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小检(小檢)
犹小节。小的操守。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为性率达,不拘小检,修行者颇共疑之。”
分類:小节操守
《漢語大詞典》:细让(細讓)
犹小节。 北魏 高允 《徵士颂》:“卓矣友规,秉兹淑量,存彼大方,摈此细让。”
分類:小节
《漢語大詞典》:局操
犹小节。晋书·皇甫谧传:“弃通道之远由,守介人之局操。”
分類:小节
《漢語大詞典》:小洁(小潔)
犹小节。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能敷五迈九者,不必能全小洁经曲碎也。”晋书·外戚传·王濛:“喜愠不形於色,不修小洁,而以清约见称。”
分類:小节
《國語辭典》:大节(大節)  拼音:dà jié
1.关系重大的事。《左传。昭公元年》:「国之大节有五,女皆奸之。」晋。干宝《搜神记》卷七:「男女之别,国之大节,故服食异等。」
2.生死危难之际的节操。《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三国志。卷一一。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袁涣》:「涣貌似和柔,然其临大节,处危难,虽贲育不过也。」
3.重要的义理。《国语。周语下》:「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大节而已,少典与焉。」《荀子。仲尼》:「曰于乎!夫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焉,夫孰能亡之!」
《國語辭典》:末节(末節)  拼音:mò jié
细节、小事。《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
《國語辭典》:小行  拼音:xiǎo xíng
1.修道人自称的谦词。《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小行不会,俺师父善能治水。」元。杨讷《西游记》第一七出:「小行与娘娘驱兵将作朝臣,你饶了俺师父者。」
2.小跑步。《金瓶梅》第四三回:「虽是两疋东路来的马,鬃尾丑,不十分会行,论小行也罢了!」
《國語辭典》:委琐(委瑣)  拼音:wěi suǒ
1.细碎。如:「委琐杂物」。
2.器度狭窄,举止鄙俗。《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岂特委琐握龊,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
《漢語大詞典》:中眼
戏曲名词。一小节音乐的第三个拍子。一板三眼的节拍为四拍,第一拍叫做“板”,第二拍叫做“头眼”,第三拍叫做“中眼”,第四拍叫做“末眼”。戏曲曲谱上,以“。”作为中眼的符号。
《漢語大詞典》:小信
(1).小事情上的诚信;在小节上拘泥守信。《左传·庄公十年》:“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唐 刘禹锡 《辩迹论》:“夫岂饰小信而要邪?道相笼久矣。” 清 钮琇 觚賸·西台笃行:“不琐琐以小信为意。”
(2).江海规律性的轻微涨水现象。 清 吴蔚光 《悲灶户》诗:“大信已过小信来,盼到天晴还弗果。”
《漢語大詞典》:常检(常檢)
寻常的约束。指小节。魏书·崔接传:“容貌魁伟,放迈自高,不拘常检。”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希夷:“饮酒至数斗不醉,落魄不拘常检。”
《國語辭典》:细节(細節)  拼音:xì jié
琐碎而不重要的事或项目。《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国语辞典》:修边幅(修边幅)  拼音:xiū biān fú
修整布帛边缘,使无不齐。用以比喻讲究衣饰仪容或形式小节。语出《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唐。章怀太子。注:「言若布帛脩整其边幅也。」
《漢語大詞典》:小拘
(1).拘守小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鄙儒小拘,如 庄周 等又猾稽乱俗。”
(2).稍稍拘泥于。 宋 孙洙 《资格》:“才足以堪其任,小拘岁月而妨之矣。”
《國語辭典》:蚓廉  拼音:yǐn lián
蚯蚓只吃土和水,别无所求,没有心机见识。故以蚓廉比喻人谨守小节而不通达。宋。刘克庄〈追用南塘韵题尹刚中潜斋〉诗:「幽士慕鳞潜,通人笑蚓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