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1,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引籍
保母
供膳
中秘书
宫坊
宫架
文舞
禁扃
曲部
快行
侍直
国乐
侍医
侍官
廷除
《漢語大詞典》:引籍
(1).引人及门籍。古代宫廷的门使及出入宫门的牒籍。周礼·天官·宫正“几其出入”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几其出入……无引籍不得入宫司马殿门也。” 贾公彦 疏:“言引籍者,有门籍及引人皆得出入也。”
(2).谓通名状于门使,使导引入宫。史记·外戚世家褚少孙论:“行詔门著引籍,通到謁太后。” 张守节 正义:“ 武帝 道上詔令通名状於门使,引入至太后所。”
《國語辭典》:保母  拼音:bǎo mǔ
1.古时宫廷中,抚育王室子弟的女师。《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也作「保姆」、「褓姆」。
2.替人保育子女的妇人。汉。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也作「保姆」、「媬姆」、「褓母」、「褓姆」。
《漢語大詞典》:供膳
(1).供给膳食。周书·陆通传:“后宅侧忽有泉出而有鱼,遂得以供膳。”《诗·召南·驷铁》“奉时辰牡” 唐 孔颖达 疏:“兽人献时节之兽以供膳。”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莫説你一位,就带上千把人来,也还供膳得起。”
(2).宫廷中掌管御膳者。北齐书·方技传·皇甫玉:“ 显祖 既即位,试 玉 相术,故以帛巾袜其眼,而使歷摸诸人……至供膳曰:正得好饮食而已。”新唐书·车服志:“平巾緑幘者……太官署、食官署供膳、奉觶之服也。”
《國語辭典》:中秘书(中祕書)  拼音:zhōng mì shū
古代称宫中所藏的书。《汉书。卷一○。成帝纪》:「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
《國語辭典》:宫坊(宮坊)  拼音:gōng fāng
1.青宫及春坊的合称。《南史。卷六○。徐勉传》:「累迁洗马,中舍人,犹管书记,出入宫坊者历稔。」
2.称宫中。元。乃贤 题张萱美人织锦图为慈溪蔡元起赋诗:「织锦秦川窈窕娘,新翻花样学宫坊。」
《漢語大詞典》:宫架
(1).古代宫廷中悬挂乐器的支架。宋史·刘昺传:“ 徽宗 ……令太学诸生习肄雅乐。閲试日, 昺 与大司成 刘嗣明 奏,有鹤翔宫架之上。”
(2).指宫廷音乐的一类。宋史·礼志二:“殿中监进大圭,帝执以入,宫架乐作。”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庆寿册宝:“鼓吹振作,礼仪使已下,皆导从,上乘輦从至 德寿宫 ,俟太上升御座,宫架乐作,皇帝北向再拜,奏起居,致词。”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四年:“﹝ 九成宫 ﹞中央曰帝鼐,其色黄,祭以土王日,为大祠,币用黄,乐用宫架。”参见“ 宫县 ”。
《漢語大詞典》:宫县(宫縣)
古代钟磬等乐器悬挂在架上,其形制因用乐者身份地位不同而有别。帝王悬挂四面,象征宫室四面的墙壁,故名“宫县”。县,“ 悬 ”的古字。周礼·春官·小胥:“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宫县,四面县,轩县去其一面,判县又去其一面,特县又去其一面。四面象宫室,四面有墙,故谓之宫县。”宋书·乐志一:“ 大明 中,即以宫县合和《鞞》《拂》,节数虽会,虑乖雅体。” 清 姚鼐 《奉答朱竹君用前韵见赠》:“浆酒藿肉独鄙夷,金奏宫县羞啽哢。” 谭献 《〈明诗录〉序》:“独其为诗,三百年间,作者蔚然云兴,噍杀淫哇之响,一见於 宣德 、 景泰 ,而玉振於 弘正 ,再出於 启禎 之间,而宫县之音不絶。”
《漢語大詞典》:文舞
古代宫廷雅乐舞蹈之一,用于郊庙祭祀。周礼·春官·籥师“掌教国子舞羽龡籥” 汉 郑玄 注:“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谓籥舞也。”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初, 隋 有文舞、武舞,至 祖孝孙 定乐,更文舞曰《治康》,武舞曰《凯安》。”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今之舞蛮牌即古武舞,舞三臺与调笑即古文舞。”
《漢語大詞典》:禁扃
(1).宫廷门户。 唐 李白 《明堂赋》:“拥以禁扃,横以武库。” 王琦 注:“禁扃,禁门也。”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右掖连臺座,重门限禁扃。”
(2).指宫内。 唐 刘禹锡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北都留守将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
《漢語大詞典》:曲部(麴部)
曲部:1.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唐 袁郊 甘泽谣·许云封:“ 韦公 惊叹久之,遂礼 云封 於曲部。”
(2).歌馆或妓院的代称。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 潮嘉 曲部中,半皆蜑户女郎。”
麴部:亦作“麯部”。指号称曲部尚书的 李琎 。 清 钱谦益 《王二溟布政谢事家居八十如少壮听歌度曲累夕不倦奉赠》诗之一:“小建纛旗临麴部,平分旌节领骚坛。” 清 陈维嵩 《无闷·益都冯相国夫子饮我以太和春赋此奉谢》词:“麯部休嘲户小也,浮白卷波如渴驥。” 清 曹寅 《雨中李使君饷浙东薏苡酒戏成》诗之二:“麯部譸张乱典型,拟教 甘 石 换茶星。”参见“麴部尚书”。
《漢語大詞典》:曲部尚书(麴部尚書)
唐 汝阳王 李琎 的自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泛春渠《醉仙图记》:“ 汝阳王 璡 ,取 云梦 石甃泛春渠以蓄酒,作金银龟鱼浮沉其中,为酌酒具,自称‘酿王兼麴部尚书’。”
分類:汝阳自称
《漢語大詞典》:快行
亦称“ 快行家 ”。亦称“ 快行客 ”。 1. 宋 代宫廷中供奔走传达命令的吏役。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宰执每岁有内侍省例赐新火冰之类,将命者曰快行家。”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其三魁听快行宣唤数次,方敢应名而出。”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每常驾出……快行客各执红纱珠珞灯笼。”
(2). 元 代亦有之,蒙语为“贵由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贵由赤:“贵由赤者,快行是也。每岁一试之,名曰放走,以脚力便捷者膺上赏。”
《漢語大詞典》:侍直
(1).在宫廷内伺候听命或宿夜值班。南史·刘劭传:“出坐东堂, 萧斌 执刀侍直,呼中书舍人 顾嘏 。 嘏 惧,不时出。” 明 高启 《凤台三益图》诗:“鑾坡无地容侍直,锦袍来醉 金陵 春。”清史稿·时宪志一:“先是命 苏州府 教授 陈厚耀 ,钦天监五官正 何君锡 之子 何国柱 ……皆扈从侍直,上亲临提命,许其问难如师弟子。” 清 戴名世 《恭纪睿赐慈教额序》:“翰林院编修臣 灝 方侍直南书房。”
(2).犹言在宫廷内做官任职。 清 沈初 《西清笔记·自序》:“自念侍直三十载,前辈零落殆尽。”
(3).旧指官署中当班值勤人员。太平广记卷三八三引 北齐 颜之推 还冤记·庾申:“厅上一贵人南向坐,侍直数百,呼为‘府君’。”
《國語辭典》:国乐(國樂)  拼音:guó yuè
1.本国固有的、传统的音乐。
2.由国家制定,作为大庆典时演奏的音乐。
《國語辭典》:侍医(侍醫)  拼音:shì yī
御医,为君王及皇室成员治病的医生。《战国策。燕策三》:「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漢語大詞典》:侍官
(1).侍中、常侍之官。南齐书·陆澄传:“ 魏 晋 以来,不欲令臣下服衮冕,故位公者加侍官。”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 玄 移还上宫,召侍官皆入止省中。” 胡三省 注:“侍官,自侍中至黄散之属。”
(2).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周书·武帝纪上:“﹝ 建德 三年﹞十二月……改诸军军士并为侍官。”新唐书·兵志:“故时府人目番上宿卫者曰侍官,言侍卫天子;至是,卫佐悉以假人为童奴,京师人耻之,至相駡辱必曰侍官。”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五章第三节:“其后又把府兵的军士改称侍官,表示府兵从属于皇帝,作皇帝的侍从。”
《漢語大詞典》:廷除
(1).宫廷的台阶,泛指朝廷。旧唐书·玄宗纪赞:“ 开元 握图,永鉴前车。景气融朗,昏氛涤除。政纔勤倦,妖集廷除。”
(2).指朝廷任命官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上时年十四,专事游戏,政事一委 令孜 ,呼为‘阿父’,廷除官职,不復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