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饭磬(飯磬)  拼音:fàn qìng
寺院开饭时,击磬召集僧徒,称为「饭磬」。南朝陈。沈炯〈同庾中无肩吾周处士弘让游明庆寺〉诗:「驯乌逐饭磬,狎兽绕禅床。」
《漢語大詞典》:邸寺
邸舍与寺院。 南朝 宋 刘义恭 《登景阳楼》诗:“邸寺送暉曜,槐柳自成行。”
分類:邸舍寺院
《漢語大詞典》:香埠
指通寺院的码头。 隋 江总 《经始兴广果寺题恺法师山房》诗:“息舟候香埠,悵别在寒林。”
分類:寺院码头
《漢語大詞典》:知客寮
寺院接待宾客处。《水浒传》第六回:“ 鲁智深 入得寺来,便投知客寮去。”《水浒传》第九十回:“堂头首座来禀 宋江 道:‘长老坐禪入定,不能相接,将军切勿见罪。’遂请 宋江 等先去知客寮内少坐。”
《国语辞典》:五方佛  拼音:wǔ fāng fó
佛教寺院供奉的五尊佛。中央是毗卢遮那佛,象徵理智不二;左边第一位为南方宝生佛,象徵福德;第二位是东方阿閦佛,象徵觉性;右边第一位是西方阿弥陀佛,象徵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如来,象徵事业。也称为「五智如来」。
《国语辞典》:天王殿  拼音:tiān wáng diàn
佛教寺院建筑物之一。内供奉弥勒菩萨,左右为四大天王像,弥勒像的背后是手执宝杵的韦驮像。
《漢語大詞典》:搭挂
游方僧人于所至寺院歇宿居留。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刹搭挂,谓之‘结夏’,又谓之‘结制’。”
《漢語大詞典》:伽蓝神(伽藍神)
佛教寺院中的护法神。佛典原谓有 美音 、 梵音 、 雷音 、 师子 等十八神护伽蓝。禅宗寺院则供当山土地等为守护神。后世又以 智顗 建 玉泉寺 时见 关羽 幻象的传说而将 关羽 列为伽蓝神。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殡柩者役于伽蓝:“我自旅殯此寺,即为伽蓝神拘役,至今未得生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寺有厉鬼,伽蓝神勿能制也。”
《漢語大詞典》:竹林精舍
古代 印度 最初的寺院,在 中印度 迦兰陀村 。本 迦兰陀 的竹林, 迦兰陀 归佛后,即以竹园奉佛立精舍,为 如来 说法的场所。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他住在 摩揭陀国 首府 王舍城 的 竹林精舍 传道, 王舍城 中归佛出家的人渐多。”参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
《國語辭典》:知事僧  拼音:zhī shì sēng
掌理寺院中一切事务的僧人。《董西厢》卷一:「乃呼知事僧引于塔位一舍后,有一轩,清肃可爱,生令仆取行装而至。」
《漢語大詞典》:职事僧(職事僧)
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水浒传》第五回:“我与你这封书,去投他那里讨箇职事僧做。”
《漢語大詞典》:瓦粮(瓦糧)
亦作“ 瓦粮 ”。 旧时僧人化缘,借口建造寺院或斋供僧食,故称。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今日説道,俺员外化瓦粮来也。”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长老,师父问我时,説我化瓦粮去了也。”
《國語辭典》:俗讲(俗講)  拼音:sú jiǎng
唐代的说唱文学。唐代僧人根据佛经的内容加以铺陈演义,以通俗有趣的说唱方式向在家人宣扬佛法。《资治通鉴。卷二四三。唐纪五十九。敬宗宝历二年》:「上幸兴福寺,观沙门文溆俗讲。」
《漢語大詞典》:焉耆明屋
古代寺院遗址。位于 新疆 库尔勒 与 焉耆 之间,地名 七格星 。“明屋”是维吾尔语“千佛”之意。遗址规模很大,分南北两个大寺,在北大寺西北还有十个石窟。寺院创建于两 晋 ,现存遗址是 唐 至 元 代的建筑物。出土的壁画、塑像残块和建筑装饰等,都是研究当时佛教美术的重要资料。
分類:寺院遗址
《漢語大詞典》:下马坊(下馬坊)
古代在宫禁陵墓或庙宇寺院前建立牌楼,乘车骑马的人到此,必须下来步行,叫下马坊。《清实录·天聪三年》:“陵东西两旁,立下马坊,禁乘车马行走,过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