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吾子  拼音:wú zǐ
1.子,为男子的美称。故称人吾子,有相亲或敬爱之意。《左传。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仪礼。士冠礼》:「某有子某,将加布于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
2.称自己的儿子。《国语。鲁语下》:「今吾子夭死,吾恶其以好内闻也。」《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ǐ
1.对年幼者的称呼。《书经。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自称的谦词。《书经。顾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3.职官名。掌管祭祀时的相关事宜。《周礼。夏官。小子》:「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i
1.男孩子。《红楼梦》第四九回:「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2.僮仆、奴仆。如:「雇一个使唤的小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到初八早上,把这两顶旧头巾叫两个小子带在头上,抱著篮子到贡院前伺候。」
3.对人轻慢或戏谑的称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爽与司马太傅饮酒。太傅醉,呼王为『小子』。王曰:『亡祖长史,与简文皇帝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俪二宫。何小子之有?』」《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
《漢語大詞典》:群儿(羣兒)
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汉书·霍光传:“ 武帝 遗詔封 金日磾 为 秺侯 , 上官桀 为 安阳侯 , 霍光 为 博陆侯 ……时衞尉 王莽 子男 忽 侍中,扬语曰:‘帝(病)﹝崩﹞, 忽 常在左右,安得遗詔封三子事!羣儿自相贵耳。’”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不知羣儿愚,那用故谤伤。” 梁启超 《自励》诗:“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羣儿。”
《國語辭典》:无辜(無辜)  拼音:wú gū
1.无罪。《诗经。小雅。正月》:「民之无辜,并其臣仆。」《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天帝可怜见三功臣无辜被戮,令他每三个托生做三个豪杰出来。」
2.无罪的人。《书经。多方》:「开释无辜,亦克用劝。」
《國語辭典》:姑息  拼音:gū xí
1.过于宽容、放纵。《儒林外史》第八回:「人家请先生的,开口就说要严;老夫姑息的紧,所以不曾著他去从时下先生。」
2.苟且偷安。《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申纳诸儒,而亲其忠正,绝其姑息。」
《國語辭典》:三关(三關)  拼音:sān guān
1.三个关隘的合称:(1)平靖关、武阳关(即武胜关)、黄岘关,为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县)之三关。《南齐书。卷一五。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许、洛。」(2)上党、壶口、石陉,为上党(今山西省东南部地)之三关。《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冯衍列传。冯衍》:「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唐。章怀太子。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也。」(3)阳平关、江关、白水关,为蜀之三关。《文选。卷四九。史论。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刘禅入臣。」李善注引《汉南记》:「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此为三关。」(4)北周以益津(今河北省霸县)、瓦桥(今河北省雄县)、草桥(今河北省高阳县)为三关,关北属辽。(5)明时以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雁门、宁武、偏头为外三关。
2.身体食、视、听三要处。《淮南子。诠言》:「三官交争,以义为制者,心也。」
《國語辭典》:哑哑(啞啞)  拼音:yā yā
拟声词:(1)形容小儿学语声。唐。于鹄 古词三首之二:「新长青丝发,哑哑言语黠。」《聊斋志异。卷二。口技》:「小儿哑哑,猫猫唔唔。」(2)形容鸟鸣声。《淮南子。原道》:「故夫乌之哑哑,鹊之唶唶,岂尝为寒暑燥湿,变其声哉。」唐。白居易〈慈乌夜啼〉诗:「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3)形容车声。宋。陆游〈沧滩〉诗:「呕呕哑哑车转急,舟人已在沙际立。」
《國語辭典》:弥月(彌月)  拼音:mí yuè
小儿出生满一个月。如:「弥月之喜」。也作「满月」。
《國語辭典》:小妇(小婦)  拼音:xiǎo fù
1.年轻的少妇。唐。李颀〈古意〉诗:「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2.小老婆。《汉书。卷九八。元后传》唐。颜师古。注:「小妇,妾也。」《红楼梦》第九回:「小妇养的!动了兵器了。」也称为「小妻」。
《國語辭典》:小妇人(小婦人)  拼音:xiǎo fù rén
1.古时妇女自称之辞。戏曲小说中常用。《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今早张千进城,两个乘早将尸首埋藏停当,却来回复我小妇人。望青天爷爷明鉴!」
2.书名。美国女作家阿尔考特的作品。西元一八六八年出版。以美国南北战争时代为背景,描写马区家四姊妹的个性及生活。
《國語辭典》:襁褓(繈緥)  拼音:qiǎng bǎo
背负幼儿的布条和小被。《后汉书。卷二十九。申屠刚传》:「今圣主幼少,始免襁褓。」也作「襁褓」。
《國語辭典》:襁褓  拼音:qiǎng bǎo
背负幼儿的布条和小被。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寅以菽浆代乳乳之,得不死,在襁褓未尝啼。」《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与张氏生得一子,尚在襁褓,乳名叫做长寿。」也作「襁褓」。
《國語辭典》:啁啾  拼音:zhōu jiū
拟声词:(1)形容鸟叫声。唐。王维〈黄雀痴〉诗:「到大啁啾解游飏,各自东西南北飞。」(2)形容乐器齐奏的声音。唐。杜甫〈渼陂行〉:「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3)形容幼儿学话的声音。《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徐辄教以人言,渐能语,啁啾之中,有人气焉。」
《漢語大詞典》:呱呱
形容说话流利。 童边 《新来的小石柱》:“他小嘴呱呱,有声有色, 高老师 听得满有兴味儿。”
分類:话流流利
《漢語大詞典》:百禄
(1).犹多福。《诗·小雅·天保》:“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隋书·音乐志中:“降斯百禄,惟响惟应。” 唐 白居易 《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序:“自佐邑从军,连牧二郡,不以寒暑而易其心,宜乎荷百禄,号良二千石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诏书》:“速即丢魔鬼,归亲爷,方可受天百禄也。”参见“ 百福 ”。
(2).小儿出生满百日举行的贺宴。《再生缘》第二十回:“媳妇们俱坐罢,今日孙儿百禄,友戚齐临,可谓合欢矣!”参见“ 百晬 ”。
《國語辭典》:百福  拼音:bǎi fú
祝福人家有很多福气。如:「祝你千禄百福。」
分類:多福
《國語辭典》:百晬  拼音:bǎi zuì
小儿出生满一百天所举行的宴会。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饭食、官诰、笔研、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
《漢語大詞典》:自小
自打年岁很小时
自小儿他就立志当画家
《漢語大詞典》:论天(論天)
(1).讨论天象。梁书·儒林传·崔灵恩:“先是儒者论天,互执浑、盖二义,论盖不合於浑,论浑不合於盖。”
(2).相传 孔子 东游,见两小儿辩论。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双方各持其理,连 孔子 也不能决断。事见列子·汤问。后遂用为典故,以“论天”形容儿童聪敏。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