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公益捐  拼音:gōng yì juān
居民为公共利益而缴纳的捐款。
《国语辞典》:大学城(大学城)  拼音:dà xué chéng
以大学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社区。居民原本以该大学的师生及其眷属为主,其后逐渐发展成结合文化、社会、教育及商业等机能的城镇。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便是典型的大学城。
《国语辞典》:恩主公  拼音:ēn zhǔ gōng
华南及台湾地区的当地居民昵称关羽为「恩主公」。参见「关羽」条。如:「恩主公在民间又称关公、关帝爷、关夫子等。」
《漢語大詞典》:自由民
奴隶社会中奴隶以外的居民的通称。他们是在奴隶占有制度下享有不同公民权、财产权和政治权的居民,包括土地占有者和小生产者。亦泛指享有公民权、财产权和政治权的居民。参见“ 自由人 ”。
《漢語大詞典》:自由人
(1).指奴隶占有制度下享有公民权、财产权和政治权的居民。 鲁迅 《集外集拾遗·上海所感》:“由此看来,人们--至少,是我一般的人们,要从自由人变成奴隶,怕也未必怎么烦难罢。”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这些自由人、半自由人和奴隶,都在一位家长的支配或奴役下生活。”
(2).足球比赛拖后中卫的别称。防守时无固定的看守对象,可机动灵活地补位救险,亦可助攻至前场。
《漢語大詞典》:棕色人种(椶色人種)
即澳大利亚人种。 大洋洲 及其附近地区的原有居民群体。体质特征:肤色棕黑或浅棕,发型呈波状、卷曲状,也有直状,发色黑;眼色黑褐;唇形为厚唇或中等唇;眼裂较大;鼻较宽。主要分布于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波利尼西亚 、 巴布 亚新几内亚 、 斯里兰卡 、 印度 南部等地。
《国语辞典》:布尔乔亚(布尔乔亚)  拼音:bù ěr qiáo yà
原指居住在城镇中具有公民身分与城市政治权利的居民,尤其是商业与手工业者,后特指资产阶级。亦指对中上阶级生活风格与美学品味的讲究。为法语Bourgeois的音译。
《国语辞典》:客家人  拼音:kè jiā rén
东晋五胡乱华之际,原居山西、陕西、河南、安徽一带的居民,因女真人、蒙古人的入侵,集体向南迁移,在开垦江南的过程中,常和土著发生冲突,于是地方政府将原先居住的畬、徭等土著称为「主籍」,从北方迁来的汉人通称为「客籍」,这种主、客的区别,就是现在客家名称的由来。客家人多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交界的地区,以及广西、四川若干县,今台湾屏东、高雄、新竹、苗栗等县居民由广东迁来的,也称为「客家人」。客家人在聚居地区保持自己的习俗传统,勤劳积极,山歌别具风格,语言中保留大量汉语音韵。
《漢語大詞典》:黑非洲
指 非洲 撒哈拉沙漠 以南的广大地区。当地居民主要是黑人。 曾克 《接班人》:“他为 日本 人民、 黑非洲 人民写颂歌。”亦省作“ 黑非 ”。 陈毅 《寄耿星同志》诗:“ 黑非 独立惊鼙鼓,数行韵语报平安。”
《漢語大詞典》:波士顿惨案
英军屠杀北美殖民地波士顿居民的事件。1770年3月5日,驻波士顿的英军侮辱当地学徒,激起该城人民的愤怒,与英军发生冲突,遭到英军开枪屠杀,造成惨案。次日,全城居民集会抗议,迫使英军从城里撤走。
《漢語大詞典》:财政补贴
用国家财政资金直接资助社会集团或居民。如价格补贴、房租补贴等。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漢語大詞典》:阿拉伯非洲
泛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北的非洲。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通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其历史文化发展同撒哈拉以南的黑种人截然不同。
《漢語大詞典》:阿拉伯人
亚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的主要居民。原住阿拉伯半岛,多信伊斯兰教。[阿拉伯,阿拉伯语Arab]
《國語辭典》:储蓄银行(儲蓄銀行)  拼音:chú xù yín háng
以便利公众,奖励节俭储蓄为目的而设置的银行。其吸收一般大众的零星存款,并付予利息,与一般商业银行不同。
《漢語大詞典》:市民文学(市民文學)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 宋 元 明 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國語辭典》:人烟稠密(人煙稠密)  拼音:rén yān chóu mì
人口密集,居民众多。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肉铺》:「盖人烟稠密,食之者众故也。」《老残游记二编》第八回:「就到了一个极大的街市,人烟稠密,车马往来,击毂摩肩。」也作「人烟辐辏」、「人烟浩穰」、「人烟凑集」。
分類:居民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