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二九运动(一二九運動)
1935年12月9日 北平 (今 北京 )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抗 日 救亡运动。目标是反对 日本 帝国主义对 华北 的进一步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 日 救国。运动很快发展到全国各地,推动了抗 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达到新的高潮。
《国语辞典》:能力测验(能力测验)  拼音:néng lì cè yàn
为考察学生的才能而做的测试。如:「小明在这次的语文能力测验中荣获第一,校长特地在朝会时颁奖表扬。」
《国语辞典》:能力分班  拼音:néng lì fēn bān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就、智商与性向测验的结果,将能力相近的学生编为一班,进行教学。如:「国中的能力分班实施多年,各方评价不一。」
《国语辞典》:璞玉专案(璞玉专案)  拼音:pú yù zhuān àn
璞玉,未经琢磨的玉石。璞玉专案是教育部针对不升学的国中三年级学生,所实施的积极辅导方案。以合理的教育和个别的辅导,激发不能升学又困难就业者的潜能,加强其存在的价值与生活的尊严,且协助解决困难,顺利就业。
《国语辞典》:免试升学(免试升学)  拼音:miǎn shì shēng xué
完成某一阶段学业的学生,不须参加入学考试,而根据其前一阶段的学习成绩及表现,就进入另一新阶段的学校中学习。
《国语辞典》:师范大学(师范大学)  拼音:shī fàn dà xué
1.招收高中毕业或具同等学力有志研习教育、担任教师的学生,予以师资培育的课程,毕业后经实习、检定甄选或分发,担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机构。
2.目前的师范大学,如台湾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彰化师范大学等,均已发展为综合大学。
《国语辞典》:实物教学(实物教学)  拼音:shí wù jiào xué
一种教学活动中提供实物,使学生获得具体观念或知识的教学方式。
《国语辞典》:莘莘学子(莘莘学子)  拼音:shēn shēn xué zǐ
众多的学生。如:「李校长办学卓越,嘉惠了本乡的莘莘学子。」
分类:众多学生
《国语辞典》:生活辅导(生活辅导)  拼音:shēng huó fǔ dǎo
学校辅导之一。目的在使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皆能有良好的适应。包括宗教、休閒、性教育、社交、人际关系等。
《国语辞典》:国防体育(国防体育)  拼音:guó fáng tǐ yù
为使学生熟悉军事知识及技能所施行的体育运动,包括射击、超越障碍、刺枪、负重赛跑、武装游泳等项。
《国语辞典》:分流教学(分流教学)  拼音:fēn liú jiào xué
源自欧洲。指在国小或初中阶段,将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辅导进入技职体系就读。在我国教育部规划的国中教材采取分流教学,则指同一本教材内容,区分难易程度,供不同能力的学生选读。
《国语辞典》:复式教学(复式教学)  拼音:fù shì jiào xué
跨年级的教学方式之一,通常系因学校因学生人数太少,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合编成一个班级,在同一教室,相同老师教授的教学活动,称为「复式教学」。如教师对部分学生(同一学年或相近程度)教学时,另一部分学生进行另一种学习活动。
《国语辞典》:高业弟子(高业弟子)  拼音:gāo yè dì zǐ
学业优秀的学生。或对他人弟子的敬称。《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也作「高足弟子」。
《国语辞典》:课外活动(课外活动)  拼音:kè wài huó dòng
学校安排学生过团体生活,学习与人相处、增进适应团体生活能力的活动或课程,如社团活动、球类比赛、劳动服务等。
《国语辞典》:就业辅导(就业辅导)  拼音:jiù yè fǔ dǎo
1.各级学校为即将毕业且有意就业的学生所提供的辅导活动。
2.为一般有意就职的民众,运用就业安置、职业指导与咨询、就业市场与职业分析、职业分类等方法,由专业人员辅导行将就业的人的服务措施。目的在辅导、调整民众对工作的看法、态度及取向。