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偃蹇  拼音:yǎn jiǎn
1.傲慢。《左传。哀公六年》:「彼皆偃蹇,将弃子之命。」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二出:「则见他取角枕欹斜卧倒。更半支颐偃蹇频瞧。」
2.高立的样子。《楚辞。屈原。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文选。枚乘。七发》:「旌旗偃蹇,羽毛肃纷。」
3.屈曲。《淮南子。本经》:「偃蹇寥纠,曲成文章。」《初刻拍案惊奇》卷七:「蛇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4.安卧。《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
5.困顿、失志。《聊斋志异。卷三。连城》:「少负才名,年二十馀,犹偃蹇。」
《漢語大詞典》:莺声(鶯聲)
(1).黄莺的啼鸣声。 唐 白居易 《春江》诗:“鶯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 元 王逢 《题张后山西堂》诗:“柳行接陇鶯声迥,椶影涵波鹤思閒。”
(2).多比喻女子宛转悦耳的语声。《水浒传》第一百回:“ 琼英 在城下鶯声娇囀,叫道:‘我乃郡主,保护大王到此,快开城门。’”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白素秋》:“耳畔鶯声嚦嚦,口脂之馥直透鼻观。”
《國語辭典》:间关(間關)  拼音:jiān guān
1.拟声词:(1)形容车行声。《诗经。小雅。车辖》:「间关车之辖兮,思娈季女逝兮。」 (2)形容鸟叫声。唐。韩愈幽怀〉诗:「间关林中鸟,亦知和为音。」唐。白居易琵琶行〉:「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2.道途崎岖艰险,不易行走。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向者,陛下间关海道,危如累卵。」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三出:「我张世杰,为国驱驰,间关二三万里。」也作「閒关」。
3.文字拗口不顺。宋。苏轼〈戏和正辅一字韵〉:「改更句格各蹇吃,姑因狡狯加间关。」
《國語辭典》:旖旎  拼音:yǐ nǐ
1.轻盈柔顺的样子。《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纷容萧蔘,旖旎从风。」唐。李白〈愁阳春赋〉:「荡漾惚恍,何垂杨旖旎之愁人。」
2.柔媚的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体态轻盈,丰姿旖旎。」
3.盛多的样子。《楚辞。宋玉。九辩》:「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楚辞。刘向。九叹。惜贤》:「结桂树之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
《漢語大詞典》:回互(迴互)
(1).回环交错。 唐 柳宗元 《梦归赋》:“纷若喜而佁儗兮,心回互以壅塞。” 清 顾炎武 《孝陵图》诗:“十里无立椔,冈阜但回互。”
(2).曲折宛转。朱子语类卷一二二:“近日 浙 中文字虽细腻,只是一般回互无发奋底意思。”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出山》:“对戎王言语须回互。”
(3).邪曲。 唐 张籍 《相和歌辞·白头吟》:“人心回互自无穷,眼前好恶那能定。” 明 归有光 《六言六蔽》:“诈伪之不足以胜吾信,回互之不足以胜吾直。”
亦作“廻互”。
(1).回环交错。文选·木华〈海赋〉:“乖蛮隔夷,迴互万里。” 李周翰 注:“迴互,迴转也。”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六:“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归意方浩然,云沙更迴互。” 明 李东阳 《华山图歌为乔大常宇作》:“置身忽在中峯顶,极目乾坤莽迴互。”
(2).往复;来回。《隋书·儒林传·何妥》:“ 公孙济 迂诞医方,费逾巨万; 徐道庆 迴互子午,糜耗饮食。”按,“迴互子午”,谓不分昼夜。 唐 元稹 《捉捕歌》:“网罗布参差,鹰犬走迴互。”
(3).转换,变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自 魏 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廻互其辞,使昏迷也。”
(4).指回护。 唐 陆贽 《奉天论萧复状》:“ 从一 等倘自迴互,则 萧 復 不当受疑。”
《國語辭典》:磬折  拼音:qìng zhé
1.屈身如磬,以示恭敬。三国。魏。曹植箜篌引〉:「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十四》:「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2.形容乐声曲折悠扬。《文选。潘岳。笙赋》:「诀厉悄切,又何磬折。」
《漢語大詞典》:宛委
(1).弯曲;曲折。 唐 李邕 《春赋》:“穴蚁敛翼,冰鱼鼓鳃,蠢蠢宛委,戢戢低徊。” 宋 苏舜钦 《并州新修永济桥记》:“斩北山之材,编连宛委,塞川下流,百选坚直,竖以为楹。”
(2).宛转委曲。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喜谐》:“此诗凄凉宛委,绰有风人之致。” 叶圣陶 《四三集·得失》:“但是表兄又来信了,先是一大堆抱歉的话,然后宛委地叙明不能把他补上的原由。”
(3).即 宛委山 。传说 禹 登 宛委山 得金简玉字之书,因以借喻书文之珍贵难得。如 清 阮元 所辑丛书名《宛委别藏》,即取意于此。
《漢語大詞典》:沨沨
形容乐声宛转悠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魏》,曰:‘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 杜预 注:“渢渢,中庸之声。婉,约也;险当为俭字之误也。”汉书·地理志下:“ 吴札 闻《魏》之歌,曰:‘美哉渢渢乎!’” 清 沈钧德 《〈元诗百一钞〉序》:“读《百一钞》,渢渢乎,洋洋乎,气格声调,进乎古矣。”《文明小史》第五三回:“那两个歌妓唱将起来, 饶鸿生 听了听,虽不懂他们唱的是什么,倒也渢渢移人。” 冰心 《寄小读者》二十:“沿岸两三里的游艺场,乐声沨沨,人声嘈杂。”
《漢語大詞典》:空曲
(1).指高峻险要的山峰。 唐 杜甫 《重经昭陵》诗:“陵寝盘空曲,熊羆守翠微。” 宋 苏轼 《赠眼医王生彦若》诗:“吾於五轮间,荡荡见空曲。”
(2).广阔回环。 唐 王勃 《采莲赋》:“藻 河 渭 之空曲,被 沮 漳 之沦涟。”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诗:“蓊匌川气黄,羣流会空曲。”
(3).谓文笔畅达而宛转。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始视之若樊然淆乱,而空曲交会之中,义理寓焉。”
《漢語大詞典》:圆转(圓轉)
旋转。晋书·王述传:“﹝ 王述 ﹞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掷地,鸡子圆转不止。” 清 唐甄 潜书·性才:“轴虚相受,径不二寸,圆转无滞。”
(1).宛转,通畅。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唐顺之》:“盖其调圆转流利,须择题而施。”
(2).弥补,完善。 宋 陈亮 《壬寅答朱元晦秘书》书:“若事体全转,所谓智者献其谋,其间可採取处亦多;但谓有补於圆转事体,则非某所知也。”
(3).转圜,斡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乞在方伯处,代圆转一二。”
《漢語大詞典》:腰袅(腰裊)
宛转摇动貌。 唐 李贺 《恼公》诗:“陂陀梳碧凤,腰裊带金虫。”
分類:宛转摇动
《國語辭典》:滴溜  拼音:dī liū
1.盘旋、旋转的样子。引申为盘算。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老汉挑起担儿,恰待要走,则见那相公滴溜的拨回马来。」也作「滴流」、「滴流流」。
2.引申为悬空、甩离。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二折:「慨君王圣怒难分辨,便是老性命滴溜在眼前。」
3.圆、圆滑的样子。元。乔吉《两世絪缘》第一折:「有那等滴溜的猱儿不觅钱,他每都错怨天。」
4.用手提著。《醒世姻缘传》第六回:「第二日清早,我滴溜著这猫往市上来,打那里经过,正一大些人围著讲说哩!」也作「提溜」。
《漢語大詞典》:泛滟(汎灩,汎灧)
亦作“泛灩”。亦作“汎灎”。亦作“泛灎”。
(1).浮光闪耀貌。《艺文类聚》卷一引 南朝 宋 谢灵运 《怨晓月赋》:“浮云褰兮收泛灧,明舒照兮殊皎洁。” 唐 卢照邻 《宿晋安亭》:“汎灩月华晓,裴回星鬢垂。” 元 王恽 《游华不注记》:“经 会波楼 下,出水门,入废 齐漕渠 ,所谓 小清河 者也。汎灧东行,运肘而北,水渐瀰漫。” 明 刘基 《菩萨蛮》词:“月华泛灩秋塘草,羇虫露泣芙蓉老。”
(2).谓歌曲中宛转引长其声。 宋 程大昌演繁露·嘌:“凡今世歌曲……近又即旧声而加泛灩者,名曰嘌唱。”
《漢語大詞典》:窅窕
亦作“ 窅窱 ”。
(1).幽深貌;阴暗貌。 宋 秦观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参差水石瘦,窅窕房櫳深。”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庾园:“复道何逶迆,重门殊窅窱。”
(2).宛转曲折貌。 唐 韩愈 《岐山下》诗:“昔 周 有盛德,此鸟鸣高冈;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 林纾 《登泰山记》:“律以皴法,类 黄鹤山樵 ( 王蒙 ),细文麻起,迴復窅窱。”
(3).犹窈窕。指美女。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观鬭兽於虎圈,望窅窕於 披香 。”
《漢語大詞典》:弄音
指禽鸟宛转鸣叫。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二:“咬咬黄鸟,顾畴弄音。” 晋 潘岳 《秋菊赋》:“游女望荣而巧笑,鵷雏遥集而弄音。” 清 周凯 《种桑十二咏·种葚》:“鸣鳩亦解意,拂羽好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