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矍相
(1).古地名。在 山东省 曲阜市 城内 阙里 西。后借指学宫中习射的场所。礼记·射义:“ 孔子 射於 矍相 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郑玄 注:“ 矍相 ,地名。”北史·张普惠传:“乞至九月,备饰尽行,然后奏《狸首》之章,宣 矍相 之命。” 宋 王禹偁 《射宫选士赋》:“焕乎得 矍相 之义,洋然有 闕里 之仪。”
(2).复姓。见通志·氏族三
《国语辞典》:浯水  拼音:wú shuǐ
河川名。源于山东省莒县壶山,东北流经安丘入潍水。
《漢語大詞典》:内道
(1).我国古代天文学谓月亮在黄道之北运行的轨道。隋书·艺术传·张胄玄:“ 胄玄 以日行黄道,岁一周天,月行月道,二十七日有餘一周天。月道交络黄道,每行黄道内十三日有奇而出,又行黄道外十三日有奇而入,终而復始。月经黄道,谓之交。朔望去交前后各十五度已下,即为当食。若月行内道,则在黄道之北,食多有验。”
(2). 元 代以直属御史台的 山东 东西道 、 河东 山西道 、 燕南 河北道 、 江北 河南道 、 山南 江北道 、 淮西 江北道 、 江北 淮东道 、 山北 辽东道 为内道。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國語辭典》:毛子  拼音:máo zi
1.小儿头顶所蓄之发。如:「我的小外甥有著一头柔软的毛子。」
2.动植物表皮所生的细柔状物体。如:「桃毛子」。
3.旧俗称洋人为毛子。《恨海》第二回:「毛子用的是鎗炮,大师兄用的是神兵神火;大师兄便不怕鎗炮,咱们可不行。」
4.俄国人。也称为「老毛子」。
《國語辭典》:孟尝君(孟嘗君)  拼音:mèng cháng jūn
战国时齐之公族,姓田氏,名文;相齐,封于薛,孟尝君为其称号;好养贤士,食客数千人。
《国语辞典》:徐干(徐干)  拼音:xú gàn
人名。(西元171~218)字伟长,三国魏北海(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人。博学能文,恬淡不仕,著有《中论》二十篇,及〈橘赋〉等数十篇。曹丕谓其:「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为建安七子之一。
《国语辞典》:鄄城  拼音:juàn chéng
1.地名。春秋时卫国鄄邑所在地。在今山东省濮县。汉代置县,明代废。
2.县名。属山东省,在省境东部。
《国语辞典》:叔孙通(叔孙通)  拼音:shú sūn tōng
人名。号稷嗣君。西汉薛(今山东省滕县东南)人。生卒年不详。初仕秦,后降汉,拜博士。说服汉高祖徵鲁诸生定朝仪,采古礼与秦仪杂用。汉之朝庙典礼,多由其订定。后官太常,徙太子太傅。
《漢語大詞典》:巨野
1.古湖泽名。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北五里。
2.广袤的原野。
《國語辭典》:愚公谷  拼音:yú gōng gǔ
1.地名。位于山东省临淄县西。相传谷中老人因知狱讼不公,听任少年持去所买小马,傍邻以为愚,遂取谷名为愚公谷。
2.比喻归隐的地方。唐。王维 愚公谷诗三首之三:「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
《国语辞典》:王羲之  拼音:wáng xī zhī
人名。(西元321~379)字逸少,王导之侄,晋临沂(今属山东)人,后南迁为会稽人。尝为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善书法,所写行书、楷书,冠绝古今,以〈兰亭集序〉、〈乐毅论〉等为最,后人称为「书圣」。
《漢語大詞典》:有仍
古国名。有,词头。在今 山东省 济宁市 。 夏帝相 妃 后缗 为 有仍氏 女, 有穷 君 浇 灭 帝相 , 后缗 有孕在身,逃归 有仍 而生 少康 。参阅左传·哀公元年竹书纪年卷上。
《漢語大詞典》:渑淄(澠淄)
渑水 与 淄水 的并称。二水在今 山东省 。 战国 时属 齐 。传说二水相合, 齐桓公 臣 易牙 能辨别其味。见《吕氏春秋·精谕》。 南朝 梁 沈约 《君子行》:“良御惑 燕 楚 ,妙察乱 澠 淄 。” 清 徐乾学 《感遇》诗:“汲水辨 澠 淄 ,染丝别黑白。”
分類:二水山东
《漢語大詞典》:须句(須句)
亦作“ 须胊 ”。 春秋 时古国名。在今 山东省 东平县 东南。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任 、 宿 、 须句 、 顓臾 , 风 姓也。” 杜预 注:“ 须句 在 东平 须昌县 西北。”《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春,公伐 邾娄 ,取 须胊 。” 何休 注:“ 胊 ,其俱反。《左氏》作‘句’。” 唐 之 郓州 ,属古 须句国 。后因以借指 郓州 。 唐 韩愈 《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祇召途中见寄开缄之日马帅已再领郓州之作》诗:“再领 须句国 ,仍迁 少昊 司。”
《漢語大詞典》:梧台(梧臺)
战国 齐 梧宫 之台。故址在今 山东省 淄博市 境。 唐 韩翃 《送张儋水路归北海》诗:“片帆依白水,高枕卧 青州 。 柏寝 寒芜变, 梧臺 宿雨收。”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