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炼炭(鍊炭)
(1).把未烧透的木炭再行烧炼使之安全炭化。 唐 康骈剧谈录·李使君:“凡以炭炊饌,先煖令熟,谓之鍊炭,方可入爨,不然,犹有烟气。”
(2).指炼熟了的炭。 唐 康骈剧谈录·李使君:“此非鍊炭所炊,不知堪与郎君吃否?”
《漢語大詞典》:救全
给予救助使得到安全。后汉书·任光传:“ 汉 兵至 宛 ,军人见 光 冠服鲜明,令解衣,将杀而夺之。会光禄勋 刘赐 适至,视 光 容貌长者,乃救全之。”
《国语辞典》:配业(配业)  拼音:pèi yè
依受刑人的刑期、健康、教育程度、原有职业技能、安全需要、谋生计画及调查分类结果,而分配适当的作业。
《國語辭典》:航道  拼音:háng dào
在沿岸或港湾内供飞机、船只安全行驶的通道。
《國語辭典》:不稳便(不穩便)  拼音:bù wěn biàn
不安稳、不方便。《朱子语类。卷三一。论语。雍也篇二》:「且以屋喻之:『三月不违』者,心常在内,虽间或有出时,然终是在外不稳便,才出即便入。」《西游记》第五三回:「用手摸时,似有血团肉块,不住的骨冗骨冗乱动。三藏正不稳便,忽然见那路傍有一村舍,树稍头挑著两个草把。」《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只怕不稳便,繇他自睡罢。」
《漢語大詞典》:鍊炭
1.把未烧透的木炭再行烧炼使之安全炭化。 唐 康骈 剧谈录·李使君:“凡以炭炊饌,先煖令熟,谓之鍊炭,方可入爨,不然,犹有烟气。”
2.指炼熟了的炭。 唐 康骈 剧谈录·李使君:“此非鍊炭所炊,不知堪与郎君吃否?”
《漢語大詞典》:畏涩(畏澀)
(1).谓阻塞,不安全。新唐书·叛臣传下·李忠臣:“ 回紇 可汗既归,留其下 安恪 、 石帝廷 居 河阳 ,守貲廥,因是招亡命为盗,道路畏涩。”
(2).畏怯呆滞。 茅盾 《子夜》八:“姨太太的尖利的眼光也正在看他呢,他这一惊可不小,立刻把眼光畏涩地移到那滋滋作响的烟斗上。”
《国语辞典》:附庸国(附庸国)  拼音:fù yōng guó
为保护本国的安全,屈服于他国的势力,任由其指挥的国家,称为「附庸国」。
《漢語大詞典》:护院(護院)
(1). 清 制,抚台离职,由藩台或臬台暂时代理,称为“护院”。院,指抚院。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恽子居墓志铭行状:“时护院为布政使 袁秉直 。”《官场现形记》第三回:“齐巧那位藩司又是护院。”
(2).护卫家院的安全。《解放日报》1986.2.2:“对他来说,蓝皮也好,黑毛也好,只要是会看家护院的狗,都是好狗。”
《國語辭典》:航标(航標)  拼音:háng biāo
导航的标志。参见「航路标识」条。
《国语辞典》:溢洪道  拼音:yì hóng dào
筑于水坝一侧的槽形防洪设备。当水库中的水位超过安全线时,水就自此道流出。
《國語辭典》:引水权(引水權)  拼音:yǐn shuǐ quán
一国对于进入本国领域内的他国船只,有强行引导其出入港口的权力,称为「引水权」。
《国语辞典》:万全之策(万全之策)  拼音:wàn quán zhī cè
策划周密而安全的计谋。《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王嬷嬷的言语是娘子下半世的受用万全之策,凭娘子斟酌。」也作「万全之计」。
《漢語大詞典》:私盐包(私鹽包)
比喻不安全的物品。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常言道:‘女大不中留。’留在家中,却如私盐包儿,脱手方可。”
《国语辞典》:平安无事(平安无事)  拼音:píng ān wú shì
平稳安全而没有意外、麻烦或不幸的事情发生。宋。苏轼〈上韩魏公论场务书〉:「夫平安无事之时,不务多方优裕其民,使其气力浑厚,足以胜任县官权时一切之政。」《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而今幸得平安无事,就是我这一项银子,也是为朋友上一时激于意气,难道就要你还?」《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或者同他们绅士商量商量,他们要地方上平安无事,过太平日子,叫他们富户摊派摊派,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