,岁因以数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其明年,旱,乾封少雨。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窴决河。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
《新校本汉书》卷五十张冯汲郑传第二十汲黯
始黯列九卿矣,而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及弘、汤稍贵,与黯同位,黯又非毁弘、汤。已而弘至丞相封侯,汤御史大夫,黯时丞史皆与同列,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黯罢,上曰:「人果不可以无学,观汲黯之言,日益甚矣。」

例句

天子忽惊悼,从官皆负薪。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典故
大臣书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东方朔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武帝初即位,徵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例句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二首

典故 
五株封
 
五株树
 
五树松
 
大夫封
 
大夫材
  
大夫树
 
始皇封松
 
封松
 
松作大夫
 
秦官
  
秦封大夫
 
秦封树
 
秦帝封
 
秦王封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42~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艺文类聚》卷八十八〈木部上·松〉~52~
《汉官仪》曰。秦始皇上封太山。逢疾风暴雨。赖得松树。因复其道。封为大夫松也。

简释

大夫松:咏松树,或喻受恩遇。唐鲍溶《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大夫松。”


例句

寄怀丞相业,因擢大夫材。 唐扶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

风高大夫树,露下将军药。 张说 药园宴武辂沙将军赋得洛字

昔闻咸阳帝,近说稽山侬。或者仙人号,或以大夫封。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 李商隐 西溪

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 王睿

山苗不可荫,孤直俟秦封。 白行简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 卢照邻 酬扬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路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 陆贽 禁中春松

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大夫松。 鲍溶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

典故
大横庚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43~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张武等议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啑血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四]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彊,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彊。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王报太后计之,犹与未定。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王?」卜人曰:「所谓天王者乃天子。」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荀悦云:『大横,龟兆横理也。』按:庚庚犹『更更』,言以诸侯更帝位也。」

例句

如无一战霸,安有大横庚。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典故
大战元鼎年
  
斗蛙蟆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下〈五行志中之下〉~430~
武帝元鼎五年秋,蛙与虾虾蟆斗。是岁,四将军众十万征南越,开九郡。

例句

谁识大君谦让德,一毫名利斗蛙蟆。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 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蟆

典故
丹青变丑妍
  
毛延寿

相关人物
刘奭(汉元帝)
 
毛延寿
 
王嫱


《西京杂记》卷二~075~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閒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赀,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丑好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据此则画工之图后宫乃平日,而非匈奴求美人时。且毛延寿亦众中之一人,又其得罪以受赂,而不特以昭君也。后来诗人谓匈奴求美人,乃使画工图形,而又但指毛延寿一人,且没其受赂事,失之矣。

例句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娥眉,胡沙埋皓齿。 李白 于阗采花

相如死后无词客,延寿亡来绝画工。 杜牧 奉陵宫人

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 杜甫 能画

典故
婕妤当前
 
婕妤当熊
 
昭仪斗熊
 
熊攀槛
 
相关人物
刘奭(汉元帝)
 
冯婕妤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下·孝元冯昭仪传》
「建昭中,上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熊佚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昭仪等皆惊走,冯婕妤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上问:『人情惊惧,何故前当熊?』婕妤对曰:『猛兽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当之。』元帝嗟叹,以此倍敬重焉。……尊婕妤为昭仪。元帝崩,为信都太后,与王俱居储元宫。』」

例句

水至亦不去,熊来尚可当。 李白 秦女卷衣

辞辇复当熊,倾心奉六宫。 卢纶 天长久词(三首。附宫中乐二首。一作天长词。一作天长地久词。)

冯媛须知住汉宫,将身只是解当熊。 罗虬 比红儿诗

典故
相关人物
刘秀(汉光武帝)
 
岑彭


《东观汉记》卷九《岑彭传》
彭宠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敕彭书曰:「西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例句

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李白 古风之二十三

典故
登车泣贵嫔

相关人物
司马衍(晋成帝)
 
苏峻


《晋书》卷七《成帝纪》
(东晋成帝咸和三年)五月乙未,(苏)峻逼迁天子于石头,帝哀泣升车,宫中恸哭。

例句

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 杜甫 伤春五首之四

典故
帝居不用壮山河


《南史》卷十〈陈本纪下·后主〉~30~
及从东巡,登芒山,侍饮,赋诗曰:「日月光天德,山川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并表请封禅,隋文帝优诏谦让不许。
典故
梦断钧天
 
梦听帝乐
 
梦钧天
 
天帝乐
   
帝所钧天
 
帝乐
  
广乐揍钧天
 
歌庄钧天
 
无梦到钧天
 
简子魂
 
赵简闻乐
  
钧天九奏
  
钧天梦帝乡
  
钧天帝所
   
钧天游

相关人物
赵简子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786~
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董安于问。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閒,閒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勋,适余将以其冑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孙。』」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昭明文选》卷二〈赋甲·京都上·西京赋〉~49~
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寔为咸阳。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厥迹犹存。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岐梁汧雍,陈宝鸣鸡在焉。于前则终南太一,隆崛崔崒,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抱杜含鄠欱沣吐镐,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于后则高陵平原,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于近。其远则九嵏甘泉,涸阴冱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寔惟地之奥区神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剪诸鹑首。是时也,并为彊国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西秦岂不诡哉?

简释

钧天:喻指美乐。唐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钧天梦:咏梦境。宋杨亿《直夜》:“负郭春耕废,钧天晓梦长。”


例句

传闻帝乐奏钧天,傥冀微躬备五弦。 司马逸客 雅琴篇

献图开益地,张乐奏钧天。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

歌压钧天闲梦尽,诏归秋水道情深。 曹唐 三年冬大礼五首

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李世民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 牟融 题竹

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蹒跚。 皮日休 上真观

如神语钧天,似乐奏洞庭。 皮日休 新竹

圣文飞圣笔,天乐奏钧天。 胡元范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苏味道 初春行宫侍宴应制

天钧纵迹无遗馀,烧香寄影在岩树。 鲍溶 思琴高

典故
梦中良弼
 
帝梦思
 
思贤梦
 
盐梅梦


《尚书》卷十〈商书·说命上〉~39~
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命三篇。旧题汉·孔安国传:「盘庚弟小乙子名武丁,德高可尊,故号高宗。梦得贤相,其名曰说。」
《國語辭典》:天马(天馬)  拼音:tiān mǎ
1.本指古代西域大宛所产之良马,后凡骏马亦称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及得大宛汗血,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五》:「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2.天帝所乘的神马。《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太一况,天马下,……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3.神话传说中的怪兽。《山海经。北三经》:「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4.螳螂的别名。参见「螳螂」条。《吕氏春秋。仲夏纪》汉。高诱注:「螳螂,一曰天马。」
5.星名。属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其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马。」
《國語辭典》:五大夫  拼音:wǔ dà fū
1.授赏有功者的爵位。战国时楚魏始设,秦汉因之,为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战国策。楚策一》:「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汉。晁错论贵粟疏〉:「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
2.秦始皇封泰山后,返京途中遇大风雨,在松树下休息,因而封此松为五大夫。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借指松树。也称为「大夫松」。
3.越王句践的五大夫。为舌庸、苦成、大夫种、范蠡、皋如。
4.战国时魏的五大夫。为吴起、西门豹、北门可、乐羊、李克。
《國語辭典》:大夫松  拼音:dà fū sōng
五大夫的别称。参见「五大夫」条。
《國語辭典》:五大夫  拼音:wǔ dà fū
1.授赏有功者的爵位。战国时楚魏始设,秦汉因之,为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战国策。楚策一》:「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汉。晁错论贵粟疏〉:「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
2.秦始皇封泰山后,返京途中遇大风雨,在松树下休息,因而封此松为五大夫。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借指松树。也称为「大夫松」。
3.越王句践的五大夫。为舌庸、苦成、大夫种、范蠡、皋如。
4.战国时魏的五大夫。为吴起、西门豹、北门可、乐羊、李克。
《漢語大詞典》:秦封
指 秦始皇 巡游各地时给予山川、物类的封号。 清 吴伟业 《松化石》诗:“ 穀城 相遇处,肯復受 秦 封。” 靳荣藩 注引汉官仪:“ 秦始皇 上封 泰山 ,风雨暴至,休於松下,因封其松为五大夫。”
《漢語大詞典》:蛙蟆胜负(蛙蟆勝負)
青蛙与虾蟆斗争的胜败。比喻不足介意的荣哀得失。 宋 刘克庄 《水龙吟·丙辰生日》词之二:“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儂方在, 华胥国 。”
《國語辭典》:延寿(延壽)  拼音:yán shòu
延长寿命。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西游记》第二四回:「土地道:『大圣只知这宝贝延寿,更不知他的出处哩。』」
《漢語大詞典》:当熊(當熊)
汉书·外戚传下·冯昭仪:“ 建昭 中,上幸虎圈鬭兽……熊佚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 傅昭仪 等皆惊走。 冯倢伃 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上问:‘人情惊惧,何故前当熊?’倢伃对曰:‘猛兽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当之。’”后多以“当熊”为女性临危不惧、奋不顾身之典。 晋 潘岳 《西征赋》:“壮当熊之忠勇,深辞輦之明智。” 唐 许尧佐 《柳氏传》:“向使 柳氏 以色选,则当熊辞輦之诚可继。” 明 高启 《妾薄命》诗:“弃鱼感泪多,当熊慙力弱。”
《國語辭典》:得陇望蜀(得隴望蜀)  拼音:dé lǒng wàng shǔ
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参见「既得陇,复望蜀」条。《红楼梦》第四八回:「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
分類:贪心不足
《漢語大詞典》:天钧(天鈞)
亦作“ 天均 ”。
(1).谓天然均平之理。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成玄英 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 陆德明 释文:“本又作均。”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南朝 宋 谢镇之 《重与顾道士书》:“故卑高殊物,不嫌同道;左右两仪,无害天均。”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自然》:“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章炳麟 《四惑论》:“神教衰而归敬于宿命,宿命衰而归敬于天钧。”
(2).指极北之地。
(3).比喻心。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事之成败,犹兵之胜负,固不可以此动我天钧。”
(4).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 唐 皮日休 《上真观》诗:“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蹣跚。”
《漢語大詞典》:帝所
天帝或天子居住的地方。《史记·赵世家》:“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 南朝 梁 沈约 《三朝雅乐歌·寅雅》:“礼莫违,乐具举;延藩辟,朝帝所。”新唐书·裴矩传:“蛮夷嗟咨,谓中国为‘仙宸帝所’。” 宋 苏辙 《司马公挽词》:“封章留帝所,德泽在人心。”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彷彿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漢語大詞典》:广乐(廣樂)
(1).阐发音乐的义蕴。礼记·乐记:“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 孔颖达 疏:“宽广乐之义理,以成就其政教之事也。”
(2).盛大之乐。多指仙乐。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乃奏广乐。”《史记·赵世家》:“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引 清 王文治 《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梦裡似曾闻广乐,归来但觉任樵风。”
(3).称美雅乐。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真伪颠倒,玉石混淆,同广乐於桑间,钧龙章於卉服,悠悠皆然,可叹可慨者也。”
《國語辭典》:钧天(鈞天)  拼音:jūn tiān
九天之一,指天的中央。语出《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中央曰钧天,其星亢氐。」后亦泛指天空。《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國語辭典》:钧天梦(鈞天夢)  拼音:jūn tiān mèng
战国赵简子一日睡醒时,叙说梦游钧天,闻广乐九奏之事。见《史记。卷四三。赵世家》。后指好梦或泛指梦幻。宋。辛弃疾满庭芳。柳外寻春〉词:「只今江海上,钧天梦觉,清泪如丝。」
分類:钧天广乐
《漢語大詞典》:钧天奏(鈞天奏)
指钧天广乐。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之五:“钧天奏,流韵满空明。” 明 汪廷讷 《驻马听·访陈荩卿于孙楚酒楼有赠》曲:“名湖如待酒人游,新声不减钧天奏。” 明 陈子龙 《嘉靖五子诗·徐子与》:“自聆钧天奏,旷然起遐瞩。”
分類:钧天广乐
《國語辭典》:钧天广乐(鈞天廣樂)  拼音:jūn tiān guǎng yuè
意指神话中天上的音乐。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也称为「钧天乐」。
《國語辭典》:钧天乐(鈞天樂)  拼音:jūn tiān yuè
1.天上的音乐。也称为「钧天广乐」。
2.传奇名。清朝尤侗所撰。叙述沈白与魏无知妹寒簧的故事。
《國語辭典》:钧天广乐(鈞天廣樂)  拼音:jūn tiān guǎng yuè
意指神话中天上的音乐。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也称为「钧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