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教育未来主义(教育未来主义)  拼音:jiào yù wèi lái zhǔ yì
一种培养学生具有认识未来的意识、态度和思想取向,并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变动所需知能的教育主张。
《国语辞典》:大专学生集训(大专学生集训)  拼音:dà zhuān xué shēng jí xùn
大专学生军训教育分为在校军训与暑(寒)期集训,暑(寒)期集训为男生必修科目,集训目的在锻鍊学生健全体魄,陶冶高尚品德,修习战斗技能,养成规律生活,为文武合一的教育训练。民国五十九年实施,九十四年废止。
《国语辞典》:校外教学(校外教学)  拼音:xiào wài jiào xué
在学校范围以外,由教师带领学生,利用校外资源进行的教学活动。如参观博物馆。
《国语辞典》:校园伦理(校园伦理)  拼音:xiào yuán lún lǐ
学校中的人伦规范。包括师生、教职员、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如:「健全的校园伦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国语辞典》:校园民歌(校园民歌)  拼音:xiào yuán mín gē
流行于学校间,主要由学生自行创作的歌曲。
《国语辞典》:小留学生(小留学生)  拼音:xiǎo liú xué shēng
指国小至高中学龄,即出国念书的学生。如:「小留学生常因在外乏人照顾,衍生了许多问题。」
《国语辞典》:学术自由(学术自由)  拼音:xué shù zì yóu
教师或学生不受外在力量的限制和压迫,而能自由地进行学术研究或教学活动。
《国语辞典》: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拼音:xué wèi lùn wén
大学或研究所学生,在取得学位之时,所提出的研究论著。如:「他提出的博士学位论文顺利通过了。」
《国语辞典》:通识科目(通识科目)  拼音:tōng shì kē mù
为培养学生全面观照社会的能力所开设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课程。我国于民国七十三年起由教育部规定各大学开设通识教育科目。如哲学概论、艺术概论等。
《国语辞典》:推荐甄选(推荐甄选)  拼音:tuī jiàn zhēn xuǎn
由高中推荐学生,参加大学入学甄选,所推荐的学生,不限于学业成绩优秀,各大学可依据其特色招收所需要的学生,而参与推荐甄选的学生,只能选择一个大学的科系为其志愿。其甄选方式分为学科能力测验和大学个别甄试两阶段测试,录取者不能再参加大学联考占用其他考生名额。
《国语辞典》:桃李满门(桃李满门)  拼音:táo lǐ mǎn mén
桃李,指学生。参见「桃李」条。桃李满门指学生众多。如:「他在教育界服务了二十多年,如今已桃李满门了。」
《国语辞典》:忝列门墙(忝列门墙)  拼音:tiǎn liè mén qiáng
对师长自谦之辞。意谓自己能幸运的被列在学生、弟子的行列当中。
《国语辞典》:助学贷款(助学贷款)  拼音:zhù xué dài kuǎn
政府贷款给清寒学生,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如:「助学贷款的设立,使得很多家境较差的学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国语辞典》:职业学生(职业学生)  拼音:zhí yè xué shēng
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以学生身分作掩护从事活动的人。
《国语辞典》:职业辅导(职业辅导)  拼音:zhí yè fǔ dǎo
1.协助学生了解职业类型、特性,并根据其才能和兴趣,辅导其完成就业准备的辅导工作。
2.指导个人选择并准备从事某项职业,以促进职业效率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