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北山北
 
南山南北山北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法真〉~2774~
性恬静寡欲,不交人閒事。太守请见之,真乃幅巾诣谒。太守曰:「昔鲁哀公虽为不肖,而仲尼称臣。太守虚薄,欲以功曹相屈,光赞本朝,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敢自同宾末。若欲吏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太守戄然,不敢复言。
《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法正传〉~957~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注曰:真字高卿,少明五经,兼通谶纬,学无常师,名有高才。常幅巾见扶风守,守曰:「哀公虽不肖,犹臣仲尼,柳下惠不去父母之邦,欲相屈为功曹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四时朝觐,若欲吏使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扶风守遂不敢以为吏。
《漢語大詞典》:山北
古时泛指 终南 、 太华 二山以北之地。战国策·魏策三:“所亡乎 秦 者, 山 北、 河 外、 河 内大县数百,名都数十。” 吴师道 补正引史记正义:“山, 华山 也。”旧唐书·窦建德传:“请自 滏口 之道,乘 唐国 之虚,连营渐进,以取 山 北。”
分類:山北二山
《漢語大詞典》:太山北斗
太山 为五岳之首,北斗为众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众所崇仰的人。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上:“ 陈伯脩 作《五代史序》…… 欧公 在天下如 太山 北斗, 伯脩 自揣何如,反更作其序,何不识轻重也。”参见“ 泰山北斗 ”。
《國語辭典》:泰山北斗  拼音:tài shān běi dǒu
泰山为五岳之首,北斗星为众星中最明亮之星。泰山北斗比喻负有声望的人,为世人所景仰,或指学术高深卓绝,为人景仰。《新唐书。卷一七六。韩愈传。赞曰》:「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也作「斗山」、「泰斗」、「山斗」。
《國語辭典》:泰山北斗  拼音:tài shān běi dǒu
泰山为五岳之首,北斗星为众星中最明亮之星。泰山北斗比喻负有声望的人,为世人所景仰,或指学术高深卓绝,为人景仰。《新唐书。卷一七六。韩愈传。赞曰》:「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也作「斗山」、「泰斗」、「山斗」。
《漢語大詞典》:骊山北构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是名词做状语表示(阿房宫)从骊山(造起)。北构:向北建筑。例如: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杜牧《阿房宫赋》
《國語辭典》:嶰谷  拼音:xiè gǔ
昆崙山的北谷。也作「解谷」、「澥谷」。
《國語辭典》:阴道(陰道)  拼音:yīn dào
1.女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为自子宫下端到达外阴部的膜管,具扩张性。除供交合外,并作为产道。
2.坤道,从属之道。以柔顺为正,故臣道、子道、妻道等皆为「阴道」。见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
3.山北面的道路。《史记。卷二八。封禅书》:「从阴道下,禅于梁父。」
4.房中术的旧称,即男女交合之术。如《汉书。艺文志》房中八家有《容成阴道》、《务成子阴道》、《尧舜阴道》、《汤盘庚阴道》等。《太平广记。卷一一。巫炎》引《神仙传》:「将行,诏东方朔,使相此君有何道术。朔对曰:『此君有阴道之术。』」
5.阴间。《太平广记。卷三○四。淮南军卒》引《宜室志》:「行未数里,探衣中皆纸钱耳,即弃道傍。俄有追者至,以数千钱遗之,曰:『向吾误以阴道所用钱赐君,固无所用,今别赐此矣。』」《二刻拍案惊奇》卷六:「翠翠道:『儿生前不得侍奉亲闱,死后也该依傍祖垄。只是阴道尚静,不宜劳扰。』」
《漢語大詞典》:阴间(陰間)
暗中离间。隋书·阴寿传:“ 寿 患之,於是重购 寳寧 ,又遣人阴间其所亲任者 赵世模 、 王威 等。”
《國語辭典》:阴间(陰間)  拼音:yīn jiān
人死后灵魂所进入的地方。如:「相传,阎罗王掌管阴间十八层地狱。」也称为「冥府」、「阴曹」、「阴司」。
《國語辭典》:衔环(銜環)  拼音:xián huán
汉时杨宝曾救治遭鸱枭袭击的黄雀,后黄雀伤瘉飞走。某夜有黄衣童子赠杨宝白环四枚。典出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以衔环比喻报恩。唐。王缙〈青雀歌〉:「莫言不解衔环报,但问君恩今若为。」《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早回家乡,誓当衔环结草。」
《國語辭典》:衔环结草(銜環結草)  拼音:xián huán jié cǎo
比喻感恩图报。参见「结草衔环」条。《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既蒙壮士不弃小人时,乞将同行众人包裹行李见还,早回家乡,誓当衔环结草。」
《漢語大詞典》:阴谷(陰谷)
山北之谷。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诗:“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 唐 李颀 《晚归东园》诗:“回云覆阴谷,返景照霜梨。”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徐阮邻师:“阴谷双轮雷入地,頽崖一线井窥天。”
分類:山北
《漢語大詞典》:阴木(陰木)
山北所生的树木。周礼·地官·山虞:“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 郑玄 注:“阴木生山北者。” 唐 杜甫 《课伐木》诗序:“课隶人 柏夷 、 辛秀 、 信行 等,入谷斩阴木。”
分類:山北树木
《漢語大詞典》:阴竹(陰竹)
生于山北的竹。周礼·春官·大司乐:“阴竹之管, 龙门 之琴瑟。” 郑玄 注:“阴竹,生於山北者。”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苍璧黄琮,六玉以昭天地;路鼓阴竹,九变而祠祖考。” 元 陈樵 《月庭赋》:“佳木偃旌,阴竹扬徽。”
分類:山北
《漢語大詞典》:阴溪(陰溪)
山北的溪水。 唐 方干 《题龙瑞观兼呈徐尊师》诗:“远壑度年如晦暝,阴溪入夏有凌澌。”
分類:山北溪水
《漢語大詞典》:面阴(面陰)
面向山北或水南。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向阳则在寒而纳煦,面阴则当暑而含雪。”
《漢語大詞典》:阴霰(陰霰)
(1).山北的飞霰。 唐 韩愈 《南山诗》:“朱维方烧日,阴霰纵腾糅。” 钱仲联 集释引 徐震 曰:“朱维,南方也。阴,北方也。《穀梁传》:‘山南为阳,水北为阳。’此言山南日光正盛,山北飞霰交下矣。”
(2).泛指霰。 宋 曾巩 《桐树》诗:“噫号衝飊回,激射阴霰聚。”
分類:山北
《漢語大詞典》:阴渠(陰渠)
(1).山北的沟渠。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惠风佇芳於阳林,醴泉涌溜於阴渠。” 李善 注:“阴渠,山北之渠。”
(2).暗渠。 元 陈樵 《八咏楼赋》:“露井飞霜,阴渠沃雪。”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下:“水皆从前殿基下阴渠之内过,而至於其殿之前。”
分類:山北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